(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籃球運動在大學校園里受到大學生的熱烈追捧,是當代大學生最喜歡的運動項目之一,各種類型的籃球比賽也應接不暇,隨著籃球賽事的不斷增多,專業的籃球教師已經無法滿足大學生對籃球裁判的需求,因此培養大學生籃球裁判員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大學生中培養籃球裁判員,不僅可以為國家的籃球運動提供人才儲備,同時也是推動籃球運動向前發展重要前提條件之一。
通過對各大高校進行調查走訪,高校之間對于大學生籃球裁判員的培養現狀截然不同,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有的高校沒有充分重視對大學生籃球裁判員的培養,不僅人數較少,業務水平也相對較低,有的裁判員甚至不能滿足最基本的比賽需求,對大學生裁判員的培養模式也存在一定問題,大學生的參與熱情不高。有的高校為滿足大學生對籃球的需求,相對重視對籃球裁判員的培養,不僅參與培養的人數較多,而且培養出的人才也相對專業,甚至培養出一些一級裁判員。據調查可知,所培養的學生多以體育專業學生為主,非體育生所占的比例較小。但是由于各大高校之間開展籃球聯賽的機會較少,學生裁判員的鍛煉機會也不多,缺乏一定的實戰經驗,尚不能完成對高級別賽事的執裁,學生的執裁能力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籃球運動在我國有著極高的影響力,受眾群體十分廣泛,也是大學生十分喜愛的體育運動之一。為了實現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各大高校紛紛開設了籃球選修課,為學生提供了更多選擇。現如今我國的籃球事業正在蓬勃發展,在國際上也具有一定地位,所以對大學生進行籃球裁判員的培養,是體育事業發展的必然需求。
對大學生大力普及體育教學,對培養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籃球比賽作為學生交流和學習的有效形式,極大的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籃球運動是影響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因素,需要有專業的裁判員對比賽現場進行控制,裁判員是直接關系著籃球比賽能否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高校籃球比賽級別不同,就更加需要專業的裁判員掌握賽事規則,僅僅依靠體育教師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培養大學生籃球裁判員是開展多元校園文化的必然需求。
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也隨之而來,學校、單位、小區和各組織機構之間開展的籃球比賽也越來越多,非專業的籃球聯賽也在不斷豐富著人們的體育生活,所以社會體育事業對籃球裁判員的需求也愈加旺盛。由此可見,在高校籃球選修課中開展裁判教學,不僅可以為我國的籃球事業發展提供人才基礎,同時也符合當代大學生對體育比賽的需求,符合社會對籃球裁判的需求。
在高校內成立籃球等級考試培訓班,是目前最為常見的培訓模式,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來完成對裁判知識的學習。現如今高校配置的籃球教練,大多具有豐富的籃球理論知識與實戰技能,有的甚至具有國家級籃球裁判資格,所以籃球教練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學生參加籃球裁判員等級考試保駕護航。
大學生通過自發組織社團并且用心經營,是如今培養大學生裁判員的重要模式之一,通過學生的自覺性完成對裁判法的學習。當代大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對各種實戰技能進行總結與探索,同時也可利用社團優勢積極參與社會比賽,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執裁能力。
在對大學生籃球裁判員培養過程中,教練往往重實踐而輕理論,造成學生缺乏一定的理論知識,在比賽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誤判、漏判現象,甚至有的學生裁判員不能明確精通比賽規則,也就無法有效執行賽事規則,從而影響了比賽的公平性,所以加強對大學生裁判員理論知識的培養顯得尤為必要。
就目前的教學模式而言,教練在對大學生進行籃球知識的理論講解時,大多采用口頭講述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單向灌輸,沒有充分利用多媒體、電子信息等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單一的教學方式不利于提高學生對籃球裁判的感性認識,學生也就無法充分理解裁判的手勢、移動與規則,從而限制了學生對裁判技巧的學習。
由于各高校之間缺乏必要的聯賽機制導致籃球聯賽開展得相對較少,同時也存在培養的大學生裁判員人數多于比賽次數,無法充分保證每一個大學生裁判都可以上賽場吹比賽,進而導致一部分大學生裁判員缺乏必要的實踐機會,從而影響了裁判能力的提高。
伴隨著高校的擴招,體育專業學生所占的比例也有所上升,對于體育專業籃球專項的學生,他們的籃球技術要高于一般學生,又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所以這部分學生是大學生籃球裁判員的培養主力。
在現有的高校籃球體育專業課程安排中,理論課的所占比例相對較少,大部分都以講授實戰技術為主,學生在有限的理論課堂上,根本無法充分理解比賽的規則和裁判要點。所以一定要加強對籃球理論課的安排,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裁判法、掌握比賽規則,同時體育教師亦可改變現有的理論講授模式,理論課不單單可以在室內進行,在室外的訓練課上也要融入對裁判要領的講解,并通過實踐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做到理論與實際的有效結合。在期末對學生的能力進行測評時,教練也要注重對學生裁判理論知識的考核,可以通過分組的模式,兩個小組進行競賽,剩余的一個小組作為裁判,輪流進行,在考核學生實戰技能的基礎上考核學生的執裁能力。
在籃球比賽進行到后期階段會存在一些混亂的進攻狀態,具有更強的對抗性,所以裁判員必須要具備必要的臨場判斷能力,可以冷靜處理各種賽事問題,這就需要在對大學生裁判員進行培養時,要強化他們的籃球裁判基本功,要求他們必須具備比運動員更為敏捷的移動能力,通過比賽狀態隨時調整戰位,在對運動員無干擾的情況下保持良好視野。同時也要強化對大學生裁判員的手勢培養,裁判員要充分利用手勢語言在場上與其他裁判員進行有效溝通,合理掌控比賽節奏。
若想成為一名出色的籃球裁判員,僅僅依靠籃球實踐課上的實踐鍛煉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高校要為學生提供多種類型的比賽,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同時也可充分鍛煉學生的實戰技能,為提高籃球裁判員的吹罰技能也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所以高校要為大學生籃球裁判員建立一個籃球競賽的平臺,充分發揮校籃協自身優勢,為初學者提供每天吹比賽的機會,老學員要帶領新學員,幫助新學員快速成長。當賽次多于裁判員人數時,也要保證每場賽事都有兩個裁判員,當比賽較少而裁判員人數較多時,可以把裁判員分成小組,多人共同吹一場比賽,在換場時換組,保證所有大學生裁判員都有上場鍛煉的機會。在比賽結束后要進行集體討論:比賽的吹罰中是否存在漏判、錯判情況,通過討論實現所有同學裁判技能的的共同提高。
目前大學生裁判員的實踐技能主要依賴于校內比賽,外出比賽的機會較少,但是社會比賽的性質與隊員素質都與校內比賽有很大不同,對提高裁判員的裁判能力也有很大幫助,所以校籃協要積極聯系社會賽事,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外出比賽的機會,通過不同的賽事幫助學生提高專業技能,從而為國家、為社會培養更為優秀的人才。
要督促大學生籃球裁判員通過等級考試取得籃球等級裁判員證書,這不僅是對學生執裁水平的肯定,更是促進學生提高執裁水平的動力,所以校籃協要積極與社會各界體育賽事取得聯系,為同學在實戰中提高裁判能力提供良好平臺,對一些表現優異的裁判員,更要鼓勵他們參加一級裁判考試,為將來可以參加CUBA聯賽打下基礎。
在不斷加強大學生裁判員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基礎上,也要強化對大學生裁判員心理素質的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保證裁判員順利完成比賽的重要前提。在籃球比賽過程中,裁判員要保證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并保證情緒的穩定,以公平為原則,客觀的處理比賽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籃球比賽在對抗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無法預料的情況,裁判員的處罰結果有時會引起雙方運動員之間的爭議,甚至會導致情緒的劇烈波動,所以裁判員需要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不受外界因素所干擾,保持情緒穩定,以客觀的處罰態度,力保比賽公平。
高校要為非體育專業大學生開設籃球規則和籃球裁判法選修課,為他們提供學習籃球的平臺,對有興趣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專業培養。但是選修課大多以室內理論基礎為主,不能對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進行有效考核,所以在選修課的設置上,也要增加一定的室外實戰訓練,幫助學生鍛煉裁判能力。
很多大學生都熱衷于籃球運動,但是卻不愿意選修籃球公體課,因為目前高校內籃球的公體課形式化嚴重、內容枯燥乏味。所以要想促進籃球運動的深入開展,就要積極改變籃球公體課的上課形式,在課堂中融入籃球比賽和籃球裁判內容。教練可以根據學生的意愿對學生進行分組,在其中兩個小組進行比賽的時候,剩余小組同學負責裁判,以此類推,保證每個小組同學不僅可以參加比賽,同時也可以做為比賽的裁判,激發學生的籃球興趣。與此同時,教練要在這一過程中,選出對裁判能力掌握較好的同學,并對其進行重點培養,鼓勵他們與體育專業學生一起對校園比賽進行裁判,從而提高他們的執裁能力。
綜上所述,在高校大學生中培養籃球裁判員,無論是體育專業還是非體育專業學生,都要加強對他們的理論指導,熟知比賽規則與裁判法,同時為大學生提供充足的實戰機會,不僅要通過各種校內比賽來增加他們的執裁能力,也要通過校籃協的有效溝通,為大學生提供校外比賽的吹賽機會,鼓勵大學生參加一些相對復雜的賽事。同時在籃球公體課上,也要充分融入裁判內容,幫助大學生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校要加大對學生裁判員的培養力度,提供相關培訓促進他們參加各種等級考試,促使高校的大學生籃球裁判員成為我國籃球裁判員隊伍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