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泓伶
摘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隨著經濟國際化的影響愈來愈大,市場競爭也愈來愈活躍,而原來的管理會計核算體系已經無法滿足當代的信息化發展社會,因此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核算的分離也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現況。正因如此,對審計邊界的劃分也應當進行改革,部分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甚至可以模糊界限,以服務于現代公司的業務要求。并就此論文以"新三論"為出發點,就現代公司將財務會計工作和管理審計融合的重要性進行了討論。
關鍵字:財務報告;管理會計;財務融合;新三論;ERP
一、"新三論"對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發展的意義影響
(一)熵定理不但運用在工程物理學中,其在企業管理學中亦有廣泛運用,而由此命名的管熵理論揭示出了在封閉的組織架構中,管理效率遞減的效應,所以,應當突破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之間的相隔壁壘,在運用二者的日常實踐中,以實現物質與能量之間的互動,將二者的信息共享與工作內容之間進行有機的相互穿插,也可理解為交叉滲透與演變,既而又將二者再造與重構,使其更符合于當代大環境下的市場經濟活動規律,使二者在遠離平衡的非線性中,創造新的、穩定的經濟秩序結構。
(二)協同論對企業財務會計工作與管理會計相互融合的啟示。協同論認為在有物質的能量相互交換的前提下,企業如何利用自己的內部協調功能,使其自覺地形成有序結合,因此應當突破企業各個會計種類內部的工作邊界,按照協調論基本原理對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與管理會計加以協調。由于企業財務會計工作與管理會計均屬一般運營企業下的子系統,盡管子系統內部關聯比較密切,但子系統與子系統之間的聯系卻并不盡人意,所以,企業必須對二者加以協調,即將二個子系統之間的工作要素統一實行以元素為單位的矩陣式管理,將各種賬務明細、會計憑證、財務報表、辦理交接等與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制定和監管財務收支、成本預測、向股東進行財務分析、編制計劃等工作進行整合,以改變企業財務結構冗雜的狀況,減輕企業在舊體制中的業務重復,減少內部扯皮的現象,從而提升企業公司運營管理水平。
(三)突變論對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影響。隨著當代經濟大環境的復雜性,企業經營復雜度逐漸增加,單純的線性管理方法已無法滿足企業的發展趨勢,在運營環境中也隨時會產生突變,而特定條件下的變革又會使這一變化過程形成漸變與飛躍二個完全不同的模式,只有通過二者的有機融合,形成完備的數字信息系統,使質變的過程逐步回歸數字模型,預見和控制這種變革,才能真正構建起完整的財務體系。
二、現代企業經營環境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的必要性
(一)企業經營環境飛速變遷的需要。隨著企業發展的社會經營狀況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不斷變遷,企業的運營管理模式和策略也在相應變化,由于市場產品的多元化,使得企業運營壓力加大,促使了企業變革。也由于市場主體多元化,企業運營環境的復雜性,在帶給個體企業機會的同時,也向社會企業管理者提出了挑戰。而中國傳統會計管理制度,在適應當今經濟環境的巨大壓迫時已捉襟見肘,企業會計管理制度變革已經迫在眉睫。而新時代的企業會計分類方法中,不應該再單純地遵循原來以目的與使用者的方式來劃分,而是應對企業變化進行計劃與管理,使財會與管理有機地融合,將二者的要素交叉滲透、重組構成了全新的企業會計核算模式。既穩定了企業財務的經營,同時對公司資金流實施有效監控,豐富了公司的經營層次,使公司告別單純的財務核算模式的會計,形成以財務數據為支撐,信息技術為引導的新型財務管理模式。
(二)目前,企業單純的基本財務活動,已無法適應會計工作者根據自身實力發展的需要。部分企業財務控制會計只能從事基本的會計管理崗位,如編寫財務報表、出具會計憑證、辦理交接等基本活動,這不但耗費了公司的人力資本,更在極大程度上耗費了社會資金。所以,公司應該負責管理財政而擴大活動范圍,并將信息管理和財政結合,使財會人員根據信息的基本上開展財務預算,并提出了財務計劃和公司的運營規劃等,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公司資源的耗費,也緩解了公司內部財務部門結構冗雜的問題,為公司轉型升級、降低公司負債創造了穩定的財力基石。
(三)大量的會計信息數據處理的需求。大數據分析環境下公司運營狀況復雜多變,公司財務人員必須完成大量的數據分析計算。盡管公司已經開始普及了財務電算化技術和電腦的使用,但對財務的管理工作壓力仍然較大。當然,部分公司也應用了ERP操作系統(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縮寫)負責管理日常公司的供應鏈信息系統,但財務仍無法掌握主導作用,更無法預知公司財務管理狀況。但只能說明ERP系統為企業帶來了大量共享數據,也同時為企業內部結構帶來了各種模塊來完成自身的管理需要。但因為公司內部對財務信息系統控制能力有限,使得企業根本無法對財務數據實施有效的數據挖掘,既也就沒法適應現代企業運營要求。這樣,企業就要求將財務數據信息和管理相結合,在保持財務數據精度的基礎上,深入發掘財務數據信息內在所反映的價值內涵。根據信息數據的來源,策劃公司發展路線,提高了企業對財務信息系統標準的分析能力甚至水平。從根本上講,財務信息系統就是將財務會計與管理審計耦合出來,是構成公司管理核心的子系統,二者既有同源性,目的又在某種意義上有重疊,但由于管理人員素質水平的提高以及現代計算機技術的廣泛使用,二者的融合已成為必然趨勢。
三、結語
日益復雜多變的市場經濟環境需要公司采取健全的會計制度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改善財務品質,為公司取得更多的效益。經過進一步研究,突破了會計與信息類型間的壁壘,使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為一體,既增強了有效性與科學性,也為企業會計信息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 趙宇. 管理會計視角下的財務管理研究[J]. 中國科技投資,2021(13):85,200.
[2] 銀慶華. 新公共管理理論視角下政府會計缺陷與改革路徑[J]. 學理論,2015(10):93-96.
[3] 張麗. 供給側改革視角下管理會計的創新[J]. 經貿實踐,2017(7):92.
[4] 朱建宬. 基于管理會計視角下的會計職業素養探討[J]. 中國商論,2019(23):182-183.
[5] 李娓娓. 人力資本視角下財務管理理論體系創新的探討[D]. 山東:山東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