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彩云
摘要:煤炭是最為重要的能源之一,但在開采過程中會存在多種不確定因素,因此如何強化煤礦生產的安全性,也是相關從業人員關注的重點。尤其是煤礦生產中的通風安全管理工作,必須要通過科學適用的手段消除對通風造成負面影響的因素,規避出現安全生產事故。本文針對當前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弊端進行探究,同時提出合理化建議,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理論參考依據,推動了我國煤礦行業健康長久的發展。
關鍵詞:煤礦生產;通風安全管理;弊端;合理化建議
一、當前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弊端
通常情況下礦井周圍會存在多個小型煤礦,對礦井施工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制約。加之一小部分小型煤礦只注重經濟效益,在未獲得有關部門審批的情況下堅持開采,導致無法保證礦井的正常通風。另外,一部分煤礦開采單位為了經濟效益,縮減投資額,導致通風系統陳舊落后,埋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其次,煤礦開采單位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同時隨著礦井深度加深與市場要求增加,加大了礦井開采難度,但因為多種因素的干預,大多數礦井仍沿用過去的老舊設備儀器,不僅安全風險較高,同時因為生產成本投入不足,無法達到開采規劃的標準。安全生產是百年大計,是生產的基本前提,但目前一些煤礦不僅缺乏專業技能人才,同時專業的通風管控崗位人員匱乏,在出現通風安全事故時,會造成安全主體責任制度癱瘓,無法在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1]。并且由于礦井附近地質條件復雜,多數礦井施工地點位于地下,地質水文條件的干預性較強。通常情況下,煤礦必須要規劃兩條安全的逃生道路,并且必須要將進風巷與回風巷相連接,但在實際工作中,煤炭采礦企業并沒有很嚴格的按照設計圖紙規范施工安全通道。最后,對礦山施工中通風管理條件的關注力度相對較弱,而回采工作在對角風路時增加了巷道中的風阻,從而無法保證回采作業面和風量的穩定性。
二、影響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工作因素
1.物質因素
因為礦山內部結構錯綜復雜,各種天然物質環境具有彼此轉化的可能性,特別是某些氣體在一定的條件下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因此在礦山建設中,內部充斥著大量氮氣、甲烷、二氧化碳等氣體,在掘進途中會嚴重的危及職工的生命安全,所以一定要建立完整的通風體系,并使用最先進的風機儀器和通風網,以確保各流程規劃的精準度和合理性。此外還必須安裝監測裝置,使各種安全隱患在第一時間內找到和消除,以提高礦井建設的安全。
2.人為因素
作為礦井施工的主體,施工人員必須要端正自身的工作態度,強化安全生產意識。相關領導要加大對于員工安全的重視力度,妥善處置施工期間的資金與物資問題,引導施工人員在生產中格外注重自身及同事的生命安全,對任何一個安全隱患都給予高度重視[2]。另外礦井通風系統的正常與否會直接關系到整體開采的安全,相關設施管理人員若安全意識薄弱,會導致生產過程中安全問題頻發。另外針對通風管理人員要制定崗位責任制度,加大安全知識學習培訓力度,進而在最大限度上杜絕由于人為因素所導致的安全事故發生。
3.環境因素
基于造成礦井通風安全事故的環境因素來說,可以分為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兩類。自然因素主要有礦井地質復雜,開采深度及范疇持續增減,礦井內部瓦斯涌現增多,加大了內部風阻,降低了通風性能且安全性降低。另外因為礦井內部掘進水平的提升,礦產增加,也導致粉塵和有毒氣體含量激增,加大了井內通風難度。人為因素主要是在人為干預的條件下,因通風裝置規劃與建筑過程中的紕漏,造成部分通風設備無法有效協調,進而出現混亂的情況,無法有效的調節礦井內的風量。另外,針對通風儀器管控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也會在一定限度上影響通風系統的穩定性,因為通風檢測系統可能會由于礦井內部施工條件的限制,導致安全事故發生,影響通風效果,造成礦井巷道通風的安全事故。
二、合理化建議
1.健全通風安全管理信息系統
對于瓦斯量較為突出的煤礦,在施工前要針對井內所有設備的通風安全感控體系展開管理能力評估。借助計算機信息計劃,完善信息管理系統,強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完善通風安全管理系統過程中,必須要基于實際情況,對礦井內部所有安全隱患進行管理信息記錄,進而幫助相關工作人員對礦井內部的粉塵、瓦斯等物質進行監管,確保其濃度在合理范圍之中[3]。另外,在完善通風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上,還要對通風系統的運行狀況進行管控,并將有關數據上傳至信息系統中,以此來對通風系統的運行狀態進行動態監控及調節,切實的強化通風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2.完善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制度
礦井開采單位必須要重視安全管理制度的構建,確保通風管理系統的完整性,保證其運行效果。通風安全管理制度的設計要基于科學管理理念[4]。其次,由于目前通風安全管理工作還存著諸多弊端,例如信息傳遞效率低下、人員職責不明確、相關制度落實不到位等,因此要從這些問題出發,修訂完善管理信息流通方案,確保通風安全管理人員能夠充分的認識到信息傳達效率的重要性,并通過培訓學習來明確自身崗位職責。然后要強化通風安全管理工作人員之間的交流協作,切實的強化安全管理工作質量。
3.制定維保機制
井內通風設備必須要依照相關標準進行安裝,并定時對其進行維修保養,確保各個設備的正常運轉。在安裝風門時,必須要根據相關標準嚴格執行,規避其他問題的發生,制定維保機制,定期檢查保養,將安全隱患降至最低。
總結:在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須要加大對于問題及原因的重視力度,通過完善相關標準制度,針對性的開展安全管理工作,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另外必須要加大安全意識培訓工作,加大資金注入,強化通風設備運行效果,以此來滿足實際開采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張星鵬.淺談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分析及通風事故防治對策[J].石化技術,2020,27(01):159-160.
[2]楊占杰.基于瓦斯的煤礦通風安全問題與防范對策分析[J].當代化工研究,2019(10):79-80.
[3]李振山.煤礦礦井通風安全管理問題及措施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8(11):181-182.
[4]馮步云.煤礦通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善措施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2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