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亮 許偉



摘要:現如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供,物質需求也逐漸增加,產生的生活垃圾也日益增多,垃圾焚燒發電廠如春雨般連綿不絕,發展迅猛。相較于之前,新時代的科技發展迅速,連帶著發電廠的各個設備也已經更新換代,本文淺談一下幾個具備代表力的創新技術,看看對垃圾焚燒發電有何等的增效。
關鍵詞:撈渣機,溫度系統,自動感應隔離門,創新技術
1.背景
應用在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用于垃圾車進出的自動隔離門,必須考慮密封性、及時性、規模性、抗風性、穩定性等特點。但之前的自動卷簾門式隔離門存在許多缺陷,比如開關時間長,無法滿足垃圾車頻繁進出的需求;密封性差,無法滿足臭味隔離的需求;故障率高,由于門體厚重且電機頻繁驅動,無法滿足使用頻次高的需求;自動化程度低,無法滿足不同型號垃圾車頻繁進出且及時開閉的需求;自動化程度低,無法滿足不同型號垃圾車頻繁進出且及時開閉的需求。
卸料之后,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一般都設有垃圾儲坑對垃圾進行貯存、發酵,以提高垃圾熱值。垃圾的自然發酵時間5-7天左右,如果堆放時間過長將影響垃圾坑正常的分區堆料,冬季這種現象更為明顯。生活垃圾的含水率大致在30-50%左右,冬季溫度較低時,垃圾發酵困難,發酵不好的垃圾進行燃燒時,會嚴重影響燃燒倉的運行工況。
在垃圾焚燒過程中,垃圾焚燒發電廠撈渣機水箱運行過程中存在很多污泥及其它雜質,撈渣機水箱液位計使用較長時間后,因表面粘粘的污泥和雜質過多,導致液位計失靈或不準,從而造成工作人員無法準確的判斷撈渣機水箱實際液位,進而導致撈渣機經常出現缺水和溢流現象, 對設備安全和現場環境衛生帶來較大影響。
2.卸料平臺自動感應隔離門創新技術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提出了一種垃圾焚燒電廠卸料平臺自動感應隔離門的創新技術。
2.1 技術方案
一種垃圾焚燒電廠卸料平臺自動感應隔離門,包括:用于控制隔離門開閉的驅動裝置、風幕機和用于感應探測區域物體移動的觸發裝置。風幕機開啟狀態下形成風幕,且風幕覆蓋關閉狀態下的隔離門。觸發裝置靠近隔離門安裝,其探測區域覆蓋隔離門相對的兩側;驅動裝置和風幕機均連接觸發裝置。
還包括輸出控制端分別連接風幕機和驅動裝置的電控裝置;電控裝置設有兩種工作狀態,第一工作狀態下,驅動裝置驅動隔離門打開,風幕機開啟;第二工作狀態下,驅動裝置驅動隔離門關閉,風幕機關閉。觸發裝置的輸出端與電控裝置的工作狀態控制端連接。觸發裝置由分別安裝在隔離門內外兩側的紅外感應探測器組成;或者觸發裝置為電子攝像頭或者地感線圈。
隔離門的門框兩側內置毛刷導軌,隔離門的門簾由多根橫向設置的肋條龍骨和貼附在肋條龍骨上的幕布組成。肋條龍骨采用熱鍍鋅鋼管肋條龍骨,幕布采用環保聚脂纖維幕布,門簾上設有PVC透明視窗,門簾底部安裝有氣囊布兜,門框下部安裝有與驅動裝置連接的紅外線光電保護開關。
當驅動裝置在收到觸發裝置發出的觸發信號后啟動,門體垂直方向迅速打開,與此同時風幕機裝置收到觸發裝置發出的觸發信號后啟動,在隔離門開啟狀態下形成風幕,防止臭氣溢出。
2.2 技術原理示意圖
2.3 具體實施方法
一種垃圾焚燒電廠卸料平臺自動感應隔離門,包括:用于控制隔離門開閉的驅動裝置、風幕機和用于感應探測區域物體移動的觸發裝置。風幕機開啟狀態下形成風幕,且風幕覆蓋關閉狀態下的隔離門。觸發裝置靠近隔離門安裝,其探測區域覆蓋隔離門相對的兩側。驅動裝置和風幕機均連接觸發裝置。
通過觸發裝置探測是否有垃圾車進入探測區域,即檢測隔離門處車輛進出情況。當驅動裝置在收到觸發裝置發出的觸發信號后啟動,門體垂直方向迅速打開,與此同時風幕機裝置收到觸發裝置發出的觸發信號后啟動,在隔離門開啟狀態下形成風幕,防止臭氣溢出。利用現有的觸發裝置、風幕機和驅動裝置的整合連接,實現了在隔離門打開時通過風幕代替隔離門進行空氣隔離,防止垃圾廠臭味溢出的效果。
通過輸出控制端分別連接風幕機和驅動裝置的電控裝置實現對風幕機和驅動裝置的關聯控制。電控裝置設有兩種工作狀態,第一工作狀態下,驅動裝置驅動隔離門打開,風幕機開啟。第二工作狀態下,驅動裝置驅動隔離門關閉,風幕機關閉。觸發裝置的輸出端與電控裝置的工作狀態控制端連接,電控裝置根據觸 發裝置的觸發信號控制電控裝置進行工作的切換。電控裝置,主要實現對門的控制上升、下降、停止等控制模式的選擇、觸發裝置檢測信號的處理,同時可以實現與風幕機的聯動控制。電控裝置采用變頻器,運用變頻控制技術,有軟啟動,緩停止功能,保證門體運轉平穩增加使用壽命。
觸發裝置由分別安裝在隔離門內外兩側的紅外感應探測器組成。 觸發裝置可以采用電子攝像頭或者地感線圈,前者可有效的錄入車輛信息,后者可有效的 防范惡劣環境帶來的擾動。隔離門內外兩側還安裝有限高梁,用于保護自動隔離門裝置,防止垃圾車斗未及時放下導致的沖頂。隔離門的門框兩側內置毛刷導軌,可以起到防塵、防蟲、密封等作用。
隔離門的門簾由多根橫向設置的肋條龍骨和貼附在肋條龍骨上的幕布組成,具有重量輕、易更換、抗風性強、阻燃等優點。具體的,肋條龍骨采用熱鍍鋅鋼管肋條龍骨,幕布采用環保聚脂纖維幕布。門簾上設有PVC透明視窗,方便人員及車輛進出時觀察對側情況。 門簾底部安裝有氣囊布兜,可與各種不平坦地面嚴密結合,從而保證異味溢出。門框下部安裝有與驅動裝置連接的紅外線光電保護開關,當門體下面停留人與物體擋住光電時門體不下落,自動回復上限位停止保證人員或車輛安全通過。
3.冬季提高垃圾倉溫度系統的創新技術
為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提出一種垃圾焚燒電廠冬季提高垃圾倉溫度系統的創新技術,有效解決冬季溫度較低時,垃圾發酵困難,發酵不好的垃圾進行燃燒時,會嚴重影響燃燒倉的運行工況的問題。
3.1 技術方案
一種垃圾焚燒電廠冬季提高垃圾倉溫度系統,包括:吸熱插板、 散熱插板、液體分流器、氣體分流器和廢氣處理裝置,其中:液體分流器內部設有進液室和出液室,進液室和出液室均設有進口和出口,且進液室和出液室內均分別設有泵送機構;氣體分流器上設有出氣口和用于與垃圾倉排氣口連接的進氣口,氣體分流器內部設有引流機構;吸熱插板內部設有吸熱循環流道,吸熱循環流道具有進口和出口,且吸熱循環流道的進口通過柔性管與出液室的出口連接,吸熱循環流道的出口通過柔性管與進液室的進口連接。
散熱插板插板內部設有第一散熱循環流道和第二散熱循環流道,第一散熱循環流道和第二散熱循環流道均具有進口和出口,且第一散熱循環流道的進口通過柔性管與進液室的出口連接,第一散熱循環流道的出口通過柔性管與出液室的進口連接;第二散熱循環流道的進口通過柔性管與氣體分流器的出氣口連接,第二散熱循環流道的出口通過柔性管與廢氣處理裝置連接。
吸熱插板與散熱插板的底部都設置成倒三角形結構,散熱插板包括第一板體和位于第一板體一側的第二板體,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的一端轉動連接,其遠離轉動連接的一端與第二板體可拆卸連接;第一散熱循環流道位于第一板體內,第二散熱循環流道位于第二板體內。
通過設置吸熱插板、散熱插板、液體分流器、氣體分流器和廢氣處理裝置,并對吸熱插板、散熱插板、液體分流器、氣體分流器和廢氣處理裝置的結構以及彼此之間的關系進行設置,工作時,預先在液體分流器的進液室內注入液體,并將氣體分流器的進氣口與垃圾燃燒倉的排氣口連接;然后,將吸熱插板插入垃圾燃燒倉內或直接貼在垃圾燃燒倉的倉壁上,將散熱插板插入垃圾發酵倉或待發酵的垃圾堆內,以利用出液室內的泵送機構將吸熱循環流道內經加熱的液體集中輸送到第一散熱循環流道內、利用氣體分流 器內的引流機構將高溫尾氣引入第二散熱流道內,以實現對發酵中的垃圾進行加熱,利用進液室內的泵送機構將第一散熱循環流道內低溫液體回送到吸熱循環流道內進行再次加熱,利用廢棄處理裝置將第二散熱流道內排出的氣體進行處理后排放出氣。
3.2 技術原理示意圖
3.3 具體實施方法
一種垃圾焚燒電廠冬季提高垃圾倉溫度系統,包括:液體分流器、氣體分流器、吸熱插板、散熱插板和廢氣處理裝置。
工作時,預先在液體分流器的進液室內注入液體,并將氣體分流器4的進氣口與垃圾燃燒倉的排氣口連接;然后,將吸熱插板插入垃圾燃燒倉內或直接貼在垃圾燃燒倉的倉壁上,將散熱插板插入垃圾發酵倉或待發酵的垃圾堆內,以利用出液室內的泵送機構將吸熱循環流道內經加熱的液體集中輸送到第一散熱循環流道內、利用氣體分流器內的引流機構將高溫尾氣引入第二散熱流道內,以實現對發酵中的垃圾進行加熱,利用進液室內的泵送機構將第一散熱循環流道內低溫液體回送到吸熱循環流道內進行再次加熱,利用廢棄處理裝置將第二散熱流道內排出的氣體進行處理后排放出氣。
吸熱插板和散熱插板均設有多個,且吸熱插板和散熱插板的底部均設置成倒三角形結構,方便將其摻入倉內的垃圾中。散熱插板包括第一板體和位于第一板體一側的第二板體,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的一端轉動連接,其遠離轉動連接的一端與第二板體可拆卸連接,第一散熱循環流道位于第一板體內,第二散熱循環流道位于第二板體內,以使散熱插板中的第一板體和第二板體可以合并或分開,以方便根據實際需要調整散熱插板的面積大小或將散熱插板的散熱點分散。進液室與出液室之間設有隔熱層,以防止進液室內的低溫液體與出液室內的高溫液體之間產生熱交換。,吸熱循環流道、以及第一散熱循環流道和第二散熱循環流道均呈蛇形布置,以提高液體或氣體在流道內的提留時間,進而增大吸熱或散熱的效果。
4.撈渣機自動補水裝置
為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提出一種垃圾焚燒電廠撈渣機自動補水裝置,解決撈渣機經常出現缺水和溢流現象,對設備安全和現場環境衛生帶來較大影響的問題。
4.1 技術方案
一種垃圾焚燒電廠撈渣機自動補水裝置,包括:補水箱,補水箱內部設有活塞板,活塞板在補水箱內水平布置并與補水箱的內壁滑動密封以將補水箱的內 腔分隔成位于活塞板上方的上腔室和位于活塞板下方并與上腔室隔絕的下腔室;上腔室的頂部設有用于與撈渣機水箱的排渣口連通的進口;下腔室的底部設有用于與撈渣機水箱的補水口連通的出口。活塞板靠近上腔室一側的板面為向下腔室方向凹陷的凹弧面。
還包括與下腔室連接以用于增大下腔室內部壓力的增壓機構。補水箱的側壁且位于靠近其頂部的一側設有與上腔室連通的排渣口。補水箱的外側設有與排渣口連通的導料通道,且該導料通道與水平面的間距由靠近排渣口的一端向遠離排渣口的一端依次遞減。下腔室上還設有與其連通的進水口。進水口位于下腔室的底部。上腔室的頂部開放以形成進口。
通過在補水箱內部設置活塞板,以利用活塞板將補水箱分隔成位于活塞板上方的上腔室和位于活塞板下方的下腔室,以使上腔室與下腔室的內部容器可以 隨著活塞板的滑動而變化;同時,通過在上腔室的頂部設有用于與撈渣機水箱的排渣口連通的進口,在下腔室的底部設有用于與撈渣機水箱的補水口連通的出口,以使從撈渣機水箱排出渣料可以通過進口進入上腔室內,從而造成活塞板上方壓力增大,活塞板下滑進而使下腔室內的容積減小,進而將下腔室內的水通過出口壓入到撈渣機水箱內實現對撈渣機水箱的補水。
4.2 技術原理示意圖
4.3 具體實施方法
一種垃圾焚燒電廠撈渣機自動補水裝置,包括:補水箱,補水箱內部設有活塞板,活塞板在補水箱1內水平布置并與補水箱的內壁滑動密封以將補水箱的內腔分隔成位于活塞板上方的上腔室和位于活塞板下方并與上腔室a隔絕的下腔室。上腔室的頂部設有用于與撈渣機水箱的排渣口連通的進口。下腔室的底部設有用于與撈渣機水箱的補水口連通的出口。
使用時,預先在下腔室內注滿水,并將上腔室的進口與撈渣機水箱的排渣口連通,將下腔室的出口與撈渣機水箱的補水口連通,從而使撈渣機在工作時,從 撈渣機水箱內排出渣料直接進入上腔室內,以使活塞板上方壓力增大,推動活塞板下滑,下腔室內的容積變小,進而使得下腔室內的水通過出口被壓入到撈渣機水箱,從而實現了對撈渣機水箱的補水。
活塞板靠近上腔室一側的板面為向下腔室方向凹陷的凹弧面,以使渣料中的液體可以向凹弧面的中心部位集中,從而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滲漏效果。
還包括與下腔室連接以用于增大下腔室內部壓力的增壓機構,使用過程中,可以利用增壓機構向下腔室內部增壓,以推動活塞板向上移動,以將上腔室內的渣料噴推送出去。補水箱的側壁且位于靠近其頂部的一側設有與上腔室連通的 排渣口,補水箱的外側設有與排渣口連通的導料通道,且該導料通道與水平面的間距由靠近排渣口的一端向遠離排渣口的一端依次遞減,以方便將渣料排放到指定地點,避免在排渣過程中,渣料從上腔室的進口四周溢出。上腔室的頂部開放以形成進口,以方便料渣的順利進入。下腔室上還設有與其連通的進水口,且進水口位于下腔室的底部,使用過程中,可以通過進水口向下腔室內補水。
5.結語
與之前技術相比,創新技術的有益效果:自動感應隔離門實現了在隔離門打開時通過風幕代替隔離門進行空氣隔離,具有在不影響垃圾車進出的情況下,有效防止垃圾卸料平臺氣味擴散的功能;冬季提高垃圾倉溫度系統可以有效避免垃圾發酵倉因溫度過低而造成垃圾發酵困難或發酵效果不好的問題,且節能環保;
撈渣機自動補水裝置可以有效實現撈渣機水箱內水位的平衡,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且可以避免因液位計失靈或不準造成無法及時補水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嚴莉萍. 平移式自動感應門的PLC設計[J].《企業技術開發》, 2015年
[2]梁世超,張慶豐,楊昱.火電廠脫硫系統廢水作為刮板撈渣機補水水源可行性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