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彬


摘 ?要:隨著能源危機的出現,為了能夠解決能源危機,現階段就會考慮到通過可再生能源下的并網發電技術運用來處理。在目前的相應領域之中,因為太陽能資源是非常豐富的,一,這樣就使得光伏并網發電技術的關注度得到了持續的提升。因此,本文就光伏并網逆變器性能指標進行簡單的分析,然后對應的進行效率測試,希望可以對光伏并網逆變器有一個直觀的了解。
關鍵詞:光伏并網逆變器;性能;效率;測試
伴隨著光伏發電系統不斷增加其發電的比例,在光伏發電系統大規模接入之后,難免會影響到電力系統。所以,就需要考慮到落實光伏并網逆變器性能指標與效率測試,就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光伏逆變器性能指標基本分析
逆變器測試的實際組成包含了綜合的逆變器性能分析,也囊括了數據源與通信采集系統。針對逆變器綜合性能分析系統,其主要是分析與評估采集的數據,以此來確定逆變器是否能夠可靠穩定的運行。通信與數據采集系統主要是采集相關設備以及逆變器測試設備的相應數據,然后將其直接上傳到綜合分析系統數據庫之中,然后將對應的運行狀況和性能直接反饋給試驗人員,之后存儲采集到的相關數據,然后結合數據的分析要求,從而進行采集的數據處理,并且顯示與記錄對應的結果[1]。
二、光伏并網逆變器效率測試及分析
(一)測試方法
1、測試對象
為了能夠了解某光伏電站逆變器轉換效率性能,通過逆變器交流側輸出電量的實際分析,從而選擇最大、最小以及中間值各一臺,從而進行現場的測試。
2、測試方法
第一,逆變器效率。結合國內光伏發電行業的實際標準以及對應的測試條件進行處理。第二,測試方法。具體見圖1所示,在逆變器直流側和交流側接入高精度功率分析儀,從早上到晚上,每間隔20ms采集直流側輸入電壓、輸入電流、交流側輸出電壓與輸電電流,然后針對采集時間點的輸出功率與輸出效率進行分別的計算。另外,為了將逆變器的效率直觀的展現出來,還需要結合不同負載情況下對應的轉換效率擬合,從而獲取效率的分布趨勢圖,并且按照對應的負債率工況的轉換效率,實現對于逆變器平均加權重效率的計算[2]。
(二)測試結果及分析
1、測試結果
為了方便描述,交流側輸出電流最大為A并網逆變器、中間為B并網逆變器、最小為C并網逆變器。基于實際的測試結果進行分析:評價加權總效率分別為97.42%、97.206%、97.916%,最大轉換效率分別為96.947%、96.548%、96.360%,最大轉換效率負載點分別為51.94%、51.69%、51.18%。
2、測試結果分析
針對三種并網逆變器的實際負債率在10%以上的時候,其實際的轉換效率超過95%,負債率在51.5%左右的時候達到最大的轉換效率,實際值為96%,但是沒有達到97.5%。能夠匹配《光伏發電并網逆變器技術規范》之中的“轉換效率最大值不低于96%”的標準要求;對于三種并網逆變器的平均加權重效率超出97%,但是沒有達到98%,能夠滿足《并網光伏電站性能監測與質量評估技術規范》之中的“加權效率≥96%的要求”;三種并網逆變器最大轉換效率與平均加權重效率,不能夠滿足《光伏發電并網逆變器技術規范》“三相非隔離型逆變器的實際功率需要超過20kW,并且對應的最大轉換效率≧98.5%,而平均加權總效率≧98”。
相比之下,C并網逆變器的平均加權效率和最大轉換效率最大,但是其交流輸出電量最低,并且差異較大,這就代表本電站逆變器的交流側輸出電流存在的差異本身是不會關聯到逆變器自身轉換效率的;逆變器的實際轉換效率和選擇的功率半導體器件以及對應的MPPT控制算法存在一定的關聯[3]。針對同一批次,相同信號的并網逆變器,其平均加權效率和最大轉換率是基本一樣的。結合本光伏電站組件實際的布置情況分析,在建設期間并沒有進行場地的平整,針對部分低洼區域的組件存在一定的山地陡坡遮擋,雖然這一種局部陰影只有日出日落的時候才會表現的非常的明顯,但是依舊會影響到電站的發電量。
三、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在光伏發電系統中,光伏并網逆變器作為核心單元,其質量會對電網系統的可靠運行、安全運行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就需要重點的分析光伏并網逆變器的性能指標,并且做好相應的效率測試,才能夠滿足現實的使用要求。
參考文獻
[1]范其麗,王璞,馮越.基于BP神經網絡的光伏并網逆變器控制方法研究[J].電氣傳動,2020(04):59-62.
[2]綦慧,高翔.光伏并網逆變器控制策略的研究[J].電氣傳動自動化,2019(06):1-8.
[3]李凱晗.光伏發電并網逆變器供電穩定性控制研究[J].通信電源技術,2019(0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