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
摘要:我國經濟不斷地飛速發展,國際地位也不斷的提高。中國已經是一個新的經濟體,對國際社會影響重大。如此前提下,我國民航業的發展進步也十分顯著,特別是近十幾年來,在民航管理、民航技術、民航設備以及民航人才這些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成績。空中交通運輸量也是一路持續的增長,空中流量的加大,也加重了空中交通管制的負擔,帶來了很多不良影響。特別是空域資源的利用上,顯得十分緊張。防撞工作成為了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的一大重點。本文就我國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問題上的一些沖突矛盾進行了研究,特別是對軍航民航的防撞工作進行了深入分析,對于航空器運行沖突的特征(比如:區域、時間等)進行了仔細的探究,而且提出了比較實際的解決意見,以防止軍民航空中運行的矛盾。
關鍵詞:空管;安全;防相撞
引言:進入21世紀以來特別是近十年來,各類航空活動包括軍民用航空發展速度前所未有,飛行量每年突飛猛進。據相關空管機構統計數據表明,近十年來我國航空發展呈現穩中平衡發展,航空安全現狀特別是軍民航防相撞工作呈現良好態勢,但是我們也應當高度警示航空事故仍時有出現。如何在確保飛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飛行時空利用率,做好民用和軍用航空防撞工作,盡早預見軍民航飛行沖突并采取合理方法解決飛行沖突,確保軍民航飛行高效順暢,是軍民航各級空管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軍民航防相撞工作成為擺在各級空管部門和空管人員面前需迫切解決的一大課題。
1做好軍民航防相撞的必要性分析
由于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民用航空飛行多集中在中東部較發達地區,中東部發達地區進行飛行流量產生巨大,空域使用率趨于飽和,軍民航飛行矛盾特別突出,飛行調配難度較大。西部地區雖然較中東部地區飛行量少,但一些地區特別是偏遠山區、沙漠、高原等地區二次雷達還未實現完全覆蓋,主要采取的還是程序管制方式開展空管保障,飛行動態監視存在盲區,這進一步加劇了民用和軍事飛行沖突的可能性。軍民航防相撞重點區域主要包括:一是民航管制空域內(主要是塔臺區域、進近管制區域)民用航空器在起飛離場和進場著陸中與穿越的軍用航空器可能存在潛在飛行沖突。二是軍民合用機場軍民航同時飛行時,飛行沖突更明顯,處理不好很容易發生飛行沖突或者危險接近甚至航空器相撞。無論軍用航空器還是民用航空器從地面滑行到起飛離場和進場著陸,都需要空管部門準確管制指揮,不能有絲毫差錯。三是進行軍事訓練和演習演練時,訓練航線空域或者演習航線空域可能橫跨民航若干高空、中低空空域和飛行情報區,軍民航防相撞矛盾更加嚴重。
2軍民航防相撞工作的難點分析
一是飛行程序和標準方面,民用航空器以精密儀表飛行為主,準確沿航路航線實施,而軍用航空器以各種技戰術科目為主,機動范圍和高度廣。二是安全間隔配備方面,民航通常為航空器之間配備的雷達間隔,而軍航由于各類飛行科目具體要求,間隔配備不盡相同。三是軍民航之間飛行情報溝通不對稱。軍航管制部門作為空域管理者可實時獲取更多軍民航飛行情報信息,而民航空管部門受軍航飛行計劃保密原因限制無法全面掌握其準確信息。
3做好軍民航防相撞工作的建議
3.1健全空管配套法規制度建立健全空管法規制度和條令條例,進一步明確在防相撞工作中各空管部門的責任分工和行使權利。以法律確認防相撞工作的指導思想、保障原則、機構設置、人員組成、工作職能、權利與義務及執行的法律后果等。各空管部門以空管法規制度和條令條例為依據,緊密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聯合研究制定本地區防相撞工作的具體規則,以確保防相撞工作有法可依。
3.2加強防相撞理念培育空管部門要重點加強對空管人員的防相撞理念培育,確保所有人員都受過安全概念的全面培訓,形成安全意識。空管部門的核心工作就是確保飛行安全,防止由于航空器區域之間,航空器與障礙物相撞。只有對空管人員加強飛行安全教育,切實樹立起責任感,牢固樹立安全第一和防相撞工作無小事理念,才能有效促進飛行安全工作的穩步開展。因此,要在空管工作特別是防相撞工作中堅持安全第一的工作思路,為航空活動提供安全及有效率的航空交通管制支援服務。
3.3完善軍民航運行機制,現行控制運行體制不健全,不斷完善軍民航運行機制。一是改革軍民航協調通報制度和協調方式,現行軍民航協調中間環節多,協調效率不高,需要從制度上對協調制度和協調方式進一步優化完善;二是軍民航協調會研究內容和方案要具體和針對性。軍民航飛行活動較過去都有新的變化,軍民航要加強溝通協調,研究解決問題,制定防相撞等安全措施。三是要明確防相撞工作具體流程,以及各類特情處置預案和應急保障措施等。
3.4提高空管人員素質能力各級空管部門和人員的任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加強空管業務學習。過去由于個別管制員業務發展水平要求不高,對各類問題可能沒有發生的飛行沖突可以考慮不周全、不細致,造成飛行沖突。因此,重視正常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素質,是避免飛機碰撞或危險進場的重要環節。二是加強軍民空中交通管制的溝通協調,相互借鑒,相互補充,掌握對方管制理念發展以及管制方式研究方法,降低軍民航相撞風險,同時加速了氣流的有序流動,提高了飛行時間和飛行空間的利用率。
3.5優化空域結構和各類標準做好防相撞工作,軍民航各級空管部門必須站在國家利益的高度,不斷優化航路航線,調整空域結構類型,滿足各類不同用空活動的需求和合理利用有限空域資源。例如當前很多民航機場實施的進離場航線分離,有效解決了進離場航空器飛行矛盾。另外應逐步實現軍民航間隔標準和差錯標準的統一,這一點在軍民合用機場尤為重要。應逐步實現分離標準的統一,以便軍事和民用航空協調和更充分地利用空域資源,這也是解決航班延誤問題的關鍵。
小結
在我國民航空中交通的矛盾中,軍民航的空中矛盾是比較多的。因為歷史性的原因,軍航民航的空中交通管制是都有各自的管制系統,在空中交通運行統一調配上無法做到一致,所以導致軍民航的矛盾一直存在,又很難解決。為了確保軍民航的運行安全,需要積極的做好軍民航空中矛盾的解決工作,防撞工作的意義重大,能夠提高軍航、民航的空中交通管制效率、質量。保證我國整個空域的運行安全。
參考文獻:
[1]秦緒林.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軍民航空管工作的創新發展[J].中國民用航空,2008(2):70-72.
[2]秦緒林.軍民航聯合空管運行機制[J].中國民用航空,2012(6):34-36.
[3]劉曉紅,楊婕.我國雙機空中相撞事故及事故征候統計分析[J].中國民用航空,2012(12):72-74.
[4]刑書元.堅持走軍民融合的空管發展之路[J].國防,2013:48.
[5]王朝輝.關于我國軍民航防相撞問題的思考[J].科技與企業,2014(11):4-5.[6]楊果.立志構筑軍民融合的空中通道[J].南方國防交通,2012:50.
105050051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