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種載體,傳播媒介能夠幫助人們傳播信息。這一信息的傳播、分享過程,可以被稱為營銷活動。至于大眾傳播媒介,通常被認為是一個企業或個體借助各式傳播媒介將信息傳達給大眾的一個過程。本文以大眾傳播媒介為中心展開探討,對其發展、營銷傳播特點等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大眾傳播媒介;發展;營銷傳播;特征分析
前言:大眾傳播媒介本身發展歷史悠久,現已由印刷媒介過渡到電子媒介。企業、個體合理借助大眾傳播媒介傳播、分享信息,其傳播效果十分理想。大量群眾將借此獲知產品信息,營銷傳播價值也將在這一過程中充分體現。為保證大眾傳播媒介應用質量,相關人員應該從現實角度出發,細致研究其發展過程。以下對大眾傳播媒介的發展情況進行細致介紹,僅供參考。
1大眾傳播媒介的發展
1.1從報紙角度展開分析
“邸報”是早期報紙。早在前幾個世紀,人們就開始使用報紙傳播信息。政府公文等信息,被人們展示在報紙上,群眾能夠借此獲知相關信息。隨后,官報逐漸向商業報紙方向發展。這一變化,使越來越多的群眾開始看報紙。報紙的發行量也在這一過程中,逐年增長。到后期,有關部門、企業已然能夠熟練使用報紙傳播信息。報紙引領潮流、引導輿論的作用也在這一過程中,充分體現。
1.2從廣播角度展開分析
電子媒介在發展初期,是以廣播的形式出現在公眾面前的。在無線電、導線的幫助下,人們能夠從廣播中獲取信息。廣播傳播方式優勢較多。其時效性較強,且能夠大范圍地傳播信息。到后期,群眾已然能夠借助收音機等設備,在互聯網上查找、收聽信息。這也是廣播媒介得以與網絡媒介結合的重要標志。
1.3從電視角度展開分析
在電子技術的幫助下,視頻、聲音開始同時出現,電視媒介就此誕生。電視媒介是一種重要的大眾傳播媒介。且具有傳播面廣、感染力強等傳播優勢。在電視幫助下,人們能夠在直播下,及時、精準地獲知信息。在視覺、聽覺的影響下,群眾能夠清楚理解信息內容。有關部門認真篩選內容,借助電視媒介向廣大群眾傳播政策、產品信息,將有效引導社會輿論。現如今,電視媒介發展勢頭愈加理想。電視媒介的有效應用,使各國信息傳播質量顯著改善。再加上互聯網等先進技術的有效應用,群眾能夠在電視直播期間,與節目積極互動。
1.4從網絡角度展開分析
當代社會,電子計算機領域、信息技術領域發展迅速。在這一背景下,技術人員借助先進技術,有效處理聲音、影像,能夠使網絡媒介出現并被有效地應用在實際生活當中。這種新型媒介是電子與印刷媒介有效結合的產物。人們借此開展大眾傳播工作,其傳播效果十分理想。網絡媒介應用范圍較廣。在網絡媒介的幫助下,人們之間可以輕松傳送電子郵件,也可以進行語音通話。傳播者、受傳者在這一過程中,能夠互換角色,也能夠雙向互動。這種新的大眾傳播媒介現已被企業、群眾廣泛應用在實際工作當中。群眾也在網絡媒介的幫助下,能夠實時、方便地獲取信息,并在信息傳播過程中,進行有效互動。
2大眾傳播媒介的營銷傳播特征
2.1從權威性角度展開分析
消費者、受眾對信息的信任度,能夠反應大眾傳播媒介的權威性特征。經對比發現,大部分人更信任報紙信息。至于網絡信息,信任度普遍偏低。為提升自身企業權威性、信息可靠性,企業多數會借助報社媒體,開展營銷傳播活動。這種傳播方式、營銷方式更為有效,且能夠取得群眾信任。
2.2從互動性角度展開分析
大部分的大眾傳播媒介是單向傳播的,僅有少數媒介可以雙向傳播。在營銷傳播期間,相關人員應該考慮營銷的互動性特征,并結合所在企業實際營銷需要,選擇適宜的信息傳播方式,向公眾傳播、傳遞信息。像是廣播媒介、報紙媒介,在這種大眾傳播下,群眾僅能單方面地接受消息,十分被動。為帶動消費者熱情,使廣大群眾能夠真正參與到營銷活動當中,企業應該正視自媒體優勢,并借此開展本企業營銷傳播工作。彈幕、直播等交流方式將因此出現。在這一背景下,消費者不但能夠直觀觀察產品、系統了解產品,還能與主持人交流、溝通。一對一式服務,營銷效果更為理想,相關企業也將借此獲利。
2.3從時效性角度展開分析
營銷傳播工作具有時效性特征。企業借助報紙傳播信息,周期較長。受眾者多數會選擇性閱讀,信息接受效果較差。為更好地傳播信息,相關企業、人員應該優先選擇電視媒介、廣播媒介等大眾傳播媒介。這些媒介本身能夠快速更新信息、傳播信息。企業選擇、使用這種傳播媒介,營銷效果、信息傳播效果更為理想。除上述媒介外,企業也可以使用網絡媒介進行營銷宣傳。這種傳播方式十分便捷、高效,能夠高效率地完成原本的信息傳播任務。
3結束語
總而言之,相關企業、人員細致研究大眾傳播媒介,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針對性地選擇、使用媒介,開展營銷傳播工作,能夠使其信息傳播質量大幅提升。相關人員應該注意營銷傳播工作的開展特征,并結合其互動性特征、時效性特征等,做好信息傳播、營銷等工作。現如今,電視、網絡等大眾傳播媒介已然被人們廣泛地應用在各個領域,其應用效果十分理想。
參考文獻:
[1]何進.大眾傳播媒介發展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探析[J].福建理論學習.2000(08)
[2]何狄遠.通過大眾傳播媒介進行營銷傳播的主要方式探究[J].現代營銷(經營版).2021(05)
[3]張龍,汪璞赟.論大眾傳播效果中“善”的正能量塑造——以《家常菜》電視劇為例[J].傳媒論壇.2020(21)
[4]唐偉,彭爽.大眾傳播下的國家形象建設——評《對外傳播中的國家形象設計》[J].領導科學.2019(22)
[5]王燕靈.大眾傳播效果研究——評《大眾傳播的效果》[J].新聞與寫作.2017(12)
[6]楊碩.試論大眾傳播的娛樂功能[J].新聞傳播.2018(07)
[7]于晗.大眾傳播學的效果及理論研究——評《大眾傳播的效果》[J].新聞愛好者.2018(10)
[8]胡玲,黃俊平.論大眾傳播的說服功能[J].新聞前哨.2016(12)
作者簡介:
李樹明(1981.4—),男,漢族,籍貫:遼寧北票人,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遼寧廣告職業學院,講師,學士學位,專業:教育學,研究方向:新聞與傳播。
1496501186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