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付欣
摘 ?要:近年來,我國科技實力不斷增強,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機械加工制造業的發展與革新,機械加工制造業是我國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其穩定并長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就目前發展現狀來看,我國機械加工設備的安全生產管理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維修工作的開展也十分順利。本篇文章基于機械加工設備管理,指出了安全生產管理與安全維修的原則與任務,并通過分析相關的現狀,總結歸納了對應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機械加工設備;安全管理;維修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機械加工設備逐步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與此同時,機械加工設備的安全管理與維修問題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機械加工設備的安全生產管理和維修工作并不是十分順利的,也會存在一些問題的干擾。企業應該制定并嚴格監督工作人員遵守安全生產管理和維修的基本原則,并將目標與任務作為核心,引導員工能夠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去更新工作方式,積極探索并主動關注設備的優化情況,從而提升安全管理與維修工作的效率。
一、機械加工設備安全生產管理和維修的不足
1.工作人員的主觀意識還存在加強的空間
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安全生產,安全生產不僅是一種行為規范,更是每一位員工的主觀能動意識。就目前機械加工設備的安全生產發展現狀來看,工作人員的主觀意識還有待加強,工作人員的行為規范主要受到了制度的約束,但是自身的安全意識不高。所以,企業應該重視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從高層管理人員到基層的普通工作人員都需要提升安全意識,避免安全生產只是流于形式。
2.安全生產管理的操作制度還存在完善的空間
根據安全生產管理的調查現狀分析,大多數企業在運行過程中會強調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大部分員工在進行安全生產、安然維修等方面測試時也都能取得合格的成績,但是企業仍不能松懈,還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規范操作制度,努力向現代化機械加工業進行靠攏。除此之外,我國的經濟發展較快,但是企業之間的發展差異較大,許多企業在競爭過程中處于劣勢,阻礙了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與落實。
3.需要轉變管理理念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變革,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可持續發展才是關鍵,但是存在部分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注重短期的利益,從而忽視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導致在生產過程中安全生產管理存在問題,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不夠規范,從而無法順利的開展設備的管理與維修工作。長此以往,企業的設備容易出現故障,同時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也會增加,這就需要轉變管理理念,尋找企業的核心優勢,將可持續發展作為企業生存的理念。
二、機械加工設備安全管理和維修的原則與首要任務
1.基本原則
機械加工設備的安全生產管理和維修的原則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技術能力與主觀意識。其中,技術能力指的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將安全放在首要的地位,同時能夠規范使用相關的技術,從而保證企業在安全的前提下獲取經濟效益。而主觀意識指的是工作人員需要對安全生產有一定的了解,能夠在工作過程中自覺規范自身的行為。
2.首要任務
機械加工設備的安全生產管理和維修的首要任務是工作人員能夠合理并科學的利用技術手段,實現生產的安全性與高效性,并對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把控,盡可能控制風險,提升機械加工設備的使用價值,從而保證企業能夠高效、穩定的發展。機械加工設備是加工制造業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但是機械加工設備的運轉需要人為因素進行干預,而且機器的維修與養護工作也需要工作人員進行,所以在機械加工設備的安全生產管理與維修過程中不僅需要重視設備運行過程中容易存在運行風險,還應該重視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尊重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
三、機械加工設備安全生產管理和維修的研究策略
1.強化工作人員的主觀意識,提升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
企業需要加強工作人員的主觀意識,其中既包括高層管理人員又包括基層的工作人員,做到安全意識統一是企業運行的基礎。高層的管理人員,需要以身作則,為員工講解在機械加工設備的生產管理中安全的重要性,用自身的行為去影響其他員工。而基層的工作人員也需要規范自身的行為,自覺學習安全操作守則,強化自身的正確行為,端正安全管理與維修的態度,從而做到安全生產。
2.重視機械加工設備的維修與保養工作
機械加工設備在工業化生產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其運行效率較高,但是在不間斷的運行過程中,容易受到外來因素的干擾,很可能會出現安全隱患。因此,工作人員要嚴格把控每一個環節的操作,盡可能降低故障發生的概率,定期檢查并及時養護,從而排除安全隱患。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可以借助相關的技術與手段,提升工作的規范性,工作人員需要利用監測技術,實現對設備運行狀態的動態監測,尤其著重對異常噪音、螺絲松緊程度等情況進行監測,并通過適量滴加潤滑油,擰緊松動的螺絲等方式做好維修與保養工作。
3.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管理的監督制度
建立有效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十分關鍵,但監督制度也十分重要,能夠進一步規范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一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依靠管理制度與監督制度的共同作用,所以企業應該盡早建立并完善相關的監督制度,并按照責任承包制的方式將責任落實到每一個員工上。除此之外,為了保證工作的順利、安全進行,企業的管理人員可以考慮一對一監督的方式,每一位工作人員既是工作者又是監督者,員工之間做好交接,共同做好生產管理與維修工作。
4.建立系統的安全管理體系
機械加工設備的安全管理與維修的工作內容較多,同時涉及到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技巧也十分豐富,為了進一步提升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性與規范性,企業需要建立系統的安全管理體系,使員工重視每一個環節的安全生產。除此之外,還需要關注技術人員的工作行為,及時指出技術人員在工作中的錯誤,從而避免因為個人因素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在進行設備維修與養護工作時,工作人員應該在實際工作之前,做好詳細的執行計劃,清點工具與零部件的數量,并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護工作,在工作過程中嚴格按照流程的規定開展工作,將每一個環節都做好,在完成工作之后,將維修的記錄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上傳到數據庫。機械加工設備的安全生產管理與維修的數據庫能夠通過計算機技術分析維修的頻率,確定故障高發的區域,還能夠推算出將要發生故障的區域,保證工作人員能夠安全、準確的進行維修工作。
結束語:
綜上所述,機械加工設備的安全生產管理與維修工作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切實提升安全生產管理與維修工作的效率迫在眉睫。提升工作人員的主觀意識,重視并嚴格管控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進一步落實監督制度與管理體系的構建是保證工作順利進行的主要途徑。除此之外,企業中的工作人員還應該保持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企業管理人員需要根據設備的使用情況、人員的實際情況以及企業的發展策略進行管理,在生產過程中注重先進技術的引進,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從而保證機械加工設備的安全生產管理與維修的工作能夠順利、安全的開展,確保企業能夠在競爭中穩住腳步,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呂明星.機械制造加工設備安全管理維修探究[J].內燃機與配件,2020(24):187-188.
[2]楊軍.機械制造加工設備的安全管理和維修探討[J].時代汽車,2020(16):20-21.
[3]高淼.機械制造加工設備安全管理維修探究[J].中國設備工程,2020(14):36-37.
[4]李承靈.機械制造加工設備的安全管理與維修[J].裝備維修技術,2020(02):368.
2486501705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