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召靖
摘 ?要:隨著社會對于農業生產要求的提高,新型農機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逐漸普及。但是目前新型農機技術還存在推廣難度大、應用途徑少等多種問題。本文主要探討新型農機技術的應用途徑,并分析推廣新型農機的具體阻礙。
關鍵詞:新型農機;農機設備;農業發展
前言:
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新型農機技術的推廣,與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相比,新型農機技術可以有效提高農業生產的質量和產量,幫助國家推動農業產業的建設和發展。但是現階段,新型農機技術還存在推廣和應用問題,相關的工作人員要總結推廣難點,分析應用途徑,使新型農機技術在我國的農業生產中更加普及。
1新型農機技術的應用途徑
1.1提高農機租賃的服務與管理
一些小規模農戶在生產的過程中如果需要農機來輔助作物的生產工作,會在當地的商鋪尋找農機進行租賃,但是由于農機租賃沒有被規范化管理,其所租賃的農機對農作物生產的輔助作用并不好,農機質量也參差不齊,導致許多農戶對農機的印象較差[1]。現階段,我國農村地區主要以小規模的個體農戶為主,他們沒有足夠的財力和空間來采買和放置農機,為了提高農機的使用率,幫助農戶提升農機對于農作物生產的使用成效,相關管理部門應該對市場上的農機租賃商鋪進行規范化管理。政府及工作人員應該以管制手段加強農機租賃的服務質量,定期檢查租賃商鋪中農機的質量,并向農戶做好農機租賃的宣傳工作。同時,相關工作人員還要督促租賃商鋪引入新型農機,實現農機技術的優化和升級。租賃商鋪在將農機租給農戶使用時,應該向農戶介紹清楚農機在農業生產中的使用效果,并根據租賃價格向農戶提供相應的技術幫助,國家及政府也應鼓勵那些作業效率高、質量較好的農機租賃服務企業,幫助企業面向農戶進行宣傳。
1.2適應新時代下農業生產的要求
在新時代下,社會對農業產品的品質和產量都有了較高的要求,傳統的農業生產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相應的需求,農戶只有利用農機對農作物進行生產工作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F階段,我國的農業生產活動主要以粗放化為主,其中伴隨著精細化農業的現代化思想,農戶在生產農作物時要對農作物的品質和安全綜合考量。以小麥種植為例,農戶在種植小麥時需要對其進行播種處理,近幾年我國農作物播種的相關設備越來越普及,傳統的人力播種越來越少見。農機播種與人力播種相比速度更快、且能夠保障小麥種子從土壤中吸取營養的平衡性,農機播種長出的小麥品質更好,營養含量更高,更加符合社會對于小麥的具體要求。除播種外,農戶在種植小麥時還可以配合撒藥和施肥等相關農機設備,它可以減少農戶種植小麥的工作量,保證小麥優產,同時降低化肥和藥劑等對小麥產物品質的影響,提高了小麥生產的安全性。在農業生產中使用農機可以有效減少因人為因素造成的農作物減產的問題,有效提高了農戶種植農作物的具體收入,推動了國家的農業發展和建設進程。
1.3建設農機推廣隊伍
農機企業在開發和研究新型農機項目時會向其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使農機的使用效果達到最佳,從而忽視了新型農機的宣傳投入。如果一個農機企業只知道研發農機技術,而不懂得如何向農戶宣傳農機的使用效果,其研發出的農機使用效果再好也無法真正投入使用,企業向其中所投入的資金和人力資源也會付諸東流[2]。因此,農機企業應該積極組建相關的推廣隊伍,并向其中投入一定的資金。農機企業應該以農機的具體使用效果為主,在不影響農機研發的基礎上合理分配使用資金,提高新型農機的宣傳工作。在選擇推廣隊伍的人員時,企業應該綜合考慮推廣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一般推廣隊伍應該配備推廣人員和技術人員,推廣人員主要負責向農戶介紹農機的使用效果和具體使用方法,技術人員可以對農戶提出的專業性問題進行解答。除企業外,城市政府也應不斷加強新型農機的使用宣傳,通過張貼宣傳海報、分發農機使用材料等方式使農戶認識到農機對于農作物生產的便捷性。
2新型農機技術的推廣難點
2.1存在一定的使用風險
農業生產的發展歷史非常悠久,最早的農業生產活動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而在歷史的長河中,人們也在不斷更新農業生產技術,積極開發農業生產工具,為了滿足不同時代的農業生產需求,農戶們不斷加強自身的農業生產水平,農業生產也漸漸有了變動性強、更新速度快等特點。新型農機技術的主要推廣難點也在于此,研發農機通常需要一個時代需求的契機,但是研發出的農機通常只能滿足某一階段的農業生產需求,農戶擔心將農機買回后不久,社會對農業生產的需求發生變化,農機的技術水平就會被農業生產所淘汰。因此,不少農戶在購置農機時通常更愿意選擇傳統的農機,于農戶而言,傳統農機更不易出錯,其生產效果也在農業的發展過程中得到了證實。農戶在選購農機時還會對新型農機的使用效果產生質疑,由于新型農機剛剛上市,其技術穩定性、適配情況以及使用壽命都未經過農戶的實驗和觀察,導致農戶出現觀望心理。針對這一問題,企業在研發農機和投入市場之前,應該反復對農機的使用壽命等問題進行實驗,并在對農戶的推廣過程中向農戶展示有利的實驗數據,以提高農戶對于新型農機的了解。
2.2農機的研發成本較高
企業在研發新型農機時會向其中加入GPS等新型技術,這勢必會提高新型農機的制作成本,而制作成本的提升會導致農機售賣價格的升高。農戶在購買農機之前會有一個自己的預期價格,如果農機超過了農戶心中的預期價格,農戶就會思考新型農機的使用效果是否能夠在短期內將購置農機的經費收回,這也是一些農戶面對新型農機躊躇不定的原因之一。面對較高的售賣價格,農戶還會考慮未來使用農機的技術問題和維修問題,一些農戶認為售價較高的新型農機,其使用技術一定非常繁瑣,農戶自身的農機使用經驗無法對其進行有效應用。如果農機出現故障問題農戶還要投入額外的資金對其進行維修,所以一些農戶即使有足夠的農機購置經費也寧愿選擇傳統農機,不會選擇售價高昂的新型農機[3]。企業在研發農機時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如果企業無法向農戶有效宣傳新型農機的使用效果,就會導致企業產生巨大的金錢損失。面對這一情況,企業在研發農機時要綜合考慮現階段農業生產的具體需求,將不必要的技術手段去除,在保證使用效果的前提下減少研發成本。在售賣的過程中,農機推廣人員可以向農戶介紹農機的具體使用方法,消除農戶對農機使用困難的顧慮,并根據售賣價格合理推出保修服務。
2.3新型農機使用范圍有限
現階段,我國農業生產大多數還在沿襲傳統的土地承包分散經營模式,農業生產工作主要以個體農戶為主,與大型農業生產基地相比他們所承包的土地面積非常小,其經濟條件相對有限,無法承擔價格高昂的新型農機購置費用。企業在研發新型農機時,其最突出的研發成果就是對大面積土地的農業生產效果,這對于個體農戶來說并不實用。如果個體農戶購置了新型農機設備,其在生產的過程中會發現農機不僅沒有對自己的農業生產起到有效的提產增收作用,還會造成生產時間和生產資源的浪費。個體農戶認為新型農機的使用效果過差,使其無法在農戶之間推廣,企業只能向規模化生產的合作社、農場等單位進行推廣,導致新型農機的使用和推廣范圍過于局限。因此,企業應該轉變新型農機的研發方向,在保證農機使用效果的基礎上研發一些適用于小面積農業生產的新型農機,推動新型農機的使用和發展。
結論:新型農機對于我國的農業發展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國家及政府可以通過規范農機租賃市場、建立推廣隊伍等方式擴展新型農機的使用途徑。目前,我國新型農機的推廣還面臨著成本過高、使用范圍有限等問題,相關的工作人員要根據這些問題改善農機的使用效果,提升新型農機在農戶中的使用率。
參考文獻:
[1]李林.新型農機技術的應用途徑及推廣難點探析[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0(05):36-37.
[2]婁慶會,賈洪偉.新型農機技術應用特點及其推廣難點探討[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0(03):37.
[3]魯宏臣.新型農機技術的應用途徑及推廣難點分析[J].南方農機,2020,51(01):76.
314750058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