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巍
摘 ?要:隨著我國人均GDP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物質水平不斷地提高。私家車數量的增加,推動了汽車產業的發展,優化了汽車產業內部結構的升級轉型。而新科技汽車的出現,標志著傳統的汽修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目前汽車發展水平的需求。本文結合目前汽車維修技術的特征進行描述,并根據相關問題提出改善措施。
關鍵詞:汽車;維修技術;改善措施
引言:
在如今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國的汽車產業技術雖然已經得到充分的發展,但與發達國家汽車生產技術相比較,仍然存在差距,而這種差距在汽車行業下的汽修行業也得到體現。高新技術下的汽車對于目前的汽修技術既是困難,也是挑戰,要求維修人員的技術和行業管理都需要符合標準。
1維修技術的特征分析
1.1智能化
目前,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汽車行業所生產的高新汽車智能化不斷加深,汽車可通過緊急規避、自動駕駛、語音控制等操作方式展現汽車的智能化,這現象則代表著智能化設備會逐步取替傳統設備。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我國汽車的數量逐漸增多,為有效解決目前存在汽車故障數目繁多、種類多樣等問題,汽修行業通過加大對維修技術的探索,提高汽車維修技術智能化水平。
1.2專業化
高科技的現代汽車對于維修人員自身綜合素質要求較高,需要維修人員具有一定維修理論基礎、文化程度、外語水平以及計算機水平。應對科技時代的來臨,單靠汽修經驗已經不能滿足高科技汽車的維修工作,需要汽修人員在具備豐富經驗的前提下,掌控高新的維修技術,適應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
1.3信息化
隨著汽車維修數量的增加,維修技術水平的提高,發展的目標發生轉變。進行合理的資源分配和利用,已經成為汽修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條件,通過不斷探索和創新新的經營模式,提出分工化的維修方式。通過信息化的管理來提高汽修的管理效率、改善內部結構、提高相關人員工作效率、促進利益實現最大化,同時,有助于汽修行業技術升級和提高專業化水平,通過汽車維修行業的升級,帶動汽車產業的發展[1]。
1.4系統化
隨著科技的發展,汽車故障檢測的系統化成為汽車維修發展的主要目標,系統化檢測是采用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相結合的方式,探索出一套新的故障檢測管理模式,推動故障檢測技術和設備智能化的發展,利用先進的技術和高新設備診斷汽車內部存在的故障問題,有效提高了汽車的維修效率和故障檢測準確率。
2汽修技術的改善措施
2.1提高維修人員綜合素質
汽車維修技術水平高低取決于從業人員綜合素質水平,汽修技術人員是改善汽修技術水平發展的根本,目前,汽修行業維修人員綜合素質差異化明顯。想要改善汽修技術,應通過以下幾點進行。
第一點,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實操能力。以培訓的方式,教導從業人員掌握基本的維修理論知識,及相關的專業性知識,包括計算機的應用、進口設備的運用及維護,外語水平和文化素質等。在培訓過程中應當結合著新媒體,通過平臺、自媒體等方式,開拓學習渠道,可以邀請專家進行現場講解傳授知識、開展技術交流會等。在注重理論基礎的同時,強化從業人員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二者相互結合進行培訓指導。第二點,引進和培養技術性人才,加強學校與汽修企業的交流合作,提高學校學生技術和實操能力,促使學校的人才能夠滿足汽修行業的需求,為從業人員提供良好的發展條件。引進高級的維修人才,人才所具備的是豐富的理論技術以及相關行業的核心技術,并能將技術與實踐工作相結合使用。第三點,保障維修行業的服務效果,端正維修人員的服務態度,提高人員的服務素質,加強顧客對維修服務的滿意程度[2]。
2.2解決汽修修理設備問題
在近年來,科技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下,如果在維修過程中僅依靠手工勞動對汽車進行維修,不僅會降低汽車的維修工作效率,同時,針對汽車所產生故障的問題也不能進行精準檢測,不能完美地解決汽車所出現的問題,甚至對汽車會造成不可避免的損害。一旦在維修過程中對車輛造成損害,會產生顧客對于維修企業不信任和服務不滿意,導致企業品牌的信譽和權威受到影響。針對汽車維修過程中使用各種各樣的設備所產生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點,加大投入資金力度,引進高科技、高水平的汽車維修設備,重點培養行業人才,提高汽車維修行業人員的工作能力。同時,注重自主創新能力,研發符合本地實情的高新設備,從進口引入設備到實現自主研發。第二點,強化國際間交流合作,通過國外先進的維修技術和設備與實際發展情況相結合,提高我國汽修技術水平,強化汽修設備的產品性能。第三點,要采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將維修技術與先進設備相結合使用,強化電子設備的使用與研發,提高中國機械制造業的水平,保障高品質的汽車維修,推動汽車行業的發展。
2.3完善汽修產業法律法規
在新時期經濟發展的背景下,若想保證汽修維修產業運行和發展可持續,需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由于汽車是當下時代人們日常生活乃至工作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對于人的生命健康安全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在發展過程中,如果法律法規無法進行有效的保障,會損害消費者、維修人員和汽車相關產業的權益和利益,不利于社會的穩定性。因此,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是汽車產業和汽修產業在發展道路上所必要的條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完善相應法律法規,體現汽車維修行業政策的強制性,保證汽車維修行業受到法律的保護和束縛,防止出現受利益驅使下做出的違法行為,確保汽修產業的發展具備合法的性質,推動汽修產業的發展。對于消費者而言,相關政策的出臺,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提高了消費者的滿意度和幸福感。總之,完善汽修產業的法律法規,為汽車維修產業的發展起到了保障和促進的作用。
2.4增強創新性思維和意識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促使世界的各個國家緊密聯系,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所暴露的問題也日漸明顯,要想我國的汽修技術走向世界的舞臺,那么創新性的思維和開拓意識就必不可少。汽車維修要解放傳統維修的思想,實事求是,結合我國實際國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傳統汽修技術上,實現技術和設備的創新運用。通過學習合作等方式,掌握國內外的先進維修技術,通過技術交流、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將信息技術融入到汽車維修當中,在學習交流中要勇于創新、敢于創新,實現我國汽修技術現代化、科技化、信息化,推動汽修產業的發展。
2.5建立完善監督管理機制
在汽車維修的過程中,質量檢測是工作內容的重中之重,若想汽修行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建立完善監督管理機制是必不可少的。隨著汽車維修技術的發展,汽車維修的質量成為限制行業發展的因素之一,為應對質量監管所產生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第一點,加強汽修行業對汽車維修質量的重視程度,采用培訓、考核等方式,加強思想教育水平,學習先進的維修質量檢測技術,在工作當中實際運用。第二點,采取科學合理的質量檢測機制,最大程度降低質量檢測錯誤率,針對于質檢錯誤,選擇專業性人員進行二次質檢工作,保證符合規定的質檢標準。第三點,政府及相關機構應當加強行業監管,設立專業的質檢部門,定期對汽修的維修質檢進行監督管理,應配合相關工作的開展,保證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監督管理中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偏袒,促進汽車維修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3]。
結論:汽車維修和汽車制造兩個行業是密不可分的,前者是為了保證后者可持續發展以及產業結構升級的基礎保障。汽修行業要根據發展趨勢,運用科技,解決汽車維修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因此,維修行業需要在發展中不斷地完善自己,提高維修人員的綜合素質,將信息化、科學化技術運用在設備維修當中,提高汽修技術的效率和水平,推動我國汽車維修行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祝勇.關于汽車維修技術特征與改善措施的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20(18):134-135.
[2]江毅飛.汽車維修技術特征與改善措施分析[J].中國設備工程,2020(08):57-59.
[3]何育民.新時期發展背景下汽車維修技術的特征與改善措施[J].內燃機與配件,2021(10):115-116.
342250058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