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富榮
摘 ?要:為了保障廣播電視節目可以安全播出,前提是要保證發射臺持續穩定運行。廣播電視發射臺主要負責發射與接收信息,并且大多廣播電視發射臺所處地勢比較高,以至于遭受雷擊危害的概率更加高,對廣播電視發射臺系統的安穩運轉構成極大威脅。因此,就需要對廣播電視發射臺防雷工作引起高度重視,采用切實有效的防雷措施,加強提高防雷技術。文章將對廣播電視發射臺系統常見的雷電危害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幾種常見的防雷措施。
關鍵詞:廣播電視;發射臺系統;雷電危害;防雷措施
廣播電視發射臺是構成廣播電視技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肩負著廣播電視信號發射、接收以及轉化等多項任務。實際工作當中,為確保廣播電視信號質量,大部分廣播電視發射臺都設置在高處,以至于廣播電視發射臺面對著極大的雷擊隱患。正因如此,防雷擊一直都是廣播電視事業中各項工作的核心。怎樣做好防雷擊工作,從而確保廣播電視發射臺的安全性,就成為廣播電視事業應高度重視的工作。
一、廣播電視發射臺系統常見的雷電危害
(一)地電位危害
對于廣播電視發射臺而言,假如其設備設施遭受雷擊危害,雷電形成的電流和能量將通過高層建筑的避雷設施而進入地面,有助于降低傷害。但是處于建筑下的引線、接地體及地下避雷設施,在短時間內產生萬伏高壓,從而變成地電位形成隱患。同時由于許多壁壘設施不能很好接收并有效處理這種能量,就會釋放一些能量,從而造成衍生危害。盡管這種危害并不嚴重,不具有較強的破壞性,但是在防雷工作中還是應該加強重視。
(二)雷電波危害
雷電波和出現雷電脈沖,通常來說其分成以下三種形式而存在:第一是直擊雷電流直接擊打地面電線,致使高壓電流通過雷電波形式進行空間傳播,對廣播電視發射臺系統的電子設施帶去影響;第二是感應雷在實際作用中,通常容易導致變成高壓脈沖,之后會經過導線進入到廣播電視發射臺的電子設施中;第二是感應雷通常會導致形成高壓脈沖,高壓脈沖會通過導線進入廣播電視發射臺的電子設備,對各種電子設施的穩定運行造成影響;第三是當直擊雷擊打發射臺周邊的地表時,通常會通過地網進入發射臺的電子設施中,導致出現技術危害。
(三)雷電感應危害
面對這種危害,依照不同的危害目標可以區分成兩大類:其一會對面物體與發射臺電子設備帶來危害;其二會對雷電經過范圍內的電線線路帶來影響。一來,云層中的雷電在形成過程中,因為正負荷電離子影響,往往容易與地面上的物體形成感應,從而產生無法釋放的高電壓,危害到地表廣播電視發射臺與建筑物;二來,當雷電從云層中釋放時,將形成較為強烈的雷電流脈沖,和地表的電線線路與建筑物體感應后形成高電壓,損壞到發射臺系統設備,最終對廣播電視發射臺系統的穩定運行造成直接影響。
(四)雷電直擊危害
在雷電于低空擊中廣播電視發射臺系統有關電子設備后,極易使累積電流在釋放過程中形成電效應與熱效應,以至于因電子設備損壞而出現電路故障。由于直擊形式的雷電內部具有較多的能量,在較短時間內會釋放較高的電壓,可能造成極為嚴重的破壞性。對于直擊形式的雷電,一般會針對性地安裝預防設施,使得雷電對廣播電視發射臺系統設備造成的損壞程度大幅度降低。相關數據信息顯示,廣播電視發射臺系統遭受雷電直擊而出現事故的概率僅為。
二、廣播電視發射臺系統防雷措施
現如今,廣播電視發射臺系統的防雷措施有多種,總結而言大多是引流、攔截、防護等措施。下面主要介紹了系統升級改造、布線等措施。
(一)外電網電路系統改造升級
廣播電視發射臺容易受環境與氣候影響,外電網電路線路比較長,并且缺少相對合理的防雷對策,尤其是在雷雨季節,無法確保發射臺系統用電設備穩定運行。針對雷電較為頻繁的發射臺,第一,應對電力線加以改造,以往的線路使用鋼芯鋁絞線架設,容易發生接地事故,之后通過選用高壓絕緣線架設,電線增加了層絕緣保護套,雷電帶來的影響大大減少。第二,機房架空線的始端、終端及每三根桿上安設避雷針,并和接地角鋼相連,以焊接接地裝置方式倒入降阻劑,再將角鋼丁入地下深,以此減小接地電阻,保護高壓線路。第三,把變壓器從一開始在山頂的位置移到離山頂海拔高差大約的濕潤山坳位置。這種位置選址不僅有助于減輕帶電云層因放電而對變壓器造成破壞,并且這個位置土層平均厚度在之上,便于裝置避雷針與避雷線。另外,后土層土質具有較好的導電能力,有助于引雷與放電,并且此位置在發射塔避雷針的保護區域中。變壓器降壓之后的電纜外面套上金屬管,經過有關的管廊埋到地下,直接連接廣播電視發射臺配電房,盡可能減輕雷擊對電力電纜和變壓器帶來安全隱患。
(二)信號系統的防雷保護
針對廣播電視發射臺系統的信號線,端口位置需要安設相匹配的信號電路保護器,并且信號電纜的空芯部分需要接地,這與浪涌保護器進行接地處理應該是一樣。并且不管是接入或是引出發射臺光纜,相關的金屬設施結構部分都應該進行對應的終端接地處理,同時安設與其程度相匹配的浪涌保護器,當中的電纜芯部分不管是空余或是連接均要接地處理。在現場實際操作中,需要在機房周圍配置等電位連接網絡,采用的紫銅材料,等電位網絡需要配置應該有兩處或者多于兩處的引流線與地網連接線,墻內鋼筋連接等電位連接網絡。發射機機房中各類設施的金屬結構部分,也需要與鄰近的等電位網絡相連,保證防雷裝置的安全性及穩定性。
(三)布線
當電纜與室內電纜從室外引入室內時,都需要經過電氣隔離步驟,分開放在金屬橋架內的信號線與電源線都需要間隔一定距離,金屬橋架應連接等電位網絡。鐵架電源線、發射設備的饋線、固定饋線的鋼絞線、波導固定裝置線、通訊線、音視頻信號以及各種管道等都包括在室外引進室內的電纜中,這些線都要做有效接地處理,避免雷雨天氣情況下,引線外會感應雷或者感應電壓引進機房室內。
饋管的兩端需要進行接地處理,機房入口處饋線的外皮需要連接在鄰近的地網上,固定饋線的鋼絞線與固定架也必須進行接地處理。采用具有屏蔽層的電纜當做引線,必須在連接了鄰近地網之后才可以進入室內。埋在地下的引線盡可能長,長度應該超出。采用具有屏蔽層的電纜當做引線,把電纜穿入鐵管埋到地下,進入室內的電纜,空余芯線需要兩端接地。
結合機房內在情況采用銅皮鋪設地網,室內外地網相連接,實現等電位連接。結合實際情況選擇相適宜的防雷器件,比如數據線保護器、音視頻線保護器、高頻信號保護器等來保護核心電子設備。按照鄰近原則將機房中的屏蔽地、電源地、機柜地以及浪涌保護器等的地線統一接入地網。地處高山位置的廣播電視發射臺需要將機房中的金屬門窗、各類金屬管線以及走線架等導體鄰近連接地網。
結語:
總之,廣播電視發射臺容易受雷電災害影響,因此特別需要注意做好相關的防雷工作。當前的科技水平進一步提高,廣播電視發射臺的防雷措施也得到改進,然而不可以因為防雷措施的進步就對這項工作麻痹大意,不斷變化的氣候環境使廣播電視發射臺防雷工作面臨空前的挑戰,更應該加強重視此項工作,提高廣播電視發射臺防雷措施的有效性,保障好廣播電視產業的財產,并確保廣播電視臺信號安全、穩定傳播。
參考文獻:
[1]杜語清.縣級高山廣播電視發射臺綜合防雷改造[J].電視技術, 2020,44(1):4.
[2]袁明珠.高山廣播電視發射臺綜合防雷保護措施[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9,46(1):5.
[3]呂懷瀛.廣播電視發射臺防雷問題的相關思考[J].探索科學,2020(11):198-199
[4]阿孜古麗·熱西提.廣播電視發射臺防雷技術探微[J].文化產業,2020(12):17-18
[5]陳琛.淺談廣播電視發射臺系統防雷措施[J].記者觀察,2019(15):55
3331500589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