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宗虎
摘 ?要:水利工程作為保障農業生產的基礎設施,對農業發展發揮著巨大作用。雖然農田水利工程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水資源緊缺問題,但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天氣較以往出現了變化,致使一些傳統的水利工程不能滿足農業的正常發展。同時,傳統的水利工程存在水資源利用效率低、消耗量大、浪費多的現象,須對其進行改良與創新。雖然我國的灌溉方式有了明顯改善與優化,但現有的水資源仍存在浪費現象。為了實現節約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的目標,節水型灌溉方式一直是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對策
農業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比較大。為了推動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應該利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不僅能夠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而且對促進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意義重大。從當前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情況來看,有些地區不重視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宣傳和應用,為此,相關的工作部門應該引導農戶認識到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應用的重要性。
1節水灌溉技術的主要類型
1.1噴灌技術
該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其原理在于利用水泵或地勢落差來對水資源進行施壓,壓力水輸送到灌溉區之后,會從噴頭處噴射到空中,隨后以小水滴的方式落回到農田中,為農作物生長提供充足水分。技術在具體應用中,第一,做好輸水管道的篩選工作,常用備選材料有鋼材料、混凝土材料等,此類材料需要具備較強的承壓性,在安裝前都需要進行承壓測試,確保所篩選材料的合規性。第二,管道安裝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地勢高差優勢,承壓管道外層也需要做好相應的防腐工作,提升資源利用率。該技術的應用,可以節約30%~40%的水資源,而且也能夠提高10%~30%的農作物產量,在許多農田區域中得到了廣泛推廣。
1.2滴灌技術
該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其原理在于利用水泵或地勢落差來對水資源進行施壓,壓力水通過管網輸送到灌溉區之后,會在滴頭作用下采用水滴的方式均勻滲入到農作物根系附近,從而為農作物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支持。技術在具體應用中,第一,做好輸水管道、水泵、過濾裝置的篩選工作,結合區域地勢條件、水文條件、氣候條件來確保篩選結果的可靠性。第二,進行灌溉區管道安裝時,其埋深需要契合農作物根系生長習慣,確保水資源供給的均勻性。該技術的應用,可以節約40%~50%的水資源,而且也能夠提高15%~30%的農作物產量,已經在許多農田區域中得到了廣泛推廣。
1.3微灌技術
微灌技術是在滴灌技術的基礎上發展的,灌溉方式主要采用滲灌和微噴灌,需要配置輸配水管、灌水器等。微灌技術相比于其他的灌溉技術,具有灌溉流量小的優勢,灌溉時間短,灌溉的效率相對較高。農業生產的從業者可以對灌溉的水量做進一步控制,能夠保證灌溉水可以直接到達植物的根部,減少表面水資源的流失。此外,還能改善農作物的土質結構。
1.4渠道防滲技術
通過對傳統灌溉技術的改良出現了渠道防滲技術,這是一種全新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廣泛應用和推廣,不僅可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還可以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在傳統的水資源利用中,通水渠道采取人工挖掘的方式,漏水現象經常出現,既會影響灌溉的效果,造成水資源的浪費,也會增加灌溉的成本。為此,可以利用渠道防滲漏技術,來解決傳統的社區灌溉存在的不足,從而提高渠道的使用壽命,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1.5步行式灌溉技術
該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其原理在于將電力機械與農業機械融入到灌溉技術當中,使其形成一個應用整體,而且電力機械與農業機械在應用中還具備了較強的移動性,可以充分將水資源澆灌在農作物根莖位置,從而為農作物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支持。技術在具體應用中,需要合理布設灌溉設施、電力機械、農業機械之間的相對位置,所使用的灌溉管道也需要具備較強柔性,避免管道移動過程中出現破損的情況。該技術的應用,可以提升25%~35%的可移動性,區域水資源利用率也會有效提升。另外,該技術在應用期間也具備了較強的適應性,以滿足不同作物的灌溉需求。
2農田水利工程中高效節水灌溉發展對策
2.1加強宣傳,強化節水意識
水資源的日益緊缺是不爭的事實,為了高效利用水資源,減少水資源浪費,應加強節水教育,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使廣大農民群眾樹立節水觀念。相關部門應綜合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及風土人情,設立專門的節水灌溉宣傳部門,周期性地深入基層群眾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及相關知識,使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得以普及。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節水活動,培養農民的節水意識,將節水灌溉技術應用到實際生產中。
2.2制定節水標準
高效節水灌溉作為一項重要的技術及發展目標,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對當地的水資源進行調查與分析,并根據調查數據制定相應的標準。相關從業人員應熟悉節水灌溉的各項指標,能夠高度重視節水灌溉的作用及實際意義,從而合理分配水資源,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水資源分配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及標準,不可盲目分配,可采取配額制,根據不同農作物的需水量合理分配水資源,確保農田水利工程的灌溉質量。各地的環境條件及土壤條件差異較大,因此不能盲目地去執行同一套標準,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制定適宜的節水標準。
2.3加強設備維護工作
設備維護工作在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應用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相關管理人員必須要完成的工作之一。因為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部分構件和輔助工程的易損壞性,所以相應的管理部門和管理人員必須要加強對設備的維護工作。首先,要對易損壞的部位和區域進行著重管理和維護,加強制度和技術建設,提高維護頻率,定期展開檢查工作,及時發現設備中存在的問題,確保風險因素和隱患能夠被及時排除。其次,要做好對工程管理的研究,保存好相應的資料,按照施工時的具體細節對設備和工程進行合理的維護工作,提高高效節水輔助工程的使用效果,減少其損壞率。
2.4選擇灌溉技術
為了確保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在選擇技術之前要考察當地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和氣候特點,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選擇適合的灌溉技術。各個地區的氣候條件差異性明顯,而且重要的農業種植地區的土壤類型也不同,導致需水量差異性明顯。為此,在應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時應該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考察種植地區具體的需水量,選擇不同類型的灌溉技術。
2.5監測水量
不同農作物在不同的生長時期所需要的灌溉量存在差異性。要注意監測農作物的需水情況,然后制定出科學的農作物灌溉措施,滿足當地農業發展的需求,推動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如果在種植面積比較大的地區,必須要重視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通過水量的監測可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進而推動農業的現代化發展。
3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水資源日益短缺。因此,須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提高節水灌溉技術的生產力與科技水平,強化灌溉工程管理與維護。相關管理人員應加強對農田節水灌溉的控制,通過實地考察農作物種植環境及生長需求,合理調整種植結構,使節水灌溉工程能發揮其應有作用,通過提高灌溉技術水平,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及灌溉效率,最終實現降低成本、農作物增產、農民增收及農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宇民.農田水利工程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發展分析[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0(22):96-97.
[2]張振華.農田水利工程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發展策略[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4):126-127.
3165500589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