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振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在高速增長的經濟形勢下,現代化新興城鎮發展速度明顯加快。不斷提升的物質生活水平,人們對出行體驗也有了更高的標準。公路工程是社會穩步發展的必備設施,是城市經濟建設和人們安定生活的基礎保障。為了滿足現階段城市運營的基本需求,保障交通出行安全,公路工程安全管控必須提高重視。從基礎工作入手,優化現有管理制度,嚴控施工工藝,及時找出施工中的不足和缺陷。有針對性地展開整改,將各種安全風險扼殺在搖籃里。此外,在施工中各個部門的協調作業,高質量溝通也是工程質量保障的重要影響因素,全面掌控,為公路建設如期交付使用掃清一切障礙。
關鍵詞: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術
在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中,路面與路基的多種施工環節會相互影響,施工人員需掌握該項目內部的多種施工工藝,科學管控路基路面施工的多種內容,及時總結其可能生成的問題,達到改善路基路面的施工效果。基于此,主要分析了公路工程路基與路面施工技術要點。
1公路工程中路基施工技術要點
1.1路基準備工作的合理性
在公路工程建設前,應對路基施工進行詳細的規劃,提升路基準備工作的合理性。首先,應加強對該工程設計圖紙的分析,充分了解具體的施工方案,并逐漸細化施工工序、施工技術應用的節點,明確施工質量要求,促進后續施工的有序進行。其次,在開展施工之前,應加強對施工區域的考察,詳細分析該區域相關資料,并以其為依據判斷該區域是否適合該施工工序,明確是否需要其他輔助措施促進施工工序的順利開展,促進施工方案的合理化落實。最后,根據考察及資料分析所得數據,明確具體的施工方案,加強對施工進度的監管,促進該工程中各項作業的有序進行。
1.2路基開挖工作的準確性
一方面,應加強對施工區域實際情況的考察,明確路基施工的具體情形,科學地選擇路基開挖方式。在現階段,應用較多的開挖方式為機械與人工結合的方式,在開挖工作前期利用挖掘機對基坑進行挖掘,在挖掘深度與標高距離合理的范圍內,如20cm~30cm時,利用人工進行挖掘,同時進行基坑的修整,在挖掘深度達到規定標高后停止開挖工作。另一方面,在挖掘深度達到相應標準后,施工人員應加強對基坑深度、寬度等的校驗,使其達到規定的參數后進行渣土的清理,并進行灑水晾曬,保障基坑的平整性。
1.3路基填筑工作的可靠性
在路基填筑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從而促進該工作可靠性的提升。一是,注意路基填筑的方式,一般是以多層填筑方式為主,同時還應加強對每層填筑材料厚度的控制,使其維持在30cm~50cm范圍內。為提升路基填筑的緊密性,還應保證填筑厚度的逐層遞減。二是,注意路基填筑后的碾壓工作,該工作主要是利用相關機械對每層材料填筑后進行碾壓,如自動式振動碾壓機械,在碾壓工作時還應注意碾壓次序,應按照既定軸線進行碾壓,與此同時應將碾壓次數及碾壓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三是,注意碾壓工作的檢查,保障碾壓過后的路基質量達到相應標準。
1.4路基排水工作的有序性
在路基排水作業時,應注意以下兩方面,促進該工作進行的有序性。一是,加強排水系統的設計,根據施工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排水量的預估,根據區域特點設計排水系統,避免路面在降雨情況下出現積水,避免路基被雨水浸泡,影響其穩定性。二是,注意排水方式,應根據施工區域的特點進行排水方式的設計,可采取多種排水設施結合的排水方式,在排水系統布置時,應根據施工特點及地區特點分析及優化布置線路,并嚴格按照設計線路進行測量及放樣,同時注意連接節點的放樣,促進連接節點穩定性的提升。
1.5路基防護工作的穩定性
路基在經地表水沖刷后可能會出現腐蝕及風化等問題,影響路基的使用年限。因此,應注意路基的防護工作,以科學的手段提升其使用年限,保證路基結構的穩定性,促進其抗風化能力的提高。在路基坡面處理時,可采取石砌圬工的方式,提升護坡結構的穩定性。此外,應加強對公路兩邊邊坡的防護,可用混凝土覆蓋邊坡,也可以懸掛防護網的形式進行邊坡防護,促進邊坡抗風化能力的提升;還可以在邊坡種植根系較為發達的植物,充分利用植物穩固土地的能力,促進邊坡地面穩定性的提升,提升路基防護工作的有效性,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
2公路工程路面施工技術控制的有效措施
2.1加大對原材料質量的管控力度
公路路面多為瀝青混凝土路面,而其施工建設所使用的原材料則主要是瀝青與混凝土,因此,相關施工單位若想保障公路路面的質量,就需要對原材料質量進行嚴格的管理:(1)在配制瀝青混凝土時,相關施工人員要根據公路路面的建設要求,選擇合適的原材料,并且要確保材料規格、型號等符合配制要求。要保證粗集料卵石與碎石的粒徑不低于4.75mm,而細集料卵石與碎石的粒徑則要不高出2.36mm;(2)在選擇粗集料時,工作人員需要對相關施工標準予以充分考慮,選擇出合適的粗集料,比如,要選擇具有較高耐磨度、強度的粗集料,而且還要使粗集料保持干燥、干凈的狀態;(3)在應用材料時,還要注意細集料與瀝青之間的結合力。另外,施工單位還應該注意,溫度以及運輸時長會對瀝青本身的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使其出現不同程度的離析情況,這樣則會對瀝青的使用性能造成嚴重影響,這就需要施工單位予以重視,并加強管控。
2.2合理管控瀝青混凝土攪拌與運輸環節
(1)施工單位在開展瀝青路面施工時,要選擇溫度不低于10℃的天氣,在對瀝青混合料進行攪拌時,要保持均勻狀態,盡可能地使每一粒小石子都能裹著瀝青料,而且要注意避免出現瀝青混合料離析、抱團的情況;(2)在對瀝青混合料進行烘干時,要使其含水量不得超過1%,并且要確保烘干時長在6小時以內,以免小石子出現老化問題;(3)在運輸瀝青混合料的過程中,為避免其受到污染,相關工作人員則要在運輸車的車廂板上噴灑一層防黏結劑。在運輸車卸料時,必須要倒干凈,若是存有余料,就會產生凝結現象。
2.3瀝青混凝土的攤鋪與碾壓施工管理
(1)在對公路路面進行攤鋪施工作業之前,相關施工人員需要對工作面進行有效的清理,確保工作面的干凈、干燥;(2)施工人員在利用攤鋪機進行施工時,需要先將攤鋪機提前預熱10min,而且要使其溫度在100℃以上,在鋪裝時,還要對攤鋪機的頻率以及振幅進行合理調試,保證其在攤鋪施工過程中能夠發揮出積極作用;(3)在攤鋪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要使用攤鋪機進行緩慢、連續以及均勻的攤鋪,在攤鋪機運行時,使其保持在每分鐘3m~8m左右的速度,這樣則能夠在較大程度上,降低瀝青混合料的離析率,與此同時,施工人員還需要將溫度控制在135℃~165℃這一范圍之中;(4)在使用壓路機對公路路面進行壓實作業時,施工人員還要根據瀝青混合料、氣溫以及壓路機型號等多個方面,對壓路機的碾壓溫度進行科學控制,一旦壓路機開始運行,就不能出現隨意停頓的情況,并且施工人員要使壓路機保持每分鐘1.39m的速度進行碾壓作業,還要確保碾壓段的長度不高于80m。
3結語
公路建設是一項復雜的工程,為使公路建設順利進行,施工單位必須不斷地總結施工經驗,解決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地改進相關施工工藝,注重施工質量的控制,以促進我國公路建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秦拓.道路橋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J].智能城市,2020,6(24):83-84.
[2]方龍俊.路橋工程中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探討[J].綠色環保建材,2020(4):128-129.
[3]余洪.道路橋梁工程中路基路面施工質量控制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20,5(7):180-181.
[4]曾柏鈞.道路橋梁工程中路基路面的施工質量控制策略[J].當代旅游,2019(12):195.
[5]姚沅忠.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8(08):154-155.
386150058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