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平
摘要:混凝土施工質量直接關系到最終建筑質量和建筑安全,有些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混凝土裂縫甚至斷裂,嚴重影響項目質量和安全,因此,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要加強管理,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達標。 文章從裂縫類型開始,分析影響混凝土裂縫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供同行參考借鑒。
關鍵詞:建筑混凝土;影響因素;施工處理技術
引言
伴隨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建筑工程質量提出了全新的技術要求。混凝土材料作為建筑結構的主體應用材料,對于建筑結構的質量有著關鍵的影響,為此加強對混凝土結構施工的質量管理有著重要意義。混凝土是由水、水泥、骨料等多種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并根據使用要求加入一定的添加劑配比而成。在混凝土結構施工中,由于對混凝土性能要求不同,其中所組成的材料和配比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差異。同時,混凝土結構的質量也可能受到包括施工方法、外界環境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因此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給建筑整體質量帶來的隱患也是嚴重的。為此,科學分析裂縫成因,并積極探索混凝土裂縫處理技術的有效運用,以此來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確保建筑施工活動的質量和安全。目前,我國建筑領域的混凝土裂縫處理技術逐漸成熟,并且修復方式眾多,同時隨著先進科技水平和全新建筑材料的出現,極大程度地改變了混凝土結構裂縫的困擾,促進建筑企業持續發展。
一、混凝土裂縫防治的必要性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出現裂縫是非常常見的,是工程質量的核心影響因素之一。混凝土出現的裂縫類型較多,如溫度裂縫、干縮裂縫、沉陷裂縫、施工裂縫等。多數建筑工程會因為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造成多種不良后果,如外觀質量不良、抗滲性能降低、耐久性降低、結構強度受到損失等,嚴重的甚至造成建筑物坍塌,影響施工質量及安全,對人員安全構成嚴重威脅[1]。一些建筑工程中,裂縫雖然沒有造成直接的影響,卻使混凝土結構受損,混凝土結構在遭受外力作用下,易發生安全事故,難以發揮工程價值。因此,建筑工程施工進程中,需分析混凝土裂縫形成的原因,切實做到早發現、早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避免或減少混凝土出現裂縫。
二、混凝土裂縫的類型
2.1 溫度裂縫混凝土體積較大時,在水泥水化熱影響下,其內部產生大量熱量難以散發,使其內部溫度大幅度上升。由于混凝土表面散熱速率較快,內部散熱速率較慢,內外形成較大溫差,熱量散發不均衡,使其內外熱脹冷縮程度不一,造成混凝土表面產生拉應力,拉應力超過混凝土強度值時,混凝土表面就出現裂縫。裂縫延伸形態無顯著特征,多以縱橫交錯為主。
2.2 干縮裂縫混凝土澆筑后,其表面的水分蒸發比內部的水分蒸發快,導致內外變形速率不同,混凝土內部的收縮慢,外表的收縮快,在結構表面產生較大的拉應力而產生裂縫。干縮裂縫多產生于混凝土澆筑一周后,裂縫多為網狀或平行線狀的細淺表面裂縫。
2.3 施工裂縫混凝土施工程序很多,施工技術要求也很高,歷經制作、脫模、養護等多個環節。受各種因素影響,出現多形態裂縫,如橫向、豎向、水平方向等,其主要由于澆筑之前木模板未浸透、模板與混凝土粘連、拆模振動較大拆模時間過早等均可形成裂縫。
三 、結構裂縫對建筑結構質量的影響
在建筑結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一直都是主要的施工材料,因此可以說混凝土對建筑結構的質量,以及建筑物的使用壽命都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盡管混凝土施工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創新優化,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進步,但裂縫問題依然是一個長期困擾業內的質量通病,它不僅影響建筑物的外觀質量,而且會對結構穩定產生威脅。基于此,展開對混凝土裂縫的預防和處理技術研究,就顯得尤為迫切。下面就來分析一下混凝土裂縫對建筑結構的具體影響。
3.1 混凝土裂縫會影響建筑結構承載力混凝土是建筑框架結構的主要構成,直接決定著建筑物的載荷能力。一旦框架結構中的混凝土出現裂縫,而且沒有及時進行有效的修復,整個結構的承載能力就會隨之下降,建筑結構的剛度,以及抗剪能力就會逐漸下降,鋼筋的負擔加大,最后超出鋼筋所能承受的荷載極限。這不僅大大縮減了建筑物的使用壽命,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3.2 混凝土裂縫容易引起鋼筋腐蝕在建筑混凝土結構中,如果混凝土出現裂縫,即使裂縫很小,水分也會逐漸侵入結構內部導致鋼筋逐漸發生銹蝕;如果裂縫過大會直接導致鋼筋外露,鋼筋腐蝕的速度會更快。這樣一來,在被腐蝕鋼筋的強度逐漸下降的情況下,這部分的載荷能力就會下降,整個結構的荷載分布不均,就會面臨嚴重的安全隱患。如果裂縫沒有得到及時修補,尤其是在特殊的天氣環境影響下,裂縫可能進一步加大,甚至出現混凝土局部脫落,鋼筋外露更嚴重,整個建筑結構安全將受到更大的威脅。
四、避免混凝土施工裂縫的注意事項
4.1 合理控制溫度針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要控制裂縫的發生,需要注重溫度的控制,合理地制定溫度控制措施,主要包括:(1)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降低混凝土內部的溫度,可以通過冷卻水,以及骨料處理的方法,對骨料進行風冷以及水冷攪拌,可有效地降低混凝土澆筑中的溫度上升。(2)控制最高溫度,在建筑工程中還應該合理地預設冷卻水管,通過冷水來達到降溫效果,控制溫度峰值。
4.2 混凝土養護工藝除此之外,通過混凝土的科學養護也能夠有效地避免裂縫的出現。混凝土養護環節是控制裂縫問題發生的重要環節,一定要加強對溫度和濕度的控制。混凝土表面的耐久性和抗裂性都會受到養護效果的直接影響。因此,在實際混凝土養護中,可以在建筑混凝土澆筑后,及時了解混凝土的凝結效果,積極采取有效的養護措施,比如:在夏季要定期對混凝土結構灑水,并做好防曬工作(具體采用什么方法,要根據季節和環境特征,選擇適合的養護工藝),加強混凝土養護水平,一般混凝土養護工作維持在 15d 左右。在冬季低溫的環境施工時,為了避免混凝土受潮,需在寒冷天氣來臨前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還應該對建筑結構進行蓄水養護,并采取必要的保溫措施,如使用塑料膜或者是保溫布將裸露的混凝土部分進行覆蓋。
4.3合理確定配合比結構
施工質量的穩定性很大程度上受到混凝土配合比的影響。合理確定混凝土配合比需要從原料管理出發,依據混凝土強度和流動性指標,對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進行確定,切實降低水泥水化反應時熱量的集中釋放。要求管理人員深入施工現場檢驗澆筑工藝和施工現場結構截面,對混凝土的坍落度進行合理設計,根據原材料質量合理調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選擇正規水泥廠家,骨料選擇則應偏向于自然連續級配石料,若是骨料粒徑較大則需要通過控制水泥漿用量的方式控制好混凝土的干縮率。值得注意的是,在混凝土中摻入適量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也能夠減少水化熱,達到減少裂縫產生的目的。
總結
綜上所述,作為建筑施工過程中較為常見的病害之一,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的控制和處理顯得尤為重要。倘若混凝土施工中的結構、配比或是溫度等任一環節與設計范圍不符,都有可能影響到建筑混凝土結構正常功能的發揮。從建筑混凝土裂縫的可控性與客觀性分析,其管理控制可從材料、施工工藝和施工技術等方面著手,將施工建設內容和指標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減少混凝土裂縫的發生,這對于混凝土施工質量是重要的保證。
參考文獻:
[1]江厚權.道路橋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產生原因及對策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9(15):84.
[2]潘學艷.淺談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成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國室內裝飾裝修天地,2019(08):56.
[3]劉賀龍.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9(03):224-224.
[4]劉宏建.民用建筑混凝土結構裂縫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分析[J].磚瓦世界,2019(08):62.
170750170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