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維 徐銘霞
摘 ?要:當前,由于水資源環境不斷惡化,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出行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引起了人們對地下水資源的廣泛關注。通過加強地下水資源環境評估與防治等相關研究工作,綜合考慮到諸多客觀因素對地下水資源保護帶來的影響,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強水環境評價工作,旨在構建更加完善的影響評價體系。通過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結合國土資源和環境部門出臺的相關政策,加強地下水資源保護工作,并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
關鍵詞:地下水資源保護;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
地下水的用途十分廣泛,在我們的生活及生產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地下水進行相應的評估,可以了解地下水的狀況,滿足人們對地下水的使用要求。與此同時,通過對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能夠了解地下水對周圍環境造成的大概影響。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了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策略,以此更好地促進地下水的科學應用。
1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問題
1.1包氣帶的防污性能判斷
地下水資源是人類寶貴的水資源,其所處的環境是含有空氣的土壤以及巖石層,這部分也可以被稱作包氣帶。包氣帶具有吸收水分、保持水分和傳遞水分的能力。包氣帶可以很大程度地保護地下水環境,有效防止地下水污染,對于地下水的保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地下水環境中包氣帶產生污染,會對水資源的質量造成非常大的危害,所以需要對地下水資源包氣帶污染的情況進行診斷與評價。相關技術人員在實際評價過程中,需要對包氣帶的各類數據以及分布情況進行分析,并根據實際情況,對其污染情況和級別進行分類。然而,在實際評價過程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偏差,導致這些數據不夠準確,主要是包氣帶的結構復雜,實際評價過程匯總只能對單一層次進行評價,容易對包氣帶的污染情況判斷不準確,從而使包氣帶的防污染功能不能有效的發揮,甚至還可能使包氣帶成為地下水資源污染的源頭。
1.2地下水水質監測孔的設置
當前,在城市化進程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城市土地資源越來越緊張,所以城市地下水資源的勘察也越來越重要,漸漸成為重點對象。然而,在一些偏遠地區,一些工作人員為了節省經費和人力資源,在實際監測過程中只通過農民水井中的水質進行監測。雖然農民水井中的水也是地下水資源,但由于水井打的比較淺,只是淺水層,既不能作為地下水監測的對象,也不能達到完全對整個水層進行全方位檢測的要求,經常會造成監測孔的數量不能達到要求,導致對地下水的監測精確度不夠準確。
2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的關鍵點
2.1地下水水質的評價方法
有關人士在評價時經常會使用到一些較為模糊的概念,但這種評價方式更為嚴謹,通過模糊級別以及綜合價值計算,可對地下水質的優劣進行非常直觀的判斷,以此對水質進行不同程度的分類。評價過程如下:首先,對評價因子隸屬度的大小進行確定,這樣可以對水質的等級進行分類。根據地下水質對人類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程度的不同,再對水的硬度以及水中的氨氮、氟化物、亞硝酸鹽、硫酸鹽、鉛、鐵、錳等化學物質進行檢測并評價。其次,對地下水質中的各種化學物質的權重進行確定。
2.2地下水水位動態的監測采集
有關人士在對地下水環境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可對地下水水位進行動態監測,并獲得動態監測數據,從而更好的掌握地下水的實際情況。在對地下水資源進行實際動態數據監測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含水層以及表水層之間的分析,可從以下幾點進行:第一,通過數學建模將含水層以及表水層監測到的各項數據在模型中記錄。第二,根據不同水層之間的水力獲得動態監測水位數據,從而對地下水動力場進行判斷。第三,通過信息技術在網絡上形成動態監測系統,準確檢測地下水的水位、流向等變化。第四,構建地下水文數據庫,并對當前的水位與以往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第五,根據對比的結果,對地下水位、水量以及存在的污染情況進行判斷和評價,提升對地下水資源的動態監測能力,使對地下水資源的評價更加合理、準確、高效。
3地下水環境影響評估和環保策略
3.1加強對評價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
充足的人力資源建設是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順利實施的基礎保障,評價人員需要明確自身在此項工作當中的主體地位。由于評價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業務技能,對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結果具有直接影響,相關部門需要針對人員的實際情況,定期開展專業的專業素質與技能培養工作,全面提升工作人員對地下水影響評價工作的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水平。與此同時,通過針對此方面評價綜合能力的全面化提升,為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保障,進而提高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整體水平。
3.2提高地下水環境評價工作的綜合性
為了推進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逐步完善,并改進相關的工作體系,工作人員應針對評價過程的實際情況和影響因素,通過建立嚴格的資質審核以及監督管理制度,促使管理部門及時針對評價單位的綜合能力進行評估,從而提升地下水環境評價工作水平,確保此項工作的規范性與有效性。除此之外,應加大對地下水環境評價工作的宣傳力度,促使工作人員樹立責任意識,并通過加強對專業知識以及操作技術的強化學習,提高綜合素質水平以及日常工作效率,為地下水環境評價工作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3.3加大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評估工作的實施力度
為了提升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實施質量,相關部門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逐步完善管理規范以及工作制度。此外,在評價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還應嚴格遵守規定要求實施相關作業。與此同時,有關部門還應針對人員的實際情況和評估的最終結果,開展定期的專業教育培訓活動,并為工作人員提供明確的指導方向,為地下水環境評價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確保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和操作過程的高效性。
3.4加大科研力度,強化水污染環境保護與整治效果
先進的地下水污染處理技術可以提升地下水污染治理水平,保證地下水環境整治效果。為實現這些目標,就需要加大科研力度,更好地應用先進的地下水污染處理技術指導工作。其中,科研機構需要組建專業化工作隊伍,積極地開展地下水污染處理技術研發工作。研發人員既需要吸收與借鑒其他國家先進的地下水污染處理技術經驗,又需要根據本國地下水污染程度、類型等,研發符合本國實際需求的地下水污染處理技術。在研發技術的過程中,研發人員需要注重反思研發行為,總結研發經驗,進而構建科學的研發體系,保證研發工作的有序推進。同時,政府需要保障地下水先進處理技術研發的資金投入。
4結語
時代在發展變化,人類也隨之需要更多的資源,水資源自然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地下水資源關系著人們的生產、生活質量以及人們的身體健康。在信息不斷更迭的當代,我們應該時刻更新自己的信息庫,因此,環境監測必須做到追蹤監測,實時監測。作為業內人士,擁有更多的監測手段,更自由的監測方式,應該利用好這些評估體系,并參考各行業的經驗,認真務實,真心實意的為保護我國的綠水青山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張亞.地下水水質分析及水污染治理措施研究[J].中國高新科技,2020,(22):118-119.
[2]張永海.地下水水質分析及水污染治理措施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0,(05):135.
[3]張紅星.地下水水質分析及水污染治理措施研究[J].環境與發展,2018,(07):84-85.
[4]葛金玲.地下水資源保護現狀及管理路徑[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0,(4):45-46.
1545500783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