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
摘要:攝影測量與遙感在運用中,是借助專業攝影設備來收集指定素材,之后再對這些素材做出處理,以實現理想效果的信息技術,而遙感影像融合就是對所收集到的信息通過處理,以使影像的分辨率、清晰度更好,從而彌補傳統攝影測量與遙感中存在的不足。而影像融合也就是說對指定的兩個影像做出比對,以實現理想化影像的效果。
關鍵詞:遙感技術;攝影測量;實際應用;質量評價方法
前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迭新與持續發展,對攝影測量以及遙感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提高攝影測量與遙感的融合影像的質量管理以及健全和完善融合影像的質量評估方法對于提高圖像精確度、有效性、真實性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一.攝影測量與遙感影像的概念界定
1.攝影測量的概念與特點
攝影測量是應用于測繪的一類技術,是為了測量、描繪地勢地形圖、打造地理模型,同時給各類地理信息系統以及土地資源信息系統發送原始數據。該技術的目的是對幾何定位和影像解譯這兩個內容加以解決。從工作環境來講,主要是在室內進行,具有空間性,不必對測量物體進行實地的接觸,對于地理條件的依賴性極小。從成像的質量上來看,攝影測量能夠直觀的反映客觀物體,同時,在圖像中所攜帶的信息也是極為豐富的。大大方便了工作者對物理信息需求的獲取。從技術的先進性上講,對于運動圖像的成像把握較好,能夠高質量的成像,是傳統方法的一大革新。從技術轉換視角來講,攝影測量的技術范圍寬,效率也極高,同時可以動態的、根據需求定制、生產各類地形圖、數字模型等等。
2.遙感影像的概念與特點
遙感技術,就是在遙遠的距離進行感知探測的技術。其技術原理是利用傳導器獲取物體電磁波輻射量。遙感圖像是對獲取信息的進一步加工處理。使用電腦處置數字圖像。對模擬圖像進行模擬數字化處理;電腦圖像加工要在圖像加工組織中運作。該組織是由硬件(電腦、及各類操作系統組成)和軟件(能夠對數據進行加工的各類軟件)組成。圖像加工主要程序有校正、轉化和分類。
二.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的實際運用及融合現狀分析
1.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的實際運用
現階段,攝影測量在測繪領域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其作為測繪領域的核心技術,具體應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將攝影測量應用于測繪領域中,不僅可以反映待測物體的空間三維特性,還可以反映出其與成像系統之間的映射關系;第二,將攝影測量應用于測繪領域中,還可以快速準確地對眾多圖像里的圖像目標進行配對。除此之外,攝影測量還具有一定的非接觸性。其在對待測物體這一目標進行測繪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不接觸待測物體進行遠程測繪,這樣不僅不會對待測物體的三維結構以及運動狀態造成影響,還可以極大程度的保障測量的準確性。
2.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的融合現狀
攝影測量除了測量的非接觸性以及高精準度等優點以外,還存在著諸多局限性。比如說:航機拍攝之前,需要對航向重疊度以及傾角進行測量,然后再對飛行軌跡進行預置,以此保證其可以在航帶上攝影。然而針對海洋、冰原等特殊地形地貌,攝影測量并無法真正測量出待測目標物體的三維數據。而將遙感技術應用其中,不僅可以通過探測儀器對待測物聽的電磁能量波進行精準捕捉和分辨,還可以通過相關程序對待測物體的物理形態以及化學性質進行分析與處理,其對于總結和歸納物體相互作用的關系以及變化規律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三.攝影測量與遙感影像變化檢測作用分析
1.應用廣泛,前景廣闊
遙感影像技術的視域很寬泛,因而在國民經濟發展的多個領域可以加以應用。今天在我國,遙感影像技術主要用于農業普查、林業監測等第一產業領域,也被政府廣泛的應用于環境監測、災害預警等之中。軍隊也會利用遙感影像技術做出軍事偵測,以及對軍事打擊之后的效果做出鑒定等等??偠灾鋺梅秶鷺O為廣泛。
2.數據處理高效準確
現代遙感影像技術具備與之配套的數據庫,因而,遙感影像探測能完成調查、數據處理、模型建構的一體化操作,改變了傳統的由探測人員對數據進行個體化分析,以及目視,依靠經驗來對遙感影像做變化監測的工作方式。這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對于數據的準確性也有著極大的提高。
四.變化檢測面臨的挑戰
1.理論上的欠缺。
攝影測量與遙感影像變化檢測是需要建立在多學科視角下的,其對復合式理論的運用比較廣泛,但是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數學理論與數學建模對這一變化檢測的支持力度較小,限制了其發展空間,同時,由于技術發展不是很成熟,很多步驟缺乏成熟的經驗去參考,包括對數據的處置以及在變化檢測過程中選用何種方法是合理的等問題。
2.變化檢測方法自身的不足。
變化檢測在邏輯上也存在自身的一些先天性的不足,因為攝影測量與遙感影像變化檢測對遙感衛星圖像的依賴性極高,也就是說,變化檢測是完全的建立在對遙感圖像的分析與比對之上的,這一方式存在致命的缺陷,因而當遙感圖像本身就存在不精確等問題時,會對變化檢測帶來嚴重的誤差,甚至可能導致變化檢測圖像內容完全是錯誤的。
五.融合影像質量評價方法
1.主觀評價方法
從主觀的角度評價,也就是說憑借一線職業閱歷和藝術敏感力做出的評價,這樣的過程與特點近似于經驗評價,更多的需要豐富實踐經驗,在大量實踐和專業基礎的支撐下,來對融合影像的效果做出評價,會體現出諸多良好特點,能夠充分強化評價水平,并且人類眼睛對融合影像的分辨力非常高,然而同時也會體現出諸多不良特點,也就是說倘若在具體的評價過程中,沒能基于現實的層面考慮,也就不可能得到真實的、精準的總結數據,也會導致評價數據與相關標準相背離。在對融合影像質量的具體評價環節中,應該以固有的標準影像為切合點,以建立基礎的評價底線,而技術人員需要對影像進行目測,然后將目測結果與評價底線相比對,就會得出最后評價數據,最后再結合對評價數據的全面分析,來檢測所評價數據與攝影測量數據的切合性。
2.客觀評價方法
如果基于客觀的層面對融合影像的效果進行評價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樣可以定量的評價影像的的處理質量,同時借助對指定數據的參照在確定融合影像的統計量,如此可更精準的得出融合影像的性質。不僅如此,在客觀評價環節中,還必須要給出完善的評價項目,參照這些項目,會測得全面的數據信息,更重要的是還會確定出影像的效果。綜合的角度來說,客觀化的融合影像效果評價,更具規范化,以真實的數據作參照,相對于感性評價更現實。
3.融合影像質量的幾何質量評價
通過對大量理科專業理論的實踐研究總結出,標準影響屬于成品影像的初級階段,也主沒有經歷過程具體的融合,可以真實再現實地區域的具體條件,并且相對于后期的融合影像來說,宏觀上的準度更強。那么對融合影像的幾何功能做出評價的環節中,應該將對評價點進行均衡化處理,還應該確保核心部位不會呈現評價點缺失的問題。評價點可憑主觀感覺進行處理,在如此的條件下,對融合影像埋質檢時,就會很高效的確定出評價點。結合專業的攝影測量標準,確定出標準影像,確定出近二十個均衡化較高的評價點,之后再借助的進行配置,做出融合影像處理,從而得出理想化的影像,由此可見,借助對標準影像和融合影像的判別分析,就可對融合影像的幾何功能做出精準評價。
結束語
在對于空間數據需要越來越大的今天,攝影測量與遙感影像變化在很大程度上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助力。因而,掌握空間數據的處理方法,對變化檢測加以了解和應用,是有重要意義的,當然,受制于技術發展,今天我們的變化檢測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所要經歷的挑戰也會越來越多,因此,重視這種挑戰,從其發展的具體內容出發,探索性的、創造性的為攝影測量與遙感影像變化檢測貢獻更多的視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周文婷,姚茂華.攝影測量與遙感的融合影像質量評價方法[J].數字通信世界,2020(02):212.
[2]王迎春.攝影測量與遙感的融合影像質量評價方法探討[J].地礦測繪,2020,3(1).
[3]李燁.攝影測量與遙感的融合影像質量評價方法探討[J].中國高新區,2018(11):38.
20695005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