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水
摘要:遙感技術,特別是無人機遙感,近年來蓬勃發展,促進了各種科學技術的協同進步。但對于土地復墾,這一特定研究對象的技術要求相對較高。無人機遙感的快速發展融合了自動駕駛技術、遙感技術、數據傳輸技術、GPS定位技術等,增強了監測功能,動態獲取挖掘數據,提高土地復墾有效管理能力。本文詳細分析了土地復墾遙感技術。鑒于土地復墾監測的重要性,詳細討論了遙感技術在土地復墾監測中應用的普遍問題和對策。希望在應用層面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遙感技術;土地復墾監測;應用研究
引言
工業用地的開發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對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土地復墾和生態重建已成為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遙感技術已成為探測受損土地基地、評估復墾工作成效、有效識別和檢索受損土地信息的基礎,并成為了繼續跟蹤復墾土地的實施和管理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1.土地復墾遙感監測的意義
土地復墾是保護耕地、恢復環境的重要技術手段。使用遙感技術促進土地復墾的監測和監督符合土地和資源管理最高級別的設計方向。在國土資源勘查和監管領域,國土資源部高度重視遙感技術的關鍵作用,不斷出臺多項旨在加強遙感技術頂層應用開發的文件。國土資源遙感技術在保護耕地和恢復環境的過程中,復墾技術的應用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利用遙感技術來滿足高水平的土地設計要求。從構建土地復墾監測監管技術體系的角度來看,遠程復墾監測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為提高新形勢下土地復墾綜合監測水平,構建綜合技術監測和監督體系,需要更加重視土地復墾,加強對新建設用地總量的控制,并著眼于對既有建筑用地的有效整理,遙感技術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加強全國土地復墾監測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土地復墾遙感監測技術的應用
作為復墾工程的一部分,正在積極開展對一些以前廢棄的工業用地的遠程監測和評估?;旧喜扇∫韵虏襟E:
其中之一是加強對對象和數據的監控。遙感數據的篩選應結合監測對象的特點。由于工業和山地開墾項目歷史遺留的特殊情況,項目場地面積不同。山區和丘陵地區是該項目的主要地區。該地區地勢不一,地勢破碎散亂類型較多。但填海工程效果明顯的地區,通常氣候條件不理想,多云多雨頻繁,在一定程度上使遙感監測的對象和數據的選擇復雜化。因此,調查和監測的對象是選擇面積較大、集中度好、毗鄰的區域。然后結合監測對象的具體位置、影像的空間分辨率、衛星傳感器參數、云量和采集時間等相關參數和指標進行篩選,主要選擇評價高、資源豐富的衛星傳感圖像作為監測數據的來源。
二是監測方法和指標。在技術路徑上,利用常規遙感影像進行解譯。在圖像預處理方面,嚴格按照對齊校準、大氣和正射校正、圖像配準和裁剪的步驟,然后結合圖像直方圖并應用手動方法提取植被指數,根據植被指數計算植被覆蓋度,選取部分地塊進行土地利用/覆蓋分類,開發計算機程序實現對影像數據的批量處理,大大提高了效率。結合無人機航拍進行實地勘察檢查,相互驗證,檢索更可靠、準確的衛星遙感信息,為年度遙感監測提供一條可行的技術路線,為監測和監督復墾工作提供有效支撐。
3.遙感技術在土地復墾監測應用中的常見問題
首先,尚未開發出長期穩定的監測方法。在復墾監測過程中,目前的監測方法主要是根據實際需要,沒有全面的實時遠程監控。雖然在一些方面開展了積極的勘探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監測方法缺乏長期穩定性。如果看各級復墾部門,可以說遠程監控復墾工程的部門相對較少,但基本上都是采用實時調查的方式,連續性和統籌性嚴重不足。橫向上,仍需深化土地整改部門與相關遙感測繪技術部門的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遙感監測技術在土地復墾中的應用。
其次,要進一步深化土地復墾監測的相關技術研究。得益于我國衛星技術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各行業都在積極開展衛星遙感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并在國家有關部委、部門成立專業技術研究所,對衛星遙感技術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保護耕地和恢復環境的過程中,土地復墾技術的應用具有明顯的意義,但目前土地復墾部門對遙感技術的研究不夠深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衛星遙感技術在我國的實際應用。
三是進一步解決專業技術問題。復墾遠程監測需要更多的技術對接,監測區域、設施和適用數據存在較大差異。不同技術部門的存在也對應不同的技術路線,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遠程監控的復雜性。此外,現有技術體系中還存在一些土地復墾遙感技術難題,如根據受災土地的特點提高中高空間分辨率衛星影像信息提取精度的方法,以及采取措施提高難以突破的圖像處理效率。
4.優化遙感技術在土地復墾中應用效果的措施
一是進一步促進行業間技術交流。根據開墾監測技術要求,深入研究開墾監測技術,使相關技術人員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深入探討規劃監測技術方案,使遙感監測技術在土地復墾中的應用效果更加明顯,資金更加穩定。此外,還需要充分利用共享數據,加強行業間的技術合作。例如,國家測繪局、海洋局、地質調查局的衛星遙感應用非常先進,圖像數據庫也比較大。復墾工作離不開相關技術單位的幫助。加強技術交流和實施數據交流,對遙感技術利用率的不斷提高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
二是結合具體應用優化技術路線,不斷提高監控效率。在監測土地復墾時,確保所選擇的遙感技術路線應該是可行的。不斷進行相關技術研究,不斷優化技術路線,提高技術可行性,應用各種切實可行的方法,實現更高的精度和成本要求,大幅提高圖像數據處理效率,不斷提升土地復墾大數據處理能力。
三是技術手段不斷豐富和多樣化。我國土地復墾監測數據量巨大,監測任務難以用一種技術工具解決。需要采取各種措施來確定項目監測的有效性。對調查核實情況進行分析調查,客觀檢驗監測結果的可靠性。
四是加強成果有效積累,加快成果在具體應用項目中具有應用前景的轉化,進一步提高技術標準的標準化水平。土地復墾遙感監測還應注重科技積累和轉化,總結形成適用于土地復墾的遙感監測技術的數據差異化、區域差異化、技術差異化和行業標準的鮮明特征。安置點指導工作已經開始對土地復墾、土地復墾、土地復墾進行監測和監督。在土地復墾遙感監測領域,應盡快加強和鼓勵有前景的成果積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要加強總結,逐步完善,形成與土地復墾相適應的行業標準,對當地土地復墾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
結語
工業用地的開發不僅有利于經濟發展,同時也對土地資源和環境造成嚴重破壞。本研究對土地復墾遙感技術應用進行了分析,并討論了遙感技術在土地復墾監測中面臨的挑戰和對策。這有利于提高遙感技術在土地復墾監測中的應用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延榮.遙感技術在土地利用動態監測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環境與發展,2018,30(08):95+101.
[2]高占亮.遙感技術在土地復墾監測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技術創新,2018(24):42-43.
[3]陳元鵬,周旭.淺議遙感技術在土地復墾監測中的應用[J].中國土地,2017(07):35-37.
217750078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