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
摘要:我國經濟在飛速發展,市場競爭關系也隨之變得越來越激烈,建筑施工工程中的產品質量也成為了大家爭相關注的內容,產品的質量決定著產品發展的導向和客戶滿意度。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好與壞是影響建筑單位發展前景的重要因素,所以做好產品質量是現階段的首要問題,做好建筑施工工程的質量管理與調控是提升施工單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效途徑。本文主要從建筑施工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和解決方案進行論述。
關鍵詞:建筑施工;工程質量;質量管理;質量控制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是指從事工程項目管理的企業,受工程項目業主方委托,對工程建設全過程或分階段進行專業化管理和服務活動。建設工程項目施工與管理工作是指工作范圍就是為建設項目服務,但是不一定就是在施工現場算是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凡是與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有關的人員都稱為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管理,有間接的、有直接的。
一、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特征
首先,需要控制的因素數量較多。由于工程項目施工周期較長,因此任何一處細小的因素都有可能起到連鎖反應。既有可能是施工現場的氣象、水文、地質等環境因素,也可能是施工現場勘察、設計方案未能和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高度符合、機械設備和材料進場不及時、施工工藝未能達到質量要求等管理因素。若想令施工質量達到相關要求,就需要將各類因素的負面因素降至最低。
其次,質量控制具備較大難度。建筑工程產品和流水線生產的產品不同,建筑工程都是單件產品,生產工藝并不固定,生產環境也會隨著多變的氣候因素出現較大變化,對于工程實體質量有較大影響,標準化施工難度較大。與此同時,建筑工程分部分項工程較多,場內會進駐不同專業的施工團隊,標準化施工難度較高。加之現場施工工序較多,涉及較多人員,很多作業環境相對復雜,無疑令質量控制難度進一步提升。
另外,更重視過程控制。建筑工程很多工序都具有較強的不可逆性,例如各類隱蔽工程,只有覆蓋上道工序,才能過渡至下道工序。而且不同專業的施工團隊進場時機各不相同,涉及各種交接環節,上一道施工質量通常會對下道施工質量產生較大影響,在上道工序覆蓋之后,如果為了查證質量問題,則需要解除隱蔽狀態,這樣往往會額外投入較多人力物力,影響到正常施工工期的推進。因此,建筑工程一定不能抱有僥幸心理,應重視施工過程質量控制,若發現質量問題,應當第一時間整改,同時做好簽證記錄。
最后,終檢工作有較大局限。鑒于建筑工程在竣工之后,無法和其他類型的工業產品,通過終檢方式對產品質量進行檢查,也不能通過拆卸零件的方式,系統檢查混凝土澆筑質量,再重新進行施工。因此,很多建筑工程就算終檢,通常也只能聚焦于表面,但這種方式對于存在的質量隱患,往往無法準確檢測。即使在終檢過程中發現了一些質量問題,推倒重建也是不現實的,只能通過限制使用的方式,避免發生質量事故。
聚焦于質量控制的基本環節,可分成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具體而言,事前質量控制指的是在事前采取的質量控制措施,包括施工質量計劃的編制、明確質量目標和質量管理點、針對性制定施工方案、落實質量責任等,并對無法達到質量目標的各類影響因素進行剖析,制定應急預案,使各類施工風險消于無形。事中質量控制本質上同樣是動態控制方式的一種,貫穿于施工質量形成過程。首先需要約束質量活動,另外需要監督控制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活動,其關鍵需要結合施工要求,制定并堅持質量標準,針對施工質量、工序質量和質量控制點進行集中控制。事后質量控制在工程上也有質量把關的別稱,本質上針對的是各類未通過驗收的產品或工序,使其無法正常過渡到下道工序或流入市場。事后控制工作包含評價質量活動結果,以及各類糾偏工作,旨在找到施工過程的各項缺陷,針對性進行改進。需要注意的是,三個環節本質上屬于管理工作的具體化,工作之間并沒有嚴格的限制。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建立良好的施工管理體系
從各種建筑工程的施工實踐可以看出,良好的施工管理體系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關鍵所在,它是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保障之一。但是,目前很多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中,由于管理人員的素質有限,或者是他們的管理水平還達不到要求,所以根本就無法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建筑施工管理體系。往往是受限于管理人員本身的能力與素質,導致整個建筑工程的管理體系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難以從根本上來發揮它應有的作用[1]。因此,具體的建筑施工中,重復作業、施工管理力度不夠也是時常發生,嚴重影響了整個建筑工程管理質量與水平的提高,建筑現場施工的操作型工序產品一般均具有勞動密集的特性,投入勞動力眾多,故難以對每個操作人員實現有效控制。在工程實踐中,由于個別操作人員違規操作所引起的質量問題是屢見不鮮的[2]。
例如,某建筑工程中,因工人擅自在三樓某單元客廳及房間內拆模造成了客廳頂板的裂縫,然而在后續的施工中又未予以發現并處理。最后,住宅交付使用后裂縫依舊存在,在住戶裝修時被發現并被曝光,這一事件給承包商及監理單位聲譽帶來較壞影響,承包商對于質量問題的后期處理所花的代價也更大。因此,怎樣實現對操作人員全面有效控制對于監理單位及承包商均為一個至關重要的難題。
(二)未明確管理模式
施工工序活動質量控制過程中,投入物料的面廣量大,對物料的因素較難實現全面控制。實踐工作中,監理工程師經常感到工業化的設備及批量產品質量離散性小,往往通過產品書面檢驗及試驗測試產品質量即可得到評判及控制。但多數操作型工序所用地方材料,如砂、石、磚等的質量離散性較大,加之材料往往隨時進場,如何實現對于材料的實時、全面、有效的控制也是一個困難的課題。
由于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目前,很多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并沒有采用先進的現代化與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而僅僅是停留在過去那一套陳舊的管理體系中,各種管理方式與手段還比較落后,有時就連基本的信息傳遞都難以完成,這樣就導致施工過程中的信息交流的不通暢,所以就嚴重阻礙了整個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3]。同時,受制于管理模式的落后,施工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地解決,以至于整個施工過程出現嚴重的混亂局面,為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問題的解決方案
(一)健全技術管理和責任制度
只有明確規范領導、施工技術、預結算等有關人員的責任、權利和義務,才能規范各級工程管理人員在設計變更和工程洽商中的管理行為,提高其履行職責的積極性。工程是根本,所有的變更與洽商的目的在于使工程高標準高質量的完成,所以技術員在施工全過程中對于施工現場的控制和施工情況的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加強現場管理,并善于發現常見變更的部位是現代建筑工程對技術員新的要求[4]。應針對項目特點、施工現場環境、施工方法、勞動力組織、作業使用的機械、動力設備、變配電設施、架設工具以及各項安全防護設施等制定確保安全施工、保護環境,防止工傷事故和施工方案制定及施工技術手段的采用,必須要考慮施工組織的現場管理和責任制度[5]。
(二)加強管理者培訓
一個企業里面對于施工過程中管理者的考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管理者的專業水平不夠的話,在整個施工現場也很難說服大眾,同時也沒有起到至關重要的效果,浪費了對于人才引進的投資成本。所以企業應該注重對于優秀建筑人才的引入,建立良好的聘用制度,讓優秀管理人才愿意將自己的真才實學奉獻給公司,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對于管理人員也應定期組織相應的培訓,參加企業的升級等級考試,不斷深化自己的管理水平。績效考核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標,公司應該制定好嚴格的指標,讓管理者的工作職責有明確的對照,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6]。
結束語:建筑工程質量和工程本身耐久性、適用性息息相關,而且關乎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保證工程質量達到要求,提高工程的經濟效益,相關人員應格外重視質量管理工作,以及當前存在的各類問題,在健全技術管理和責任制度的同時,強化管理者的培訓,從而實現建筑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晨. 房屋建筑現場施工技術質量管理的分析思路[J]. 裝備維修技術, 2021(20):1.
[2] 劉超.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措施及關鍵思路分析[J]. 城市建筑, 2019(12).
[3] 盧建利.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措施關鍵思路分析[J]. 建筑與裝飾, 2019, 000(006):120-120.
[4] 劉鋒. 房屋建筑現場施工技術質量管理的分析思路[J]. 門窗, 2020(4):2.
[5] 咎兵奇. 論建筑施工中質量管理的作用核心思路分析[J]. 居舍, 2019, 000(2019年23期):P.131-131.
[6] 孫鵬.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措施關鍵思路分析[J]. 湖北農機化, 2020, No.242(05):32-33.
1098501186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