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烽
摘要:我國為綠化、美化城市環境、改善人們生活質量,持續加大了對城市綠化財力、物力及人力的投入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就目前園林綠化植物種植與養護管理工作而言,還有著很多不足與缺陷。還要不斷提高對種植管護工作的認識,加大資金投入,提高植物種植與養護管理水平,從而全面提升城市園林綠化質量,為市民提供良好城市生活環境。
關鍵詞:園林綠化; 植物種植; 大樹移植;養護管理;
引言
綠色植物產業具有很大的潛力,綠化栽培作為農業產業化調整的主要方向,在我國已成為一個朝陽產業。城市綠化管理是現代城市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可使城市居民在美觀舒適的環境下生活,又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狀況,還能滿足城市居民對美的追求等。綠化栽培管理是園林綠化施工的重要內容。必須轉變觀念,充分利用現有的土地資源,調整栽植結構,大力培植綠色植物產業,重視綠化栽培在園林中的運用。
一、園林綠化植物種植與養護管理原則
1.1 創新設計理念,嚴格技術標準
園林工作者要充分了解不同植物的功能、性質,以鄉土樹種為主,通過對喬木、灌木、草本、地被等的合理優化與配置,形成貼近自然的園林藝術景觀是打造地方特色園林的要點。在種養過程中應嚴格制定并執行操作規范與技術標準,為園林綠化植物的健康生長提供保障,充分發揮出綠化城市環境的作用,進一步提升城市園林綠化工程質量。
1.2 肥力配置,合理灌溉
園林綠化植物生長過程中,對水肥的要求很高,掌握好不同植物的生長規律與需求,合理進行水分和肥力的補充。對一些開花品種,適時適量施肥能夠控制花期,達到理想的景觀效果。合理灌溉則要考慮園林綠化植物生長特性、土壤水分變化等情況,結合當地近期氣候變化等因素區別對待,保證灌溉效果節約用水。
1.3 種植與養護機械化
在園林綠化植物種植與養護各施工環節實現機械化,比如起苗機、自動噴灌機、割草機、綠籬修剪機等,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實現施工效率的提升,還能最大限度減少園林綠化植物養護成本。
1.4 園林綠化栽植原則
園林綠化栽植原則分為2條:一是了解植物生長特性。避免因為環境因素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尤其是反季節植物的種植,一定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二是種植植物一定要適時適地。園林綠化種植時按照不同環境選擇不同植物,因地制宜。按照不同地區的氣候和地理位置選擇合適的植物才能呈現出美觀的園林綠化效果,要科學合理種植,盡可能減少損失。
二、植物配置原則
園林植物配置是在栽植地上對不同樹木按一定方式進行的種植,包括樹種搭配、排列方式及間距的選擇。
2.1 滿足植物的生態要求
植物對光的要求:大部分園林植物喜歡生長在光線充足的地方,尤其是觀花植物,如梔子花種植在蔭蔽處可以生長且枝繁葉茂,但開花量減少,觀賞效果差。園林綠化中有些蔭蔽處如建筑物背面、樹蔭下等,應選擇對光線要求不嚴的耐陰植物。耐陰植物中小喬木有竹柏、雞爪槭、山茶等,灌木有杜鵑、八仙花、白鵑梅、珍珠梅等,地被植物有蕨類、玉簪、蘭花、秋海棠、沿階草等。
植物對土壤的要求:在進行園林植物配置時,一般多采用喬、灌、草多層結合,使其根系分布在土壤的不同深度,或同種樹木配置時考慮株行距,以減弱植物根系的競爭,為不同園林植物的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
2.2 協調植物間關系
植物自身美:植物造景就是應用喬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來創造景觀,充分發揮植物本身形體、線條、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麗動人的畫面,供人們欣賞。
園林空間:利用植物的葉從疏密度和分枝高度影響空間的閉合感;利用落葉樹隨季節發葉和落葉的變化,形成空間的閉合和開敞效果;利用常綠樹形成常年穩定的閉合效果。
植物外形:選擇具有不同外形的植物,構成不同空間和形成各種氛圍。植物的形狀極為豐富,有尖塔形、圓錐形、圓柱形、傘形、圓球形、垂枝形、匍匐形、藤本等。利用植物不同外形,采取不同配置方式,形成莊嚴、肅穆的氣氛,或形成活躍的氛圍。
多彩顏色:植物的花、果、葉、枝、樹皮是植物色彩的源泉,花色和果色有季節性,持續時間短,只能作為點綴,不能作為基本的設計要素來考慮。設計與管理時,這些要充分考慮進去。
2.3 植物配置與景點相協調
在運用植物造景時應充分體現整個園林設計的意圖,與建筑、山石、水體、園路進行搭配時更應考慮到其協調性。
植物配置與建筑物相協調:建筑物是硬質沒有生命力的,需要植物襯托、軟化其生硬的輪廓,從而使建筑物因植物的季相變化和樹體的變化而產生活力。
高大的建筑物,一般較莊重,視野寬闊,宜選擇樹體高大、樹冠開闊的樹種,如南洋杉。體形小的建筑物小巧玲瓏、體態輕盈,選用姿態雅致,色彩較艷或具芳香的樹種。
植物配置與水體協調:在水邊配置時宜突出水邊的寧靜效果,創造更為幽靜、含蓄的氣氛。選擇植物要滿足生態要求,應選擇耐水濕的種類;樹木形體的選擇以線條柔和樹形為宜,如枝形、圓球形等;植物色彩的選擇應突出水邊周圍寧靜的氣氛,以綠色為主,色彩不宜太豐富,將花灌木點綴其中。
植物配置與園路相協調:園路一般起著組織交通、導游路線、連接觀賞點的作用。園路兩邊的植物可以強化園路的作用,或方向感增強,或幽深,或邊走邊賞。
2.4 變化協調統一
園林植物配置既要豐富多彩,又要防止雜亂無章,設計中應遵循先面后點、先主后賓、先高后低、內外結合的原則。
2.5 植物配置體現城市文化特征
植物配置,應體現出不同性質城市的特點和要求。按照季節進行配置能夠有效調整園林景觀呈現效果。植物配置中,根據不同季節所需效果可以改變植物配置,能夠讓人更身臨其境,增加審美感覺,更突出了園林景觀的特色。
三、大樹移植技術在園林綠化工程中的應用
基于大樹移植技術的重要作用,需要加強該技術在園林綠化工程中的應用。同時要注重影響大樹成活率的因素,對大樹植株進行適當保護,以提升大樹的成活率。
3.1做好大樹移植之前的準備工作
第一,做好相關資料的準備。在大樹移植之前,應當要做好相關資料的準備,做好移植之前的調查。如:根據大樹的生物學及生態學特性,對大樹本身的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包括其種類、樹齡、冠幅、發枝能力、根系情況、苗木生長環境、施工條件等,為后續的工作做好準備。
第二,合理選擇移栽樹種。適合移植的樹種較多,在選擇之前需要合理選擇移栽的樹種,除了第一點提到的對大樹的情況進行分析之外,還要對移栽地點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包括氣溫條件、光照條件、土壤水分等,對所有影響因素進行考察之后進行綜合考慮,以便合理選擇移栽的植株。
第三,樹種的規劃及定植穴挖掘。在大樹進行移植之前,應當要對植株進行定點,繪制具體的規劃圖。對定植穴的直徑、開挖深度等進行合理的規劃,保證滿足大樹移植的需求。將土層分開,并清除土中的雜質。
3.2大樹移植的技術要點分析
第一,大樹根部處理。對于大樹的根部,需要用泥漿加水加鈣鎂磷肥、生根粉藥液來進行處理,將根系用泥漿水進行全部黏附,保留根系的原始狀態,適當保留一部分原土,這樣能夠提升大樹存活率。
第二,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大樹移植成活率提升的關鍵環節之一,大樹對土壤結構、養分含量等都有著一定的需求,因此在大樹移植施工之前要對不適宜的土壤進行改良。通常可以通過物理改良、化學改良以及水質改良等不同的方法,讓土壤的肥力、微量元素、有機物等更加符合大樹的生長習性和需求。同時要考慮到土壤本身的透氣性、排水性等,將以上性能良好的土壤作為大樹移植的定植土。
第三,栽植技術處理。大樹移植的初期最忌諱的就是大樹放置的時間過長,所以要隨時挖出、隨時打包、隨時運輸、隨時栽培。在大樹移植之前要做好修剪工作,根據實際情況對大樹的根系、枝葉等進行適當修剪,保證地上以及地下部分之間的平衡。如:落葉樹冠在保證其基本樹形的基礎上進行重新修剪,通常剪掉全部枝葉的30%-50%。當修剪工作完成后,還需要進行消毒處理,在鋸口處用波爾多液、丙環唑等來對大樹的傷口進行消毒殺菌處理,有效減少水分的蒸發并加快傷口的愈合。消毒工作完成后就可以進行挖樹,保護根系的土球直徑要比冠徑的25%-30%更大一些,并用草繩進行包扎保護。同時,要一定的保濕保溫性能較好的包裹物來對樹干、粗壯分枝進行包裹,減少水分的蒸騰,達到保濕保溫的作用。
3.3大樹移植后的養護管理
第一,做好樹木的支撐工作。當大樹移植完成后,需要進行支撐固定綁扎工作,這樣能夠防止大樹歪斜傾倒。通常用三角樁、井字四角撐等方式來進行固定。
第二,做好水分的控制工作。新移植的大樹吸水功能較弱,因此,要在第一次澆透水后間隔兩三天進行第二遍、第三遍澆水,根據天氣和土壤等情況謹慎澆水。對于枝葉部分,需要及時噴水保濕,可以利用高壓水槍噴霧來將抗蒸騰劑噴灑,保持枝葉的水分。
四、提高園林綠化植物養護技術的措施
4.1貫徹園林設計理念,促進工作人員提高保護植物的意識
作為園林工作者,必須要對園林設計思路和理念進行了解與掌握,這樣才能從整體上提高園林建設的質量。將園林規劃與植物養護工作之間相互促進的價值進行充分發揮,促進園林工作人員素質的全面提升。園林工作者要認識到自身工作的價值所在,全面了解植物養護工作的開展在生態保護層面、教育層面、減災層面的重要價值,調動園林工作者的工作熱情,使其能夠為園林綠化事業貢獻更多的力量。
4.2促進養護工作流程的完善性以及工作的規范性
針對園林綠化植物進行日常養護的過程中,要對施肥、灌溉、修剪等工作的細節給予足夠的重視。根據具體情況,同時按照工作程序及原則來開展工作,確保園林養護工作能夠得到有序開展,減少盲目養護工作的開展。相關部門對于日常養護工作的開展要制定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對各項工作的執行與落實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督與管理。為苗木的健康生長以及園林的美觀提供保障,促進園林植物效益的不斷提升。
4.3將病蟲害的防治管理工作作為重點工作來抓
綠化植物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同時又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在防治病蟲害的過程中,要以預防為主,堅持綜合防治的原則。詳細分析各個季節出現病蟲害問題的特點,對病蟲害的發生進行總結與掌握,安排專人負責預測、預報病蟲害的工作。結合藥物的特點來進行藥物防治,避免出現病蟲害的大面積發生,將病蟲害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4.4安排專人來負責巡查、維護與看管工作
針對園林綠化植物來實施養護工作,這項工作的開展需要很長的時間,工作人員要對綠化植物定時進行巡查、看管,以了解其生長相關的各方面情況。工作人員在巡查過程中,要對病蟲害、傷殘枝、干枯枝等各個方面進行仔細的巡查,一旦發現問題,就要給予及時的處理,提高園林養護工作的效率。
結束語: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過程中,城市環境建設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為了滿足現代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我國大力發展園林綠化事業。國內各個城市都在積極開展城市綠化工程建設。做好綠化植物的種植和養護工作,是園林建設效益不斷提升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張偉.園林綠化植物種植與養護管理技術分析[J].種子科技,2015
[2]徐傳霞. 園林綠化工程中大樹移植技術及養護管理[J]. 建材與裝飾,2018
[3]劉清和. 園林綠化工程大樹移植施工技術研究[J]. 綠色科技,2015
[4]陳鵬建.園林綠化植物種植與養護技術管理解析[J].現代園藝,2019
[5]張華.園林綠化工程中植物種植的施工管理措施分析[J].居舍,2016
3994501908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