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波 鄭庭 牟小飛 宋尚鑫 吳沖原

摘要:在經濟的推動之下,建筑行業迅速興起,工程規模、工程數目日益增多,地基穩定性至關重要。我國的地形地貌復雜,在巖土工程施工時,要依據巖土工程勘察的內容、科學的實驗復雜地質條件下巖土工程勘察的方法,以便巖土工程順利施工。
關鍵詞:復雜地質;巖土工程勘察;方法研究
尤其是在當下,高層建筑物逐步增多,技術人員要結合巖土工程勘察的實際內容,進行建筑工程的施工調整,降低施工可能存在的危險事件。這就要求結合施工實際需要進行巖土工程勘察,并盡可能的掌握精準的勘察技術,以便為巖土工程施工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撐及提高實際的使用價值。
1復雜地質條件
巖土工程勘察根據場地復雜程度,可分為三個場地等級,分別為一級場地、二級場地、三級場地。三級場地也稱簡單場地,泛指地形地貌簡單、地質環境基本未受破壞、不良地質作用不發育、地下水對工程無影響、抗震設防烈度等于或小于6度、對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二級場地也稱中等復雜場地,泛指地形地貌較復雜、地質環境已經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壞、不良地質作用一般發育、基礎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對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該類場地存在一定的地質條件變化,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下水的影響;一級場地也稱復雜場地,泛指地形地貌復雜、地質環境已經或可能受到強烈破壞、不良地質作用強烈發育、對建筑抗震危險的地段、有影響工程的多層地下水、巖溶裂隙水或其他水文地質條件復雜,需專門研究的場地。
根據地基的復雜程度,可分為三個地基等級,分別為一級地基、二級地基、三級地基。三級地基也稱簡單地基,泛指巖土種類單一、均勻、性質變化不大,無特殊性巖土的地基;二級地基也稱中等復雜地基,泛指巖土種類較多、不均勻、性質變化較大,存在除嚴重濕陷、膨脹、鹽脹、污染的特殊性巖土以外特殊性巖土的地基;一級地基也稱復雜地基,泛指巖土種類多,很不均勻,性質變化大,需特珠處理,嚴重濕陷、膨脹、鹽脹、污染的特殊性巖土,以及其他情況復雜,需作專門處理的巖土。
針對巖土工程勘察而言,復雜地質條件指地形地貌復雜、不良地質作用強烈發育、地質環境已經或可能受到強烈破壞、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工程地質復雜、對建筑抗震危險的地段。在針對復雜地質條件下巖土工程勘察時,技術人員要按照標準進行調整勘察方案存在的不足之處,并結合現代化信息管理軟件,保證勘察信息在傳輸和接收過程中準確無誤,建立有效的數據管理模式,強化人員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好地推動復雜地質條件下巖土工程勘察工作順利開展。在大型的工程操作時,需要確保鉆機人員和勘察人員有機配合,有效地提高巖土工程勘察的工作效率。
2巖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復雜地質條件下巖土工程勘察的目的主要是查明復雜場地周邊區域及場地區域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等地質環境條件,分析場地及地基存在的地質問題,并對建筑場地作相應的地質環境條件評價,為整個工程提供必要的參數及建議。在進行巖土工程勘察時,對場地區域的地形地貌進行調查研究,記錄相關數據進而進行仔細分析,還要考慮到施工區域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地質構造、地質災害等地質環境條件的變化情況,這樣能夠為工程施工提供參考依據。尤其是在城鎮化的推動之下,工程建設項目日益增多,對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的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的。在復雜地質條件下要對各類地質信息內容進行全面掌握,重視巖土工程勘察在復雜地質條件下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設計過程中采用不同地基處理方法,施工過程中加大施工處理,減少對地下水的破壞及巖土擾動,提升工程質量。加大施工前期以及施工過程的巖土工程勘察,能幫助技術人員獲得更加詳細的地質信息以及施工方案,及時的解決在勘察及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其符合市場的發展規律,制定強有力的措施,保障巖土工程施工的安全性【1】。
3復雜地質條件下巖土工程勘察方法
3.1使用先進的勘察設備
在現有的地質條件、巖土工程勘察時我們要結合先進的勘察設備,從根本上提高數據的精準性,可以使用加密特點技術,進行勘察設備系統的升級。為了強化我國巖土勘察技術的應用,要積極的和其他的先進國家進行交流學習,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加大研發資金的投入,盡快的研發出符合我國地質環境特點的勘察設備。一方面,要及時的收集巖土工程勘察的資料信息,實際上進行數據采集過程中,技術人員要對施工區域的地質環境條件進行研究,做好數據信息的研究和記錄,提高勘察數據的精準性。另一方面,在巖土工程勘察過程中可以采用克里格法對巖土工程進行分析評價,結合多道瞬態面波勘察技術進行地基承載力的確定,結合回歸分析法整理巖土工程勘察資料【2】。
3.2 實現體系監管
在進行巖土工程勘察工作實施過程中,為了更好地保障施工質量與安全。在復雜地質條件下,需要對建筑場地地基進行適當的處理后再施工。在監督管理過程中,首先需要建立科學有效的監督管理體制,對勘察工作的細節進行全方位的把控,并對結果進行反復檢查和論證,從而結合工程施工區地質環境條件特點,選擇更為合適的勘察技術。值得注意的是,還需要做好勘察方案的審查,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操作。在施工時還需要對勘察隊伍進行建設,使相關的操作人員可以輕松自如地應對勘察工作,準確分析和歸納勘察數據的內容,加大勘察隊伍的繼續教育,保證工作順利進行【3】。
3.3培訓技術人員
在巖土工程勘察過程中,要結合我國巖土工程發展現狀,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訓體系。尤其是對于巖土工程而言,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勘察質量有著緊密的聯系,我們要加大技術人員的教育和培養,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在根本上提高人員的實踐技能,確保每位勘察人員都能與時俱進,熟練掌握各種勘察技術,成為專業型的技術人才。在實際勘察及施工過程中,我們需要對巖土工程勘察資料精準掌握,分析具體的參數,對無效信息進行剔除,提高資料的使用效率,有效地保證數據記錄以及匯總的準確性和規范性【4】。
3.4強化巖土工程勘察技術的應用
一是工程地質測繪和調查,該方法作為巖土工程勘察工作前期使用的一種查明較大范圍內主要地質環境條件的方法,主要查明當地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工程地質、水文地質、人類工程活動以及周邊建筑物可能會產生影響的要素。測繪范圍及調查范圍以解決實際工程為前提,調查前,需要收集當地區域地質、人文地理、氣象、水文等研究資料,在充分分析資料的基礎上按穿越法、追索法等調查方法對測區范圍進行調查,進而根據實際情況編制勘察綱要。
二是巖土工程勘探與取樣,勘探主要包括鉆探、槽探、井探、物探等,是以工程地質測繪和調查為前提,進一步查明場地及周邊區域地基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等。選擇勘探方法時應綜合考慮勘察目的、場地區巖土特征等,針對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巖土工程勘察,應以物探為先導,結合鉆探、槽探、井探、觸探等多種勘探方法,分析復雜場地及復雜地基地質環境條件。為了測定巖土參數,勘探時應針對不同巖土進行取樣。
三是原位測試技術,該技術方法包括靜力觸探、動力觸探、載荷試驗(圖一)、標準貫入試驗、十字板剪切試驗、旁壓試驗(圖二)、扁鏟試驗、波速試驗、現場直剪試驗等多種方法。針對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巖土工程勘察,應結合多種方式進行原位測試,得到可靠的力學指標。
四是室內試驗,該方法主要是測定現場不能直接獲得的巖土物理力學參數,如土粒比重、顆粒成分、容重、壓縮模量、壓縮系數等。
結語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巖土工程勘察工作越來越便利。在復雜地質條件以下,強化巖土工程勘察工作,能及時解決施工過程中存在的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問題,形成有效的發展、改革、反饋等良性機制,使得巖土工程勘察工作更具精準性。現階段在進行巖土工程勘察時,要結合現有的技術發展現狀,在節約成本的同時,提高經濟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巖土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 許一鵬,李陽,吳坤. 復雜地質條件下巖土工程勘察設計方案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屬,2020(3):255-256.
[2] 廖亞楠. 復雜地質條件下巖土工程勘察設計與施工的質量控制因素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屬,2020(11):159-160.
[3] 楊宗宇. 復雜地質條件下巖土工程勘察設計與施工的質量控制因素分析[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1(18):1050.
[4] 尹永川. 復雜地質條件下巖土工程勘察實踐探討[J]. 工程質量,2021,39(8):89-92.
[5] 李志華. 復雜地形地質條件下的巖土工程勘察思路構架實踐[J]. 磚瓦世界,2021(6):273-274.
102650118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