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紅宣 何潤楠
(大連市少年兒童圖書館,遼寧 大連116011)
“創客”(Maker)最早起源美國,一般是指不以盈利為目的,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并樂于分享的人。創客以創新為核心理念,熱衷于創意、設計、制造,有意愿、活力、熱情和能力為自己同時也為全人類去創建一種更美好的生活[1]。創客空間(makerspace,hackerspace,backspace,或hack?lab)指代任意形式的,將人們聚集起來、創造并分享關于創造想法的創意空間。在這些空間里,通常配備工具和資源,允許用戶動手實踐[2]。創客空間是一個開放交流的創意制作室、工作室、機械加工室,藝術家、設計師、軟硬件高手、學生等任何人都有機會提出他們的創意想法[3]。創客空間為創新創意的想法提供了可實踐的空間平臺和展示平臺。
隨著“雙創”時代的到來,創客文化迅猛發展,打造創客空間、培育創客文化、開展創客教育在我國如火如荼地展開,高校、中小學校、公共圖書館等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紛紛加入了打造創客空間的大軍。少兒圖書館在開展少年兒童創客教育方面也正處于初級探索階段。少數少兒圖書館已率先打造出創客空間,開展少兒創客活動,進一步激發了少年兒童熱愛科學的興趣,培養了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了科學素養。如深圳少年兒童圖書館的“科創閱覽區”、廣州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的“小小創客快樂營”、杭州少年兒童圖書館的“少年創客系列”、南寧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的“小瓦特科普實驗室”,均先后開展了少兒編程、機器人教育、3D打印技術、VR、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少兒創客活動。筆者以大連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少圖創客空間”為例,通過對該項目的深入描述和分析,展現少兒圖書館在創客空間建設上的探索與嘗試。
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到了“創客”一詞。國務院辦公廳頒發《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標志著“創客”在中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4]。在中國全面進入創客新時代背景下,圖書館人深刻地意識到創客是新的發展趨勢,創客的創新思想很適合對孩子的培養。2016年11月14日—19日,國家圖書館舉辦了“開啟未來新形態·圖書館創客研習營”培訓活動。在這次培訓活動中,我們對“創客”有了進一步了解,對創客空間——圖書館里的創造力有了新的整法。學習結束后,我們對創客空間進行了認真調研,結合大連市少兒圖書館的具體情況,制定了詳細的創客空間可行性分析報告。經過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后,于2017年1月1日成立創客活動體驗區,推出了品牌閱讀推廣活動——少圖創客空間。
少兒圖書館由于服務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服務內容和形式更加專業化和系統化。在少兒圖書館打造創客空間,使得未成年人在活動中探索知識、激發興趣、提高能力,在體驗過程中形成一種創新、交流、分享的文化理念。《公共圖書館法》規定,公共圖書館不僅要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提供文獻查詢、借閱等服務,還應開展面向少年兒童的閱讀指導和社會教育活動[5]。大連市少兒圖書館切實履行社會教育職能,將創客精神與教育相結合,打造集創新教育、體驗教育、項目學習等思想為一體的創客空間。并在創客空間的平臺下,以STEAM教育為載體,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動手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少兒圖書館設立創客空間,開展創客教育閱讀推廣活動,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動手制造為核心,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公共圖書館逐步成為中小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第二課堂。2015年9月1日,教育部在《關于“十三五”期間全面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中提出了“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推進‘眾創空間’建設,探索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4]。以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為主的STEAM教育,注重將學科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逐漸受到創客教育的歡迎,與創客教育相互融合。從表1可以看出,大連市少兒圖書館針對青少年兒童舉辦的創客系列活動,將STEAM課程內容不斷融入到創客教育中。
作為獨立建制的少兒圖書館,大連市少兒圖書館主要服務對象為3-18周歲的未成年人。因而,少圖創客空間所開設的課程主要針對青少年兒童。相較于其他閱讀推廣活動和社會教育活動,創客教育活動對于孩子理解能力、動手能力以及表達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據1表所示,少圖創客空間的服務對象主要為7周歲以上的少年兒童。

表1 大連市少兒圖書館創客空間系列活動情況
3.1.1 多管齊下,提供均等化服務
提供普遍均等服務是現代公共圖書館的重要理念。以該理念為指導,少圖創客空間多管齊下,充分發揮大連市少兒圖書資源全域共享體系的優勢,將創新創意的理念送到每一個孩子身邊,充分體現了普遍均等的原則。一方面,少圖創客空間的系列活動被列為大連市少兒圖書館常規活動之一,納入“彩虹橋”陣地活動。在活動報名方式上,統一采用圖創報名系統,讀者通過微信公眾號了解報名時間,在線進行報名,充分體現了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為所有讀者提供普遍均等服務。另一方面,進一步發揮大連市少兒圖書館資源全域共享體系的引領作用,將服務觸角延伸到全市城鄉各中小學校,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最優化。2018年開展首屆創客校園行——無人機進校園觀摩大賽活動,讓偏遠農村地區的孩子們認識了無人機,讓孩子們有了創新創意的概念,享受到了“普遍均等”的閱讀資源。
3.1.2 以人為本,課程設計多元立體
少圖創客空間在活動內容設計方面以大連地區未成年人普遍化和個性化需求為出發點,課程設計多元立體——可看、可聽、可玩、可實踐、名師指點、親子體驗,讓更多的讀者主動參與到活動當中來。在活動策劃過程中,一方面遵循少年兒童的心理發展特征和心理發展的階段性要求,堅持量力而行原則,在不同階段開展不同教育活動;另一方面,依據創客空間用戶行為的挖掘分析,按需求層次將主要服務內容分為技術性活動和非技術性活動。技術性活動包括3D打印技術、無人機技術以及Microbit編程等活動;非技術性活動以手工活動為主,包括卡紙、立體拼插、沙畫、超輕黏土、制作飾品賀卡等。創客教育活動涵蓋范圍廣,涉及領域多,可拓展的相關活動紛繁復雜。3.1.3“圖書館+”模式,打破建設困境對于公共圖書館而言,獨立開展創客教育和創客活動,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困難,比如缺乏專業師資、缺乏專項資金、活動設置與活動內容不成體系等一系列現實問題,因此依靠創客群體、社會組織或個人的積極參與,采取“圖書館+”合作模式就成了公共圖書館開展創客活動的主要模式。少圖創客空間所開展的一系列創客教育活動均與大連云工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啟銘星藝術培訓學校等社會組織展開合作,依托這些社會組織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培訓經驗,由圖書館提供創客教育活動的場地、設備以及材料,社會組織提供創客培訓師資、設計課程內容體系,雙方共同完成對少年兒童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訓。
3.2.1 缺乏專項資金
創客空間的打造離不開專項資金的支持,充足的資金不僅是專業設備的支撐,還是專業人員的保障。缺乏專項資金是目前制約大連少兒圖書館創客教育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設備采購、人員招聘等受到主管單位的限制,各種審批程序復雜,資金使用管控嚴格,創客空間建設的各項環節受到制約,創客教育活動所需要的資金支持需要從其他活動經費中“擠出來”。
3.2.2 活動主體年齡層次單一
《公共圖書館宣言》將“提供個人創造力發展的機會”“激發兒童和青年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列入公共圖書館的主要使命。由于不同年齡段讀者接受知識的能力、思考問題的方式和動手操作的水平有所不同,根據各年齡段特征,定位、設置創客活動內容有利于激發讀者想象力和興趣,便于對讀者進行個性化指導。但由于本館受到空間設施、專項資金及專業師資隊伍限制,少圖創客空間活動目前僅針對7歲左右讀者,缺少適合3-6歲兒童的科普活動以及適合初、高中學生的更深層次的創客活動。
3.2.3 缺乏專業人才
創客教育在公共圖書館領域屬于“新鮮事物”。專業的教師隊伍是創客教育發展的重要保障。就我國公共圖書館創客教育發展的現狀來看,建設專業的創客教師團隊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創客教育活動融入科學、藝術、數學、物理、化學等多學科知識,這對創客教師的綜合能力和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少圖創客空間開展的絕大多數活動所需要的教師資源均來自社會組織和外聘教師,館內缺乏能夠從事創客教育的館員,提升館員的綜合能力和專業素養,成為創客空間建設的重中之重。
就少兒圖書館而言,憑借自身的力量發展創客教育活動,不論從資金上還是從技術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因此,要想更好地開展創客空間服務,需要拓寬合作渠道,爭取與政府部門、教育部門以及社會教育機構通力合作,實現共建共享。一方面少兒圖書館可以向上級部門申請創客空間專項資金,用來采購專業的設備和耗材,聘請專業的師資,以保障創客空間的基礎建設。另一方面要爭取與中小學校、大學等教育部門合作。有些中小學校已經將創客教育作為日常課程融入教學體系內,而很多大學已經建設有完善的創客產業孵化園,與教育部門合作,能夠為創客教育提供更多技術性的保障。與此同時,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創客教育培訓機構涌現出來,各種創客課程紛繁多樣,許多教育機構都有專業的設備、系統的課程體系、完整的活動設計以及專業的師資團隊,因此篩選一些優質的社會教育機構與之合作,共同在圖書館內開展創客活動,既可緩解技術上的尷尬,又能補充專業的師資隊伍。比如深圳市少兒圖書館與機器人教育品牌樂博士合作,開展機器人公開課,包括S3機器人項目、VEXIQ搭建項目等系列創客活動,既豐富了館內課程體系,又有了專業的教師隊伍。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圖書館、中小學校、高校以及教育機構等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均已開展了種類繁多、類型豐富的創客活動。少兒圖書館打造創客空間開展創客活動,其所承擔的不僅僅是創客教育的職能,更肩負著閱讀推廣的使命。因此,在開展創客活動時,一方面要充分借鑒其他圖書館、中小學校等比較成熟的創客活動,在此基礎上結合館內實際,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開展適合各年齡層少年兒童的創客活動。將活動主體年齡層次向縱向延伸,開展更多適合初、高中學生的創客活動,成立課外創客興趣小組,邀請高校專家對其進行指導,并提供參與國內外創客活動大賽的機會;另一方面要加強與社會組織的合作,遴選優質社會組織,共同合作開展活動,豐富活動種類。此外,還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自媒體,打造線上創客品牌活動。建立線上虛擬空間,通過微課、微視頻、微講座等方式,開展線上創客品牌活動。創客教育活動可開拓的空間非常大,如依托可穿戴技術、智能機器人、虛擬技術、陶藝等,都是可以進一步開發出新穎別致的創客教育活動。廈門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的開心農場活動、杭州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的機器人編程活動、河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的VR體驗活動等,都值得學習借鑒。
建立專業的師資隊伍,是少兒圖書館開展創客活動的重要保障。從開展創客服務的美國圖書館調查中發現,由圖書館員提供創客教育與培訓的占比高達49%[7]。因此,少兒圖書館開展創客教育,首先要建立專業的師資隊伍。圖書館員作為新科學、新技術的直接傳播者,要了解與創客有關的教育理念,掌握科技設備的使用方法;要具備一定的組織教學能力,能夠激發小讀者的學習興趣;要具有良好的溝通和協調能力,能聯絡有關專家、學者,組織開展創客輔導、培訓、講座等活動。其次,建立志愿者招募機制。一方面要面向社會廣泛招募具有創客教育理念和專業背景的志愿者,建立長期的志愿服務關系;另一方面要與中小學校、高校以及專業科研單位建立聯系,探索將圖書館作為相關人才實踐基地模式,為圖書館創客教育服務提供較為穩定的師資保障。比如,鎮江市圖書館在“共建創新基地,培育未來創客”項目中,組建了一支由創客愛好者、科研機構工作者、高校教師、中小學教師以及社會教育機構工作人員構成的創客教育團隊,形成了志愿服務、購買服務、采用冠名以及公開致謝等多種合作方式開展創客教育活動的服務體系[8]。這些社會化的合作方式可以補足圖書館專業人才的短板,預示著圖書館創客服務的未來趨勢。
少兒圖書館打造創客空間,開展創客教育活動,是充分發揮圖書館獨特的資源優勢,積極打造少年兒童廣泛參與的夢想實驗室的有益實踐,既能激發少年兒童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同時還能增強圖書館多元化服務的能力,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效能,加速傳統圖書館的轉型發展。少兒圖書館開展創客服務,要充分立足于自身特色,發揮館藏資源優勢,與社會各界廣泛合作,努力提高為少兒創客服務的能力,在培養少年兒童科學意識、創造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發揮獨特作用,讓更多的少年兒童從小養成科學精神、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