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市宜城中學 江蘇 鎮江 212018)
素質教育不斷深入,體育學科課程地位不斷提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也成為初中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命題。這就需要初中體育教師能夠基于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培養的需要,提高體育核心素養解讀能力,精準把握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并結合體育教學實踐積極探索體育核心素養培養的多元路徑。
核心素養是學生必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指向學生終身發展,提高學生社會適應性。初中階段在學生發展中起著基礎性作用,實施核心素養教育對于提高體育課程地位、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發展、強化學生終生體育理念和轉變體育教學短視行為等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體育課程在初中課程體系中地位不高,不少教師和學生往往將體育視為“副科”,體育教學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教學時間得不到保障。體育核心素養教育將有助于提高初中地位課程地位,通過核心素養教育教師和學生意識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對體育課程在學生終身發展和提高學生社會適應性中的價值獲得足夠的認識,從而將體育課程與其他課程提高到同一個高度。
素質教育盡管實施已久,然而不少教師教育理念還存在滯后性,過于關注學生智力因素發展,忽視學生體育素質發展,從而導致學生智力發展水平和身體素質發展水平不對稱。體育核心素養教育將有助于轉變這一現狀,基于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的高度,將體育核心素養發展作為初中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并基于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發展優化體育課程教學,將全面素質發展落到實處。
目前,國家基于社會體育需求出臺了系列化推動體育運動的政策和建議,陽光體育運動和終身體育運動理念已經逐步深入。然而,初中體育教學與社會體育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初中體育教學還存在一定的功利主義色彩,不少教師滿足于完成體育課程教學任務,對學生終生體育理念缺乏足夠的重視。體育核心素養教育將有助于強化學生終生體育理念,將體育運動內化為學生自我發展需求。
融合成為當前教育領域的基本理念,需要初中體育打破傳統的體育教育觀念,促進體育課程和其他課程教學的融合。體育核心素養視角下,教師將致力于學生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發展,轉變體育教學短視行為,著眼于學生終生體育素質發展,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以健全的體格、健康的心理素質等,積極地投入到社會生活中,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定堅實的體能素質和心理素質基礎。
綜合當前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研究成果,一般認為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體育知識、體育意識、體育行為、體質水平、體育技能、體育品質和體育個性等。
初中體育的有效開展離不開體育知識作為支持,只有當學生掌握必要的體育知識時,才能不斷提高體育運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體育知識在體育核心素養體系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離開體育知識,體育核心素養的發展就是空話。它是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發展的基本要素,對學生體育實踐具有引領作用。
體育意識是指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態度控制能力,學生體育意識越強,取得的運動效果越顯著。因此,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發展需要體育意識的引領作用,它也是終身體育理念形成的關鍵。只有不斷強化學生體育意識,學生才能主動參與體育活動,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效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發展。
體育行為是學生體育運動過程中運用方法和手段開展鍛煉的能力,體育行為是反映學生體育素養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積極的體育行為,能夠有助于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讓體育運動內化為學生自我需求。反之,消極的體育行為對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發展將起到阻斷作用。
體質水平是學生身體機能和形態表現出來的發展情況,體質水平高低直接表現出學生人體素質高低,它既受學生生理基礎影響,又與學生后天的體育運動有關,積極的體育鍛煉能夠改善并提高學生體質水平。提高學生體質水平,有助于奠定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發展的生理基礎。
體育技能是學生體育運動過程中運用健身方法的能力,學生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能,能夠提高體育運動的效率,并使學生體育運動過程中的損傷降低到最低水平,讓學生保持較高的運動效率。體育技能是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關鍵,也是學生運動水平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
體育品德是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表現出了相對穩定的心理控制能力和思想道德約束能力等。健康的體育品德能夠強化學生運動過程中的規則意識,將體育運動視為一種高尚的運動追求,享受體育運動。體育品德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直接或者間接地對學生其他方面的素養產生制約效應。
體育個性是學生個體體育運動過程中表現出相對穩定、具有個性化色彩的心理特征總和。體育個性是學生個性化需求在體育學科的表現,它是學生體育運動過程中區別于其他學生的顯著標志。體育個性反映出學生體育素養發展的層級,學生體育個性越顯著,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發展層級就越高。
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內涵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師在培養學生體育核心素養時要確立統一化思想,這樣才能實現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協同發展。
初中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系統性,這就需要基于體育教學生態不斷拓展核心素養培養路徑,從而實現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落地生根。
初中體育核心素養培養首先要著力于強化學生體育運動意識,讓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如何激發學生運動興趣,教師應根據初中生運動認知特點,借助直觀、形象的學習內容將學生吸引到體育運動中。情境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應創設生動、直觀的體育教學情境。為了提高情境感染力,教師應注重情境素材選擇,從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或者具有時代感的運動場景選擇素材,強化學生體育運動意識。
例如,跳遠運動,在開展體育運動訓練前,教師可以先播放一段跳遠運動比賽視頻,讓學生仔細觀看視頻,再圍繞視頻討論運動員跳遠的基本動作,并比較不同跳遠運動員之間的區別。這樣不僅創設出生動直觀的情境,讓學生對體育運動感興趣,而且也契合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跳遠運動的基本動作,促進學生體育知識內化與吸收,更好地指導學生體育運動實踐。比較方法的運用,又將體育運動推向深入,學生不僅了解到如何提高跳遠成績,而且也深入解讀運動員的運動個性,收到較好的運動效果。
體育教學內容是落實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環節,目前初中體育教師對教學內容缺乏選擇意識,一味地照搬教材,從而打造初中體育教學內容難以較好地吸引學生運動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刪除一些脫離時代的教學內容,引入富有時代氣息的運動訓練內容,以及富有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例如,跑跳訓練,我們可以引入民間傳統體育游戲 “兔子蹬腿”,在游戲之前,教師應先講解清楚游戲的玩法,以及游戲過程中的規則。然而,組織學生有序地開展體育游戲。民間體育游戲引入到體育教學中,較好地激發了學生體育運動內需,發揮民間體育游戲的趣味性,學生興趣很濃,體育核心素養得到較好的發展。
體育教學方法直接關系著學生運動興趣的激發,單一化的教學方法不僅不利于調動學生體育運動興趣,而且也容易造成運動疲勞。因此,體育教師要不斷優化體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多樣化的體育運動中獲得豐富的體育體驗,這樣學生才能在體育運動中始終保持熱情,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發展。
例如,籃球上籃訓練教學,我們可以借助體育娛樂節目的形式,開展體驗教學法。教師先讓學生觀看一段明星上籃的組合視頻,然后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模仿明星上籃動作。趣味體育運動,讓傳統單調的上籃訓練變得生動起來,學生借助視頻觀察上籃的基本動作和技巧,在模仿過程中利用明星效應,調動學生體育運動積極性,運用上籃動作和技巧進行實踐,學生在寓教于樂中獲得別樣體驗,較好地促進了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發展。
體育知識是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基礎,目前不少體育教師淡化體育理論教學,導致體育教學效率低下。這就需要教師基于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發展的需要,注重體育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機統一,理論教學要結合體育運動實踐,改變單純、枯燥無味的純理論教學做法,要注重理論結合實踐,提高學生理論指導體育實踐的能力,從而在知行合一中落實核心素養培養。
例如,足球帶球過人訓練,教師既要注重理論教學,讓學生了解帶球過人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何提高學生理論學習有效性,教師可以結合教學案例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建構,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學習方法和技巧。在學生了解帶球過人方法和技巧基礎上,教師應給學生創造實踐的機會,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進行帶球過人游戲活動,游戲以帶球過人的人數為評價標準。這個環節注重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理論教學注重運用教學案例,降低理論教學難度,讓學生輕松地學習理論。最后,結合游戲的形式給學生創造運用理論的實踐機會,在實踐中學生靈活地運用帶球過人的技巧和方法,理論學習更加深入。
總之,初中體育核心素養培養是學科教學的基本任務。這就需要初中體育教師進一步提高自身理論和實踐素養,精準解讀體育核心素養內涵,并根據時代發展不斷豐富其內涵。在此基礎上,教師應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積極探尋體育核心素養培養的多元化路徑,尊重學生運動認知特點和興趣,優化體育教學環境,加強對體育運動內容的優化,不斷創新體育教學方法,確保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發展,讓學生享受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