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騰麒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00)
民族傳統體育是我國體育及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和集中體現。一方面,體育是人類文明繁榮進步的產物,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發展,體育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人類的各方各面息息相關。另一方面,民族傳統體育作為中華文明的代表之一,它深刻地反應了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各種意志品質,同時也體現出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我們華夏子孫在現代生活中繼續傳承和發揚的文化之一。
朝鮮族摔跤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之一,世界各民族摔跤運動各有千秋,朝鮮族摔跤是要依靠腿上綁的束帶來維持比賽的公平性和身體的平衡性,這種比賽規則是在各種摔跤運動中獨有的。在比賽過程中穿上朝鮮族特制的衣服,在雙方的右腿上綁上一個白色束帶,雙方將左手套進對方的束帶里,右手抓住對方的腰帶。比賽時,雙方的右膝跪地,左膝彎曲,右手摟住對方左肩,從背后抓住對方腰帶,左手緊抓對方腿帶。裁判員發令后,雙方同時迅速站起,猛摔對手。無時間限制,以摔倒對方為勝。通常是三局二勝制,最終決出獲勝者。比賽獲勝者會獲得一頭肥壯的黃牛作為獎勵。
同其他摔跤運動一樣,朝鮮族摔跤的技術特點大致是一樣的,朝鮮族摔跤是一項綜合的運動,它是舉重運動的力量感、體操運動員的靈巧和棋類運動員策略的集合,充分利用人體的生理學和解刨學特點,運動員利用自身的力量和策略將對手摔倒在地并運用人體反關節的特點將其制服并使對手無法站起,但朝鮮族摔跤因在規則上與其他摔跤有著不同,朝鮮族摔跤在開始時要先抓住對方的腿帶,并摔倒對方后站起再進行,這就與其他式的摔跤有所不同,同時體現出朝鮮族摔跤的相對于其他式摔跤的較為公平,這也就要求在策略上靈活,不僅是這樣對于技術的運用上要求要靈活多變。
朝鮮族摔跤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早在當時這項運動就包括左肩式摔跤、右肩式摔跤、正手摔跤、腰帶摔跤和腿帶摔跤五種。其技術無非就是攻擊技術和防守技術。攻擊技術主要以投技為主,利用腰、腳和手將對手摔倒或者翻倒,防御技術主要是以反擊技術為主,通過自身對手的防御抵擋住對手的攻擊并且化解,由守轉攻,利用對手的力量實施反擊。
因此,對于朝鮮族摔跤運動已經初步的形成了自己摔跤運動的特點,有著自己獨有朝鮮族民族特色,無論是在人才的選拔、訓練、戰術的制定以及比賽組織都已經完備,這也為該項目在新時期全民健身的大政方針下提供了廣泛的發展空間,對其傳播和發揚有著重要的意義。朝鮮族摔跤作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它的發展影響著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競技運動中運動員的選材是整個競技運動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不同項目會針對該項目的特點選擇與項目相匹配的運動員,所以說不同項目的運動員所具備的特點也是不一樣的。無論是哪種摔跤運動,都是通過雙手對抗的運動。所以,對于運動員來講不但要有熟練的技術和戰術,同時還要有敏捷的身體反應能力和靈活的應變能力,而在比賽中,對抗非常強烈并且對于體力的消耗也非常巨大,這就要求摔跤運動員具備較為強悍的身體素質和過硬的心理素質。通過上述所摔跤運動員的特點進行科學的選材,對朝鮮族摔跤今后的傳播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為今后民族傳統體育摔跤運動訓練和比賽成績提供保障。
第一點,朝鮮族摔跤運動員應具備良好的觸碰物體的知覺能力。經過調查,與其他運動同年齡運動員感知能力要強很多,運動員通常是利用眼睛和手等對外界的信息進行感知。由此可見,一是摔跤運動員利用眼睛對視或者觀察對手面部的表情進行判斷;二是在賽場上通過手的接觸感知對手的力量,判斷對手進攻或防守的意圖;第二點,朝鮮族摔跤運動員注意力強。第一,廣度,在摔跤場上運動員不僅僅要注意自己和對手的動作和姿勢,而且還要注意各種場上變換的因素;第二,穩定性,在場上會很長時間會保持一個高度的注意力集中;第三,轉移,摔跤運動員會根據場上瞬息萬變的情況作出不同的判斷,轉移注意;第四,在注意的分配上,比賽過程中,不但要選擇好自己的技術動作,更要注意和考慮對手的技術動作,準確分析、沉著的應對。
再一個就是要具備堅毅果斷的意志品質。在摔跤運,動中是有重量級區分的,同樣在朝鮮族等民族式摔跤運動中也是存在重量級區分的,也就表示運動員要嚴格的控制自己的體重,這無疑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沒有堅毅果斷的意志品質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摔跤比賽同樣不僅要有出色的技戰術水平,而且也考驗運動員的耐力和頑強的意志品質,誰能堅持到最后的勝利。
第四點就是要堅強勇敢的品質特點,面對困難無畏向上,勇敢嘗試冒險的精神。在賽場上總會遇到一些實力強勁并且要大于自己的選手,這時候內心中恐懼、緊張的心理就會猶然而生,同時,對于勝利的信念也大大減少。因此,要想戰勝對手就要無畏艱險,勇敢拼搏贏得最終的勝利。
(1)身材因素。
在競技運動中,運動員選材是競技運動取得優異成績的前提,科學的選材對競賽取得良好成績起到決定性作用,同樣在朝鮮族摔跤中也是一樣。無論是民族傳統式摔跤還是競技摔跤都是一種高強度的力量型對抗運動,無疑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求非常高,在場上還是在訓練中強度都很大,因此肌肉力量耐力持久性是摔跤運動員所具備的身體因素之一。比賽中,摔跤運動員最常見的技術動作就是摔、抱,這個動作對運動員的全身的肌肉要求非常高,其利用量要高達90%以上,而且運動員的絕對力量要大以及爆發力要強,對于摔跤運動員選材是要著重注意的幾點。教練員可以通過一些測試,選擇出耐力出色、爆發力強、身體關節的柔韌性好,并且具有良好身體協調性等素質的運動員進行選材。
(2)心理因素。
在上述摔跤運動員的個性特征是運動員選材心理因素之一,所以無論是在競技運動還是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員的選材上心理因素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要注重身材因素,心理上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樣教練員可以通過心理學的一些簡單的測試,挑選出其中神經反應較為活躍的、反應能力要異于常人、模仿能力強、神經爆發力驚人的運動員,同時還要具備好勝的欲望和求勝的心理并且心理的穩定性要好。因此,通過調查可以看出摔跤運動員在具備上述性格特征和心理因素等條件的情況下成績較為突出,在今后的訓練中對于教練員而言不僅要對運動員的身體、技術和戰術上的訓練,運動員的心理的訓練也是有必要的,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運動員要準確迅速的判斷和應對,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和穩定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
(3)身體形態。
一名優秀的摔跤運動員的身體形態大致為以下幾點:手掌較大,腰部長且有力,肩部的寬度適中,下肢足、腿以及背部的形態正常,骨盆相對較窄,頸部、臂部和胸部的彎曲轉度指標較高、肌肉的力量大,胸部、結實,手臂長,腿部長度較短。
摔跤運動員的上述特征,在實踐中與理論上可以這樣解釋:手大 練靈活的步法,去創造戰機使用技術動作摔倒并控制對方。古典式摔跤的規則規定不許用腿使攔或抱腿,這就決定了它的運動形式以上肢及軀干部的較量為主,在實戰中不斷地運用抓拿搶閃轟頂等手法,同時配合以熟小至關重要,沒有足夠的力量容易造成動作走樣,反使自身重心不穩,軀干長,必須在上身軀干的肌肉附著面大,肌群多,相對就較為有力。且軀干長容易成橋,做過胸過橋之類的技術動作較為有利。腿短相對增加上肢長度的比例,而且重心下降,顯得更加穩定。骨盆狹小,在解剖學上論證為比較靈活,容易做一些旋轉、轉體摔動作。
(4)生理機能及神經類型。
生理機能有好的也有差的,主要靠通過實驗測試得到的數據來掌握,測定的項目有:脈搏、肺活量、最大攝氧量、最大心輸出量、血乳酸和血色素等。摔的運動能跤運動因為是一項大強度的對抗項目,其運動員需要有良好心血管系統并且工作能力強,能完成較強負荷力和運動后的恢復能力。因此,生理機能好的摔跤運動員的生理表現反應是:單位時間內脈搏次數少,肺活量、最大攝氧量、最大心輸出量、血乳酸含量低,激烈運動時最大吸氧量增加值高,激烈運動后脈搏恢復正常時間短等。
運動員神經類型的特點是根據項目的不同而不同,摔跤運動員的神經類型,由摔跤項目的特點決定。根據摔跤運動快速主動、全面連貫、勇猛頑強的精髓,得出摔跤運動員的神經類型應該是活潑兼穩定性的,其特點是神經興奮過程中有足夠的強度,有很大的靈活性和比較好的均衡性,工作能力表現為反應快,進入工作狀態時間短,興奮性高,有較強的獨立見解和自我控制能力。
綜上,我們不難看出,摔跤運動在競技運動中是一項重要的運動,而民族傳統體育摔跤在傳統體育也是一樣,對于運動員來講有著特殊的要求。為了提高朝鮮族民族式摔跤的成績,在運動員挑選的環節上要進行科學的選材,無疑這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本文通過對摔跤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身體形態以及個性特征進行闡述,充分的概括了摔跤運動員所具備的一些生理以及心理的特征表現,對于朝鮮族民族式摔跤運動的選材有了可靠的依據。對于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員來說,教練員不僅要有訓練其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的內容,而且科學的選材是一切成績和訓練的關鍵。因此,對于教練員而言,首要工作就是選好合適的運動員,針對其特點制定一套有序的訓練計劃,這是提高水平的關鍵。朝鮮族民族式摔跤的發展不僅能體現出民族傳統體育的復興,同樣更能體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生生不息,對于我們而言,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是所有華夏子孫必須要承擔的責任,民族傳統體育作為中華文化的體現,我們有義務并且有責任去繼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