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欣澤
(西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70)
大學體育教學具備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等重要作用。但就大學體育課程教學現狀來看,體育教學的作用發揮的并不是非常充分,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一些現象應當引起各高校的重視。如,教師們的負擔過于重;學生對體育課程興趣不高,不夠重視;課程教學資源十分有限。所以,本文試圖通過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普通高等院校的體育教學現狀做充分的了解,梳理出各高校目前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提出針對性的建議,以期能對高校體育教學現狀的改善、體育教學的發展給予促進作用。
高校體育教學非常重視學生的個體發展,尤其是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增強他們體育鍛煉的思想、習慣和能力尤為重要。新時期的大學體育教學策略認為,高校體育教學應當秉承:加強學科建設,推動教育發展;注重素質教育,保障課程實施;高校體育理論知識教學的改革;體育教學內容的多樣化;完善評估體系,強化重視程度的教學理念,與傳統體育教學思維相比較,新時期大學體育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通過對全國部分高校的體育教學現狀進行調查,根據所調查結果來分析全國部分高校的體育教學現狀存在的問題,并按照相關政策等提出整改建議。
對全國普通高等院校128余所擔任大學體育的教師進行調查(見表1)。

表1 全國部分普通高校(N=128)
(1)文獻綜述法。
根據本文研究所需,通過中國知網、維普網以及高校圖書館等,找到相關的學位論文、期刊并進行整理分析以確定論文題目和研究框架,為本篇文章的研究給予良好的理論指導。
(2)問卷調查法。
根據需要調查的內容,設計《高校大學體育教學調查問卷》,問卷包括:不同年級課程內容;下雨天氣下的體育課程安排;大學體育掛科后的補考項目安排;教學班的平均學生人數;是否規定有體育項目不及格不能畢業。通過問卷星發放,共發放154份,回收154份,剔除重復的高校和無效問卷26份,有效128份,有效率為83.17%。
(3)數理統計法。
通過 Excel軟件,以及統計軟件網站,對已收集到的問卷調查數據展開進一步的分析工作,以此作為本文研究的數據基礎。
通過對所調查各校的大一、大二年級分別進行了籃球、足球等10余項體育課程的研究分析,在大學一年級中,籃球、武術、足球類課程在所調查高校中開展最多,大學二年級中,籃球、乒乓球、足球類課程開展最多。其中籃球、足球、武術和操舞類課程是多數高校較多開展的課程。體育教學逐漸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其中球類教學是大學體育教學中十分重要的體育活動,在比賽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調查大學田徑和游泳的課程項目遠遠低于球類、操舞類課程。
對下雨天的室外課程安排(見圖1)的調查結果進行分析,下雨天找可避雨的地方上課的高校占比為39.06%;到教室上理論課占比為15.63%;說明大部分高校會選擇在下雨天繼續進行授課,45.31%的高校則選擇下雨天不上課,甚至還有四分之一的高校不用簽到。這就體現了現階段一部分大學在雨天下的授課態度不積極,體育課的課時本就非常有限,而且體育精神更是要求學生老師不懼風雨、敢拼敢闖的精神,這種方式會導致學生養成遇見問題就躲避的情況。大學課程學時都非常有限。所以,即使是下雨天到教室上理論課,也要保證課時的質量,讓學生養成好的上課習慣,培養學生上課的高效以及良好的出勤。

圖1 下雨天室外課程安排(N=128)
在所被調查的128所高校中,大學生掛科后安排所補考的項目為學生本身掛科項目的高校數量為92所,約占到了所調查對象的四分之三,安排統考1-2個項目只占到了28.13%,說明大多數的高校更希望學生“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來”,安排統考項目的高校則不能讓學生克服自己的“短板”,前者的補考項目安排對于學生而言,更加公平,補考政策更加合理,統一補考會造成一部分學生補考的項目為自己所及格項目,掛科問題從本質上還是沒有得到解決,這樣的補考安排稍顯形式主義。高飛燕通過研究表明:多數高校教師大幅降低考試標準,這便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即補考體育很輕松通過,對那些只要求各科成績及格的學生,稍微努力就能通過補考的這種態度是一種縱容,這必然會影響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教學工作者對專業的鉆研。面對掛科,高校不應該縱容學生,而是要培養學生勇敢克服困難的精神,補考所掛科項目比統一補考更能體現這種精神力量的存在。
在所調查的128所高校中,教學班平均人數為30人左右和40人左右的高校分別占比為43.75%和42.19%,遠遠超出了其他人數的教學班。教學班學生為30-40人左右時,學生上課的效率課達到最好,避免了人數較少時的教師資源浪費,同時也相對于人數較多時更加容易管控學生。若教學班人數過多對課堂的教學管理則產生不利影響:教師難以做到對每個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和因材施教,因此,教學班人數過多會對教學效果產生不利的影響;教師批改作業任務增大,沒有充足的時間去潛心研究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而影響到教學的成效;通過蔣德興的研究表明,教學班人數的多少是影響教學班成績的因素之一,并且具體表現為教學班成績隨著教學班人數的增加而降低;教學班人數過多,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會受到影響,從而進一步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為了更加促進課堂的高效性,教學班人數過多或人數過少的高校應適當做出調整。
所調查的高校中規定學生某一體育項目不及格不能畢業的高校占35.94%,占到了所調查總數的三分之一。有這項規定的高校體現了對某一體育項目的重視程度,表明其對學生某一體育項目的硬性要求高校體育要全面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
多數的高校注重發展以球類項目為內容的體育課程,大學一年級開展課程前三名為籃球、武術、足球,大學二年級開展課程前三名為籃球、乒乓球、足球;多數高校對下雨天的體育課程安排為找到可避雨的地方進行上課,也存在部分高校下雨天不用上課的情況;多數高校規定哪一項內容不及格就補考哪項,少部分高校則以統一補考的項目來安排考試;大學生的教學班平均人數在30-40人范圍的居多,在此范圍學生人數的教學班有益于課堂的高效性,有極少部分高校教學班人數為50-60人;有規定學生某一項體育項目不及格不能畢業的高校較少,多數高校沒有這項規定。
(1)在大學體育教學課程內容方面,各地高校應在廣泛開展球類及武術課程的同時,也注重田徑、游泳等課程的開展;
(2)下雨天的體育課程應盡量找到可以避雨的地方,進行學生的身體素質練習,并對學生進行體能測試,者讓學生到辦公室進行簽到后再自行離開,不建議采取學生不用到校的方案,容易使學生養成懶散的習慣;
(3)大學生在掛科后高校應盡量選擇學生所掛科項目進行補考安排,統一補考項目會對考試的公平性造成一定影響;
(4)教學班的人數控制在30-40人范圍之內有利于課堂效率的高效性,不建議教學班學生過多,會導致課堂質量的下降,可能出現“不易管理、教室容量不足”等情況;
(5)某一項體育運動項目不及格不能畢業體現了部分高校對體育的重視程度,能讓學生更加的重視體育以及了解體育對人的有利作用與效能。高校應當把“增強體質,增進健康”作為教學任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