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冰
(徐州市潘塘中心小學,江蘇徐州 221000)
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閱讀鏈接板塊是語文教學的拓展閱讀部分, 通過在工作當中與本班學生的交流溝通了解到, 大部分小學生都十分喜歡語文教材正文后面的閱讀鏈接文章內容, 一方面因為閱讀鏈接大部分都是以小故事的方式呈現; 另一方面閱讀鏈接板塊設計的目的是輔助正文教學, 因此與正文的基本思想感情、內容或者含義都有所關聯,使學生無論在哪一個學段,學習起來都不費力。而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 有效利用閱讀鏈接板塊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但是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而言,應當如何有效利用教材資源,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呢?
雖然在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設計的過程中,教材內容已經盡可能地貼近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但是從各板塊的設計情況來看, 其助學系統是十分完備的,尤其是對于閱讀教學而言,不僅有文前的閱讀提示、文中的批注、課后資料等,甚至把閱讀鏈接板塊也放入了助學系統當中, 其主要的目的是有助于增強語文課文的學習。 部編版教材在設計的過程中提出要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 但是有一部分教學內容為了滿足學生情感提高和發展的需要,仍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距離甚遠,因此很多小學生在接觸這些內容的時候,學習難度較大,很難體會到作者的實際感情, 因此需要相關的助學系統來提高學生對教材內容的學習和解讀。
每一冊教材之間, 單元與單元之間需要相互連接搭配使用,使每個單元形成一個獨立的部分,同時每一冊書都能形成一個較大的單元設計, 每一個單元在一冊書內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同時每一冊書都能夠形成同一主題的大單元, 共同促進學生在某一階段的身心發展。 尤其是結合單元與單元之間的比較來看, 更能夠體現部編版教材閱讀鏈接板塊對單元之間結合的用意。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 現在的青少年接觸網絡終端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因此相較于十年以前的小學生來說,他們閱讀的內容可能更少,而這不僅僅是當下青少年的身心發展障礙, 同時也是語文課教學最大的弊端。 雖然語文教材能夠提供相應的閱讀課文, 但是相對于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和全面發展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部編版教材為小學生設計了相關的閱讀鏈接板塊, 能夠有效地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編者在設計的過程中有意使用閱讀鏈接的方式,帶動學生從一篇課文閱讀到更多范圍內的相同主題的課文內容當中,在閱讀鏈接閱讀的過程中,其豐富有趣的故事和結合學生實際生活內容的故事, 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閱讀邊界,從而幫助學生養成閱讀的動機和好習慣。
小學語文對閱讀鏈接板塊的重視度不夠, 主要體現在語文課程開設課時不足, 以及教師對閱讀鏈接板塊的重視性不高。雖然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鏈接板塊應當在教師的講解范圍之內, 至少應當適當做出提點, 使小學生主動參與到思維拓展和相關閱讀活動當中,但是從目前來看,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講解的過程中, 閱讀鏈接板塊基本上一筆帶過,甚至讓學生課后進行自己學習,并不主動的要求學生在課上對閱讀鏈接板塊進行閱讀指導。 很多教師會認為課上學習的時間很緊張, 沒有必要進行思維拓展方面的學習。 但是閱讀鏈接板塊相較于普通的閱讀教學來說, 一方面作為正常課文的講解補充,另一方面作為拓展小故事或知識拓展的方式,能夠有效引發小學生語文閱讀的興趣, 教師如果把課上時間完全安排在閱讀教學上, 反而忽略了閱讀鏈接內容的學習,會讓學生感覺教學枯燥無味,失去學習興趣;另外,通過調查發現,很多教師對閱讀鏈接的理解僅僅認為是正文內容的補充,而針對閱讀鏈接對學生思維拓展和知識學習的屬性認識程度不高。
小學語文對閱讀鏈接板塊的內容開發程度不夠, 尤其是教師在上課講解的過程中對閱讀鏈接的使用銜接度不高,導致造成了閱讀鏈接內容的浪費,以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二課《祖父的園子》第二個閱讀鏈接為例,該文的內容主要講的是,在蕭紅的《呼蘭河傳》里對他祖父的相關回憶,但是《祖父的園子》這一篇回憶性的文章主要講了蕭紅與祖父在一起的快樂時光,而要想真正突出蕭紅對祖父的過世的懷念,主要要從閱讀鏈接里邊來體現, 在閱讀鏈接板塊里面, 一開始就提出了這是一篇對他的祖父懷念的文章,下面的內容主要是對祖父的個人描寫,以及以敘事的方式來體現蕭紅與祖父在呼蘭河這座小城里面的快樂時光,如果說《祖父的園子》這篇課文是對童年趣事的回憶, 那閱讀鏈接里面的內容則是對祖父個人的回憶, 更體現蕭紅對祖父的懷念和對過去的懷念, 但是如果教師在正文講解的過程中僅僅體現文章作者童年趣事, 而忽略了閱讀鏈接板塊里面所延伸出來的對祖父的懷念, 則這篇閱讀課文的講解就失去了實質性的意義。此外,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閱讀鏈接板塊的應用上缺乏內容的開發, 僅僅從閱讀延伸的角度看待閱讀鏈接板塊內容,導致閱讀鏈接板塊失去了其本質的作用。
小學語文課程閱讀鏈接板塊在建設之初, 最主要的目的首先是輔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中內容,其次是幫助學生拓展思維,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但是從部分閱讀鏈接板塊的設置上來看, 與小學生生活實際的貼合程度不高,例如,在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閱讀鏈接板塊設置的過程中, 有很多內容是主要針對語文閱讀課文進行的拓展性講解, 但是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在設計的過程中存在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較少的情況, 而閱讀鏈接的板塊延伸僅僅是針對課文解析,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性不高,這樣并不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 閱讀鏈接內容的設置過于片面。
該文以《陶罐和鐵罐》和其之后的閱讀鏈接《北風和太陽》為例,在《陶罐和鐵罐》中,陶罐和鐵罐是擺在國王櫥柜里的兩個罐子,但是鐵罐瞧不起陶罐,而陶罐是十分謙卑的, 任憑鐵罐輕蔑, 但是多年以后,當人們再次發現土中陶罐的時候,鐵罐早就已經不復存在了。而該篇文章的中心含義在于:人要正視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在社會交往的過程中取長補短,而不是一味地欺壓別人、蔑視別人。而閱讀鏈接文章《北風和太陽》的含義是:在與人交流和交往的過程中, 一味地提供給對方壓迫和壓力并不一定能夠成功,反而是要以尊重、溫暖才能讓人心悅誠服。 這兩個故事都是講的兩位“朋友”的相處之道,因此,作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在上課的過程中進行課后閱讀鏈接板塊內容的穿插是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關鍵手段,在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 小學語文教學增加了對全文閱讀和閱讀活動開展的要求, 而作為教材內部的閱讀資源——閱讀鏈接板塊, 體現著豐富學生思想、拓展學生思維的功能,在該案例中,前后兩篇文章屬于同一主題的文章, 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穿插《北風和太陽》進行對比并無不可,例如在對比學習兩篇文章的時候, 教師可以提出同樣的問題:這篇文章講了兩朋友之間的什么事?如果你是“鐵罐”或者是“北風”,你會怎么與“陶罐”或者是“太陽”交流呢? 通過對比兩篇同主題文章的不同內容、含義來引導學生學習。
課尾閱讀, 升華感情教學方式可以運用在教師進行閱讀教學活動之后, 在整篇文章的字詞問題以及文章的內容主旨都得到解決之后, 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同學們,陶罐和鐵罐的故事告訴我們,在與別人進行交流的過程中, 既不要拿自己的長處去碰別人的短處,同時自己有短處也不能自慚形穢。那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應當如何做到相處自如、和諧融洽呢? 接下來我們看一看該篇文章的閱讀鏈接板塊《北風和太陽》的故事。 這樣就在學生理解了正文內容的主旨意思之后,再去進一步升華情感,學習閱讀鏈接板塊的故事內容,在小學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學習主旨思想和情感對于小學語文理解文章內容、語文學科基礎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小學語文教材閱讀鏈接板塊的內容運用到課程結束, 對升華學生感情也是十分有意義的。
如果閱讀鏈接板塊作為拓展學習的內容, 那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學生在學習完正文內容之后, 通過課后自主學習閱讀鏈接板塊的故事內容, 運用課上所學習到的教學方法、 寫作手法等對兩篇文章的內容進行異同對比,例如,在該節課的學習當中,兩篇文章都是“朋友”之間的對話,正是二人之間思考方式的不同才決定了最終不同的結果, 故事一正一反兩個主角,更能夠襯托文章的深意,而我們在寫作過程中,是否能夠運用這種正反的方式呢?而在課余時間內, 通過學生們反復閱讀閱讀鏈接板塊里面的小故事、文章等,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也升華了學生的情感, 閱讀鏈接板塊的內容也成為教師豐富課后教學的重要方式。
在小學部編版語文教材當中, 正文之后的閱讀鏈接板塊是十分寶貴的教學資源, 同時也是教材內容拓展的重要形式,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鏈接板塊運用的過程中,可適當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有效利用閱讀鏈接板塊內容, 既能夠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 另外也能夠在同主題故事和文章當中升華學生的思想感情,豐富教學形式,無論在哪一個環節運用,都有可能會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果。 所以語文教師要重視正文之后,閱讀鏈接板塊的運用,在進一步的教學過程中, 提升閱讀鏈接板塊資源開發的水平, 結合目前先進的教育理念以及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設計出更加豐富的教學模式,從而豐富語文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