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小龍 ,王騰
(1.北京體育大學中國田徑運動學院,北京 100084;2.北京市通州區永順鎮中心小學,北京 101100)
視覺訓練起源于法國[1],后來經過幾代眼科醫生的發展,視覺訓練的方法不斷豐富和成熟,中國內地對于視覺訓練的研究直到20 世紀90年代才正式開始。 運動視覺的研究起步較晚,國外最早進行運動視覺研究的是美國,緊接著獲得較快發展的是日本,1987年,日本的東京眼鏡公司在東京設立了運動視覺中心[2]。 而我國直到2007年才設立了第一個運動視覺中心,與其他發達國家間的發展還是有很大差距,并且利用運動視覺指導訓練的案例也并不多,想要在這方面趕超國外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視覺系統在運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不同的學者對運動視覺有不同的闡述。袁春平認為運動視覺是一種特殊的視力, 與其他視力不同的是運動視覺是大腦對眼睛收集的信息接收與反應的能力[3]。王開英、孫義良也提出了相同的結論,認為運動視覺能力是大腦對眼睛傳遞信息的接收和反饋能力[4]。 吳紅雨認為,運動視覺主要是通過視覺器官來收集場上信息, 以此來作為大腦進行動作執行的依據,將這類與運動有關聯的視覺機能叫作運動視覺[5]。張學民提出運動視覺就是與運動直接有關的視覺機能[6]。還有其他一些學者也對運動視覺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觀點, 總結下來運動視覺就是視覺領域的一個分支,簡單來說就是與運動有關的視力,是一種對場上形勢與信息獲取的能力。
2.1.1 運動視覺與競技能力的關聯性
大量研究結果表明運動員的視覺能力比一般人的要好,并且運動水平越高視覺能力越強,小球類項目表現得更為明顯。由于小球類項目球速快,需要運動員在短時間內迅速做出判斷與選擇, 這就對運動員的運動視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水平運動員對視覺信息具有選擇性, 他們面對眾多信息可以選擇性地挑選更加有用的信息, 從而提前判斷來求位置,提前做出選擇。
2.1.2 運動視覺具有可塑性
威爾克等人通過實驗認為, 人的視知覺活動是一種反射活動, 可以通過強化適應而人為地改變[7]。籃球運動中需要運動員具有敏銳的運動視覺能力,無論是進攻時過人、傳球還是防守時搶斷、盯人,都需要運動員時刻觀察場上的動態從而做出迅速的判斷。 NBA 的“搶斷王”克里斯·保羅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視覺反應能力訓練, 這讓他能夠在防守時經常完成漂亮的搶斷。研究結果顯示,運動視覺訓練改善了運動員的視覺協調性、提高注意力、手眼協調、預判能力以及運動反應,由于視覺能力的改善,運動員將會比其他對手有更大的優勢[8]。
2.1.3 運動視覺具有特異性
不同的運動項目所需要的視覺能力是不同的,小球類項目球速快, 運動員需要對球的落點及運行軌跡花費更多的精力;大球類項目球速相對較慢,運動員不需要對球過度關注, 他們需要更強的大局觀來隨時判斷場上運動形勢的變化, 需要更好的視周能力; 射擊運動員需要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靶心位置; 高爾夫運動員需要通過視覺系統來產生良好的空間感從而預判球的方向。 不同運動項目決定了運動視覺的特異性, 表1 對部分項目所需要的視覺能力進行了簡單的歸類。

表1 各項目對不同視覺能力的要求
視覺器官符合一般感受器官的特征, 視覺器官要起到相應的作用會通過以下過程:(1)視覺刺激信息達到視覺器官的適宜刺激感受域;(2)視覺感受器將接收到的刺激信息轉化為傳入神經的動作電位;(3)視覺器官在將各種刺激能量轉化為神經動作電位的同時, 也會把信息中所攜帶的環境變化信息移動到電位序列中;(4)視覺器官對某一強度刺激適應以后,會使感受器神經上的動作電位頻率降低[9]。
眼睛對外界獲取信息的能力越強, 大腦就能更準確地接收更多的信息和刺激, 這些信息和刺激能更好地幫助人們學習新技能,產生更好的運動表現。相關研究表明, 視覺在人體收集外界信息的過程中占據83%的比例, 合理有效的視覺刺激訓練能有效地提升視敏度, 提高人體的視覺功能及應用視覺來進行身體活動的能力, 從而在體育運動中更好的感知并攝取信息,提升運動表現。
學者渡部和彥通過研究認為運動視覺在體育運動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人體在直立體位時視覺起著維持身體姿勢和平衡的作用, 視覺信息加工能力決定著運動能力的表現[10]。
我國相關科研人員對運動視覺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并且近年來相關研究已經成為研究熱點。曹陽、王樹明(2016)認為視覺作為感覺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體運動中起著關鍵作用,來自眼睛傳入的視覺信息對調節人類的運動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學習新動作階段。 就人類活動而言,視覺提供了環境中各種物體運動的信息, 以及環境中自身的運動信息, 還包括很多動作控制用以調節我們的動作行為, 使之與視覺信息中的環境需求相適應[11]。 現階段運動視覺的研究逐漸與專項運動相結合,研究內容更加精細與具體化。
根據王瑞元主編的《運動生理學》以及對相關資料的查詢總結, 將視覺在運動中的作用總結為以下4 個方面:(1)在學習運動技能的初期,視覺起著主導作用, 練習者剛開始無法對運動技能有深層次的理解,只能通過視覺來對新的動作進行觀察與判斷;(2)在進行運動的過程中,運動參與者通過視覺器官不斷接收來自場上各種信息與環境的變化, 并根據這些變化進行決策調整與動作的控制, 如拳擊運動員需要不斷觀察對手的動作以及周圍環境的變化從而做出閃避與攻擊的最佳動作;(3)視覺在維持人體平衡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視覺與其他感覺器官一起在人體的快速運動中共同維持身體的平衡;(4)視覺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減少運動損傷。
從以上研究可以看出, 視覺在運動中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其重要性毋庸置疑,通過運動訓練,人體的運動視覺是可以提高的。 運動視覺在國外研究中已經取得一定進展, 而我國關于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較晚,仍屬于新興學科,屬于一個比較新的研究領域。 運動視覺屬于感覺機能范疇, 結合了視覺科學、聽覺科學、運動科研、生物力學、運動心理學和神經解剖學等學科。通過對視覺專業訓練,可以提高參訓人員的收集信息和對刺激信息的反應能力, 可以提高競技體育訓練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使運動訓練科學化整體水平得到提高。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對運動成績與大眾健康需要的加快, 運動視覺訓練在運動中的作用研究還會繼續深入。
課程化是指依據課程理論和課程規劃, 研制課程方案、實現課程目標、達成課程規劃的持續優化過程和狀態。 將運動視覺訓練納入體育課程化體系具有深遠的意義。首先,運動視覺課程化能夠促進和規范運動視覺訓練的開展, 將屬于概念性的東西落實到實際行動中, 課程化之后運動視覺訓練會納入體育課程教學目標之內, 能夠保證運動視覺訓練計劃的實施。
運動視覺具有特異性, 不同的項目對于視覺能力的需求是不同的, 在訓練中應根據項目特點選擇相應的視覺訓練的手段與方法, 這樣不僅有利于專項技術的提高,也有利于節省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運動視覺訓練屬于運動訓練的一個分支, 在訓練過程中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才能保證訓練的科學性和高效性。 運動視覺基于大腦、視覺感受器、視覺信息發揮作用, 所以訓練時應圍繞這3 個構成要素進行合理安排。 根據視覺訓練的特點總結出以下訓練原則。
(1)區別對待原則。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項目間也有不同的運動視覺需求, 所以在訓練前應充分了解不同學生的特點與運動需求,“量體裁衣”,這樣才能使訓練更加科學高效,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有區別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
(2)合理安排負荷原則。視覺訓練不宜長時間進行練習,長時間練習不僅容易使眼睛疲勞,還會使神經系統過度緊張,從而導致興奮性降低,不利于運動視覺的發展。 一般練習時間應控制在20 min 之內。
(3)循序漸進原則。運動視覺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 這是一個慢慢提高的過程, 切記不能操之過急。練習內容應當由簡單到復雜,練習過程應當由易到難,使學生有個適應的過程,切記“欲速則不達”。
運動視覺在體育運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運動視覺練習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專業運動員的方向上,對于學校體育而言涉及較少,將運動視覺納入學校體育課堂對于促進學生視覺技能和運動表現而言意義重大,特別是將運動視覺練習課程化,使運動視覺訓練的實施更加有依據和保障。 學校體育對于運動視覺的練習較少,尚處于初級階段,建議學校將運動視覺練習納入體育課程體系, 對運動視覺課程進行具體規劃和設計, 教師應加強運動視覺訓練的理論和實踐學習,加深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在課堂中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