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AI時代圖書翻譯出版的技術應用現(xiàn)狀及展望

2021-03-07 16:27:22徐彬梁本彬王臻
外國語文 2021年1期
關鍵詞:項目管理語言質量

徐彬 梁本彬 王臻

(1.山東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2.重慶第二師范學院,重慶 400067)

0 引言

進入21世紀以來,新技術發(fā)展突飛猛進,知識的產(chǎn)生與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公眾對知識信息的需求也相應增加,我國的圖書翻譯蓬勃發(fā)展。圖書翻譯對我國的經(jīng)濟、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一直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每年引進的圖書都在萬種以上,如2016年, 我國翻譯出版的引進圖書種類為15416種(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2017)。圖書翻譯出版是一種語言生產(chǎn)活動,所以出版社的圖書翻譯活動也屬于現(xiàn)代語言服務活動的一種。傳統(tǒng)上,出版社主要是依靠編輯和譯者的職業(yè)道德和個人能力來保證翻譯質量,但在當前的出版環(huán)境下,單純依賴圖書翻譯流程中譯者與編輯雙方的這種能力與自覺性,已經(jīng)不足以應對圖書翻譯市場的需要。目前引進版圖書翻譯生產(chǎn)中的主要矛盾,演化成了落后的生產(chǎn)力和不斷增加的圖書翻譯量之間的矛盾。相比之下,近十年來,一線的譯者以及現(xiàn)代語言服務企業(yè)都經(jīng)歷了數(shù)字化的變革,在執(zhí)行翻譯項目的時候,越來越多使用包含AI技術在內的先進的生產(chǎn)工具——計算機輔助翻譯(CAT)、譯后編輯(PE),以及先進的管理工具和管理理念,來保證語言服務的質量,提升效率。在此形勢下,國內的出版社應該積極應對,在語言AI技術應用方面作出新的嘗試。

1 圖書翻譯項目的管理

通過文獻分析以及對出版社編輯訪談,筆者獲知,對于圖書翻譯項目,絕大多數(shù)出版社仍在沿襲傳統(tǒng)的翻譯流程,采用“人治”的方式管理;此外,絕大多數(shù)編輯對語言相關的人工智能技術、翻譯技術,以及翻譯項目管理的理念等都缺乏了解,想不到或者也不想在圖書翻譯的工具和管理方面嘗試進行改革。

近年來,我國翻譯出版圖書的種類和數(shù)量都有了極大增加。伴隨著翻譯總量的增加,譯著中錯誤的絕對數(shù)量增加了,尤其是發(fā)生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翻譯事故,比如“常凱申”(蔣介石)、“門修斯”(孟子)、“桑卒”(孫子)之類的誤譯和謬譯。 就引進圖書翻譯的質量問題,出版界和翻譯研究界普遍將關注的焦點集中在文字轉換這一層面;談及解決方案,多是指出要提升譯者的翻譯水平、職業(yè)道德,呼吁編輯和譯者都要更負責任等。如全曉書等 (2004)認為,影響我國圖書質量的首要原因是缺乏高水平的翻譯人才。張妍妍等 (2005)則認為,要提高圖書翻譯質量,應該采取改善翻譯機制,設立行業(yè)監(jiān)測標準等措施。孫致禮 (2007:15)認為譯者應該從再現(xiàn)原作、完成委托人的要求、符合目的語社會文化的規(guī)范、滿足目的語讀者的需求、恪守職業(yè)道德五方面來要求自己;閆明 (2014:13)給出的對策包括提升翻譯行業(yè)素質、加強翻譯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加大翻譯成果的科研認定、重視翻譯獎項以及提高圖書譯者收入等;何家煒 (2016)則認為影響翻譯質量的最重要因素是譯者的態(tài)度,其他都是次要因素。

即便是對于采用了眾包翻譯模式的《喬布斯傳》的翻譯,也沒有相關文獻提及該項目從完善翻譯項目的管理、提升翻譯技術應用水平的高度,來確保最終譯文的質量。為了爭取與全球多種語言版本的同步發(fā)行,出版社采取了網(wǎng)上招募譯者,分工合作的眾包模式進行翻譯。但是,根據(jù)公開的資料,我們發(fā)現(xiàn)該書的翻譯沒有使用統(tǒng)一的技術平臺,沒有采用PE的生產(chǎn)模式,沒有借助軟件工具來進行全流程的質量控制,也缺乏先進有效的管理模式,是典型的“新瓶”(網(wǎng)絡招募、眾包翻譯)裝“舊酒”(各自為戰(zhàn)、最后整合)。這本書的翻譯是一次喜憂參半的翻譯協(xié)作嘗試,主要依賴的還是“人海戰(zhàn)術”:出版社招募了最“賣力”的譯者隊伍,同時投入了最優(yōu)秀的編輯團隊,不惜人工,贏得了一場局部戰(zhàn)役。但是,這一模式代價太大,沒有形成可以推廣應用的創(chuàng)新型圖書翻譯項目管理模式。

譯者是翻譯生產(chǎn)的主體,是翻譯質量的決定性因素。然而,單純地從譯者的角度探討翻譯質量,其實掩蓋了在引進圖書翻譯出版過程中出版社(編輯)所發(fā)揮的主導作用,不利于從根本上找到并建立能夠保證引進圖書翻譯的質量和效率的最佳模式。在圖書翻譯項目中,最為重要的利益攸關者是出版社的編輯以及簽約的譯者,翻譯質量是由這兩方面共同決定的。顯然,近年來層出不窮的圖書翻譯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出版社在翻譯質量管理方面的不足。譯者的水平和責任心只是造成這些事故的直接的、淺層的原因,更深層的原因是,時至今日,出版社在圖書翻譯項目中仍然完全依賴“人治”,缺乏合適的“制度”(現(xiàn)代的管理理念)和“技術”(AI技術、質量控制的技術等)。如孫京平 (2004: 6)認為,“圖書翻譯質量低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出版社如何操作是根源所在”。

從現(xiàn)有文獻來看,對出版社和編輯在圖書翻譯質量方面的作用,探討主要集中在編輯的職業(yè)素養(yǎng) (郭力偉, 2017)、編輯的外語能力 (崔玲和, 2012)、編輯的責任意識 (金明善, 1988)、 編輯管理 (李景端, 2007; 孫京平, 2004 ; 陳曉陽 等, 2008)、翻譯出版準入制度 (趙冰 等, 2015; 李景端, 2007; 周明鑒, 2007 ),以及泛泛地對提高翻譯質量的呼吁 (張妍妍 等, 2005; 王瑋, 2002)等。但是,這些論述過多關注了編輯和譯者的能力和責任,而沒有意識到管理理念和翻譯技術的重要性。當前的出版環(huán)境下,圖書翻譯亟須解決的已經(jīng)不是譯者的能力與職業(yè)道德問題,而是如何實現(xiàn)“新舊動能轉換”的問題:采取科學的管理手段和先進的生產(chǎn)工具,最大程度降低流程中的“人治”因素,減少譯者和編輯的主觀性和不可控性對翻譯質量的影響,充分借助工具、制度和流程管理來保障圖書翻譯的質量和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有少數(shù)研究者注意到了應該在圖書翻譯過程中運用翻譯技術實施項目管理,如知節(jié) (2000) 提出出版社應該改變圖書翻譯的工作流程,借助CAT實施翻譯項目管理,包括項目的過程性管理,使用術語庫和記憶庫等。管新潮 (2012)認為,在科技圖書翻譯實踐中,編輯實際上充當了翻譯管理者的角色,應該采用特定的翻譯管理流程來保證科技圖書翻譯的質量。總體而言,這些論述尚未引起人們對圖書翻譯中管理和技術的重要性的關注。

2 出版社引進圖書翻譯管理現(xiàn)狀

基于現(xiàn)有文獻分析以及與編輯的溝通,筆者發(fā)現(xiàn)出版社在譯者選擇、翻譯流程控制、審稿流程的控制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2.1 譯前:譯者選擇和對翻譯技術的態(tài)度

譯前的準備工作如果做得好,可以極大地改善整個項目的可管理程度,確保項目的順利推行。目前,出版社在譯者的選擇以及CAT應用等譯前工作中的許多做法,還有待改善。

2.1.1譯者的選擇

在譯者選擇方面,傳統(tǒng)上大多數(shù)出版社普遍采取熟人介紹的方式,從高校的外語類教師中選擇譯者。這種方式隱藏了極大的風險,會出現(xiàn)選人不慎而造成項目失敗的事故。在這種“人治”狀態(tài)下,碰到負責任且水平足夠的譯者固然好,但實際工作中編輯也時常發(fā)現(xiàn)收到的稿子會存在大量質量問題,得花很多時間修改,有的甚至需要推倒重譯,嚴重拖延出版進度。

2.1.2編輯對翻譯技術的態(tài)度

大部分編輯對人工智能在語言方面的發(fā)展缺乏了解,不是很支持譯者采用相關的技術,有些則明確表示反對譯者采用CAT軟件,更不要說采用機器翻譯加譯后編輯的模式了。他們片面地認為采用傳統(tǒng)的翻譯手段“從零開始”翻譯,才能保證質量;而對于采用CAT和譯后編輯等工作模式極為排斥,認為譯者這樣做是投機取巧,是缺乏職業(yè)道德的表現(xiàn)。事實上,徐彬等(2015)曾指出,在面對時間緊、翻譯量大、需要多人協(xié)同翻譯、原文版式復雜、專業(yè)術語繁多的圖書項目時,以CAT為支撐的“機器翻譯+CAT+譯后審校”(MT+CAT+PE)的翻譯模式能極大地提升翻譯效率、保障翻譯質量。

2.2 譯中:翻譯過程管理中的問題

由于地理位置的分隔,編輯和譯者雙方缺乏統(tǒng)一的工作平臺,雖然如今網(wǎng)絡已經(jīng)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圖書翻譯過程中,編輯所負責的質量控制過程和譯者所負責的翻譯生產(chǎn)過程,基本處于割裂的狀態(tài),導致了翻譯時間壓縮、質量控制與翻譯過程割裂、團隊翻譯缺乏協(xié)作等問題。

2.2.1翻譯時間壓縮

原本應該是高度整合、資源優(yōu)化配置、統(tǒng)籌兼顧的圖書翻譯流程,受限于譯者的選擇、對工具認識的不足等,造成了割裂的局面,無法統(tǒng)籌優(yōu)化,拖慢了進度,并在翻譯質量方面留下了較大隱患。為了保證翻譯圖書質量,出版社應當盡量抑制持續(xù)壓縮譯者時間的沖動,通過優(yōu)化管理,將工作重心前移至譯前和譯中環(huán)節(jié),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借助AI技術完善管理模式,實現(xiàn)全流程的質量控制,從而為后期編校工作節(jié)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可惜的是,目前大多數(shù)出版社為了規(guī)避譯稿無法按期交付的風險,多是傾向于采取將工作重心后移的做法,極力壓縮翻譯時間,將更多時間流給審稿環(huán)節(jié),以期通過編輯審稿修改的方式來補救翻譯質量上的不足。

2.2.2質量控制與翻譯過程割裂

對于大多數(shù)圖書項目來說,質量控制沒有滲入到全流程,而只是等到初稿完成,才進入質量控制階段。這種生產(chǎn)和質控的割裂往往導致出版社一方出于對質量控制階段工作量的預期,有持續(xù)壓縮譯者的翻譯時間的動機。這就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由于擔心譯稿有質量問題,編輯想留出更多的編輯加工時間,縮短翻譯時間(受市場制約,總時間是有限的);而翻譯時間縮短,勢必造成譯者翻譯起來更匆忙,疏漏增加,或者是被迫增加團隊人數(shù),從而增加質量的不確定性。

2.2.3團隊翻譯缺乏協(xié)作

許多圖書翻譯的工作量巨大,需要多人協(xié)作。對于這種情況,出版社基本上只是確認好譯者人選,剩下的就放任團隊自行工作,而對于譯員來說,他們所理解的協(xié)作,只是面對面開會分工,討論一下風格和術語,就開始分頭翻譯。這種團隊翻譯,是有分工而無協(xié)作,最后的譯稿,往往還存在大量名詞術語不統(tǒng)一的問題。目前從事社科類圖書翻譯的譯者,極少有團隊能有效地使用CAT軟件進行協(xié)作,而嘗試積極融合AI技術,采取PE模式的更是鳳毛麟角。

2.3 譯后:審稿流程管理的問題

目前,雖然出版的大部分流程已經(jīng)“數(shù)字化”,但是在很多環(huán)節(jié)中,數(shù)字化只是表象,內在的管理和運行機制,仍然是傳統(tǒng)的嚴重依賴人工的模式。比如在審稿環(huán)節(jié),出版社所采用的其實依舊是人工審讀這一傳統(tǒng)的審稿流程。這里大致分為兩種情況:如果抽樣閱讀感覺翻譯質量較好,沒有或極少理解錯誤,審稿人員可能選擇直接閱讀譯文,修改少量錯別字,必要時調整行文;如果質量沒有達到預期,審稿人的勞動量就會激增,因為擔心譯文中有通過閱讀無法察覺的翻譯錯誤,就必須采用譯稿與原稿雙語對照審閱的方式,通過逐句的對照審查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修改。后一種方式無疑會耗費審稿人大量的時間,所以在實際的執(zhí)行中,往往是打折扣的。

在筆者為一家出版社審閱過的一部書稿中,就同時存在一望便知的錯誤,以及必須對照原文才能發(fā)現(xiàn)的隱蔽的錯誤這兩類錯誤。對于一些單憑閱讀無法察覺的錯誤,就必須認真比對原文。比如:

例(1)

原譯:英國人種植作物的最初嘗試是在1585年到1587年,在加利福尼亞北部的羅阿諾克,這次嘗試徹底失敗了。

原文:The first English attempt to plant a colony, at Roanoke, in North Carolina, between 1585 and 1587, was a complete failure.

單憑閱讀譯文,一般讀者很難覺察出有錯誤——極少有中文讀者恰好知道Roanoke不在加利福尼亞州。只有比對原文,我們才能發(fā)現(xiàn)這句譯文中的硬傷:譯者把Carolina統(tǒng)統(tǒng)看成了California(原譯者把整個章節(jié)中的Carolina都看錯了)。實際情形是,鑒于此書原譯有較多隱含錯誤,在審稿的時候筆者借助高效率的AI技術支持的語料對齊工具,然后配合CAT技術,全文逐句對照完成了該書的審校,也確實找到了大量這類隱含的錯誤。

近年來曝光的“問題譯作”大多都會存在上述兩類錯誤。其中一望便知的錯誤如“常凱申”“門修斯”等,這些錯誤,即便逃過了編輯的檢查,也逃不過廣大讀者的眼睛。但是,很多難以察覺的錯誤卻能數(shù)年數(shù)十年地存在于書中,難以得到糾正——因為讀者只能看到譯文的“一面之詞”,很難借助有限的信息判斷出翻譯出了錯。

比如,著名的暢銷書《萬物簡史》中譯文曾被指出有很多硬傷,在后續(xù)的印刷中,出版社改正了網(wǎng)友指出的錯誤。但是,直至該書圖文版的第14次印刷(2014年),仍存在下面這樣的句子:

例(2)

原譯:海王星其實不是在土星以外一點兒,而是在土星以外很遠的地方——它離土星的距離比土星離我們的距離還要遠五倍。它在外面那么遙遠的地方,接受的陽光只有土星的3%。

原文:Neptune in reality isn’t just a little bit beyond Jupiter, it’s way beyond Jupiter—five times farther from Jupiter than Jupiter is from us, so far out that it receives only 3 percent as much sunlight as Jupiter.

單純閱讀譯文,幾乎極少有讀者能意識到譯者把Jupiter(木星)誤譯作“土星”了,因為替換為土星后,譯文內容大致是合理的,只是兩個數(shù)字不合理,但是一般的讀者又不具備這樣的知識儲備,無法發(fā)現(xiàn)這樣的錯誤。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審稿的時候,如果遇到的大多數(shù)稿件質量較好,只需通讀譯文就能進行編校,編輯尚能應付;一旦遇到例(1)和(2)這樣充滿了難以察覺的誤譯的稿子而不得不采用逐句審閱的方式,審稿量就會大大超出編輯的承受范圍。

3 圖書項目管理需要新技術、新理念

翻譯技術未能應用到圖書翻譯流程中是導致近年來一些圖書翻譯質量不佳的部分原因。長期以來出版社一直采用傳統(tǒng)的工作機制和規(guī)范,這些機制和規(guī)范往往是基于前AI時代的技術形成的,對于當時的出版工作和需求來說行之有效;但是,它們沒有跟上技術發(fā)展的步伐,沒有吸收管理學、語言AI技術、翻譯技術等領域的新進展新成果,慢慢變得無法適應新的圖書翻譯出版形勢。

比如,對于與語言相關的AI以及其他電腦輔助技術,出版社的典型表現(xiàn)是不了解,并且不鼓勵使用,甚至有編輯極力反對應用。崔啟亮等 (2016:15)指出:“將翻譯服務作為項目,并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維護,不但有助于提升服務質量,更是對相關行業(yè)進行規(guī)范化、標準化的重要途徑。”在整個社會提倡新動能轉換的大形勢下,出版社應該積極關注并采用新的翻譯技術和管理理念,擁抱與語言相關的AI技術,提升圖書翻譯的項目管理水平以及產(chǎn)品質量。

3.1助益圖書翻譯的新技術

以翻譯記憶為代表的翻譯技術已經(jīng)出現(xiàn)并在翻譯行業(yè)應用了近30年,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CAT技術有助于提高幾乎各類文本的翻譯效率和質量。近年來,AI技術的發(fā)展,尤其是深度學習在機器翻譯領域的應用等,使得基于MT的PE生產(chǎn)模式也越來越得到翻譯產(chǎn)業(yè)界的重視。在這種背景下,出版社應重視學習語言服務產(chǎn)業(yè)領域的最佳實踐,重視語言AI以及翻譯技術的應用與推廣,有效地把圖書翻譯的譯中過程(傳統(tǒng)上這一階段被分割開來,完全交由譯者來完成)整合到圖書翻譯和出版的全流程中。

3.1.1 CAT技術用于圖書翻譯

CAT關注的是“如何應用計算機軟件,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翻譯流程的自動化,提高人工翻譯的效率,保證人工翻譯的質量,并能夠管理翻譯流程” (徐彬 等, 2007:82)。如今,在語言服務產(chǎn)業(yè)領域,大多數(shù)翻譯公司都會借助CAT工具的支持,積累公司專注的一個或多個領域的術語庫、雙語語料庫等語言資產(chǎn),同時會為特定領域的翻譯制定風格指南(Style Guide)。這些做法,可以有效縮短譯者查詢專業(yè)術語譯法所耗費的時間,保證術語以及行文風格的一致性。如果出版社能夠主動學習并接納新技術,推廣這樣的做法,將極大地改進圖書翻譯的實踐。很多出版社都有較為明確的出版方向和專注的領域,如果在圖書翻譯中采用基于CAT的解決方案,短短幾年之內就能積累起千萬字級的語料,并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相關術語庫。這些資源,對于后續(xù)的譯者翻譯新的圖書能夠帶來極大的幫助。

3.1.2 MT+PE在圖書翻譯中的嘗試

2016年以來,人工智能的發(fā)展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神經(jīng)機器翻譯登臺亮相,相應地,人們對機器翻譯有了更高的認知和接受度。 “機器翻譯(machine translation,縮寫為MT),又稱為自動翻譯,是利用計算機把一種自然源語言轉變?yōu)榱硪环N自然目標語言的過程……” (互動百科) 但是,多年來,由于基于規(guī)則的MT以及基于統(tǒng)計的MT造成了一些在人類看來“可笑”甚至“匪夷所思”的錯誤,導致人們對機器翻譯的認知往往存在以下的刻板印象:

(1)機器翻譯只會逐詞對應,死譯硬譯。這是早期基于規(guī)則的機器翻譯(RMT)在做雙語轉換時的特點。

(2)機器翻譯往往望文生義,斷章取義。如對于“請在一米線外等候”這句公示語,谷歌翻譯就曾譯作“Please wait outside a noodle”。

(3)機器翻譯往往錯誤連篇,改不勝改。“譯后編輯”(Post-editing,簡稱PE)的概念在MT研究誕生后不久就出現(xiàn)了。但是第一代基于規(guī)則的MT表現(xiàn)較差,給很多嘗試PE的人造成了“改不勝改”的印象。

這些刻板印象導致許多人對PE模式較為排斥,尤其是不能接受在圖書翻譯中采用。徐彬等(2015)論證了CAT可以也應該用于非技術文本翻譯,更進一步指出,結合高質量的機器翻譯(MT)以及譯后編輯,采用“機器翻譯+機輔工具+譯后編輯”(MT+CAT+PE)的模式對于一些非技術文本的翻譯也有應用價值”。在CAT的環(huán)境下,借助術語功能,在MT文本基礎上進行修改,譯者能獲得較為明顯的效率提升。

3.2新理念: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是一項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要想實現(xiàn)從傳統(tǒng)管理模式到現(xiàn)代化管理模式的提升,需要決策層有意識、有意愿,自上而下推行。大多數(shù)出版社的圖書翻譯流程管理,在缺乏頂層設計和市場倒逼的情況下,沒有像一些優(yōu)秀的知識生產(chǎn)型企業(yè)那樣在近20年隨著數(shù)字化技術的發(fā)展完成了現(xiàn)代化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應用轉型。

為了應對不斷增加的翻譯量、不斷復雜的翻譯項目所提出的挑戰(zhàn),出版社應該重視學習、吸收知識生產(chǎn)領域項目管理所取得的最新成果,考察通用和專門項目管理模式以及相關軟件在圖書翻譯項目管理上的可行性以及應用方法。很多CAT軟件都具備初步的項目管理功能,這些功能一般會包括翻譯項目的創(chuàng)建、任務分配、進度管理、質量控制等模塊。一些新的基于網(wǎng)絡的SaaS型的CAT平臺還提供了更為復雜的翻譯團隊管理,以及基于眾包的自由譯者招募和管理功能(邵璐,2019:130)。負責圖書翻譯的編輯可以綜合使用CAT以及專用的項目管理軟件,實現(xiàn)更加自動化的項目管理。而企業(yè)級的解決方案,應該是學習一些大的語言服務企業(yè),定制自己的圖書翻譯項目管理平臺,融合AI技術,智能化管理翻譯項目的完整流程。

3.3圖書項目管理理念與應用

與翻譯公司相比,出版社的譯員隊伍相對單純,以高校外語類教師為主,管理上大大簡化,也不需要復雜的市場營銷模塊,因此系統(tǒng)平臺不必過于復雜,開發(fā)難度比起翻譯公司的綜合業(yè)務系統(tǒng)來說也要低一些。一旦建設好并應用這樣的系統(tǒng),出版社會在多方面獲得收益。筆者在這里闡述一下對圖書翻譯項目管理的一些設想。

3.3.1高效的圖書翻譯出版流程

近些年來,在圖書出版和文檔翻譯領域,已經(jīng)有成功建設及應用信息系統(tǒng)的案例,如聯(lián)合國的文檔翻譯平臺,以及柯林斯公司的多語言詞典編纂系統(tǒng)等。翻譯圖書管理系統(tǒng)可以借鑒這一經(jīng)驗,在開始階段,由出版社派專人管理一些重點引進圖書項目。該專人要在圖書翻譯的譯前、譯中、譯后擔負起多種職責。現(xiàn)代生產(chǎn)的各個領域都是自上而下推行生產(chǎn)流程的標準化,但在圖書翻譯出版領域,仍是由譯者這一至關重要的工序的具體承擔者來自主選擇是否采用新技術來完成生產(chǎn)。正是實際翻譯的這一環(huán)節(jié),成了圖書翻譯出版流程的管理黑洞。要想提高引進圖書翻譯出版的效率,提高翻譯質量,就必須借助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來改進翻譯的生產(chǎn)模式。

(1)譯前

在基于信息化系統(tǒng)的圖書翻譯出版流程中,編輯要在譯前階段做大量的準備工作,這包括原始文檔的處理、項目的創(chuàng)建等,這樣就可以使翻譯技術應用能力參差不齊的譯者,參與到統(tǒng)一且標準的流程中來。這意味著編輯要了解并掌握紙質書籍的掃描識別、PDF書籍的轉換,以及專用排版文件的轉換等操作——這些工作目前都由越來越好的企業(yè)融合AI技術的應用軟件來高效率地完成;此外編輯還要掌握翻譯平臺的項目創(chuàng)建、術語管理以及記憶庫管理等工作。出版社通過把譯前的工作承接過去,能使整個流程變得標準化,讓譯者專心“翻譯”。

(2)譯中

采用專用的翻譯管理平臺后,可以保證所有譯者都是在統(tǒng)一的信息化平臺上工作,其承擔的任務,就是借助平臺的功能,按期保質保量完成翻譯任務。這樣的平臺可以嵌入CAT系統(tǒng),使譯者能獲得與項目有關的術語庫和語料庫的支持,提高翻譯效率,保證質量;也可以更進一步,嵌入出版社定制的機器翻譯引擎,支持譯者采用PE模式。在這樣的平臺上,譯者能在工作的同時不斷提交新查證的術語,擴大出版社的知識庫;編輯可以通過平臺實時看到譯者的進度,甚至可以隨時調取譯稿進行抽查。這可以大大加強圖書翻譯的譯中管理。

(3)譯后

當圖書初稿翻譯完成之后,譯者可以在平臺上進行初步的校對,然后選擇輸出最終翻譯文稿,并借助打印稿或電子稿進行交稿前的最終審校。對于質量穩(wěn)定的譯者,編輯也可以選擇審稿和翻譯同步推進的方式,實現(xiàn)高效率的編輯出版。除此以外,編輯還要在譯后擔負起語言資產(chǎn)(術語庫、記憶庫等)回收和管理的工作。基于信息化技術以及翻譯技術在語言服務領域的應用現(xiàn)狀,未來出版社在選拔編輯人才的時候,應該注重語言文字和現(xiàn)代翻譯技術及管理兩方面的能力,慢慢形成一支懂知識生產(chǎn)項目管理、懂翻譯技術,同時具有較高的文字編輯素養(yǎng)的人才庫。

3.3.2語言資產(chǎn)的積累與應用

語言相關的AI技術以及其他翻譯輔助技術的演進,已經(jīng)極大地改變了傳統(tǒng)翻譯公司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基于AI技術的翻譯項目管理,大大提高了語言服務企業(yè)的效率;而基于CAT的翻譯技術,以及在AI技術支撐下日益受到重視的眾包翻譯平臺,還引起了語言服務從業(yè)人員對于語言資產(chǎn)的關注。由于所有譯者都是在統(tǒng)一的軟件平臺上工作,翻譯過程中所形成的雙語句對,以及查證提交的術語,都會進入出版社的知識庫。出版社積累的語言資產(chǎn),反過來對于MT的迭代改進,也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邵璐 等,2020:105)。

4 結論

在社會的主要語言服務產(chǎn)業(yè)部門幾乎都已經(jīng)全面部署CAT及項目管理系統(tǒng),采用PE工作模式,融合的AI成分越來越高的背景下,出版社必須充分認識到AI技術以及其他語言技術所帶來的沖擊和變革可能,加速創(chuàng)新,適應這一技術浪潮,在圖書的翻譯出版工作中,自上而下地設計、建設、推廣包含了語言AI技術的信息化管理平臺,這樣做不僅能解決圖書翻譯中的管理黑洞問題,還能提高圖書的翻譯效率和質量。此外,這樣做也有利于建立一支更優(yōu)秀的譯者隊伍,讓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的譯者,都能享用到語言AI技術帶來的翻譯上的輔助,并能借助出版社提供的大規(guī)模的語料庫和術語庫,解決翻譯中耗時耗力的名詞查證問題,把更多的精力分配到語言文字的理解和表達上,提高翻譯質量。借助這樣的平臺,出版社也能夠有效地回收語言資產(chǎn),為后續(xù)的翻譯提供優(yōu)質的參考資料,使翻譯工作進入良性循環(huán),同時為機器翻譯提供更多的優(yōu)質語料,促進語言AI技術的發(fā)展。

猜你喜歡
項目管理語言質量
裝配式EPC總承包項目管理
“質量”知識鞏固
基于大數(shù)據(jù)分析的集合式EPC總承包項目管理軟件技術的應用
項目管理在科研項目管理中的應用
質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語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未來如何更高效地進行工程項目管理
做夢導致睡眠質量差嗎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累積動態(tài)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人妖无码第一页|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午夜丁香婷婷| 人妻出轨无码中文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99热最新网址|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永久色| 在线观看av永久| 欧美三级自拍|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黄色a一级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91精品国产丝袜| 婷婷五月在线视频|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另类乱子伦精品免费女|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欧美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igao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va| 亚洲综合九九| 国产91成人| 毛片最新网址| 青青青视频蜜桃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影视| 天天综合网站|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性激烈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亚洲无码电影| 久久精品丝袜|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欧美爱爱网| 日韩a级毛片| 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慰喷水|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免费精彩视频| 亚洲看片网| 日韩高清欧美| 国产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精品亚洲|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欧美区国产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日韩黄色精品| 亚洲福利片无码最新在线播放| 婷婷丁香在线观看| 久久不卡精品|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日本a级免费|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