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遠/文
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家庭教育關系孩子終身發展,關系千家萬戶幸福,關系社會和諧穩定。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總書記關于家庭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我們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庭面臨著社會現實情況的變化,家庭教育出現了許多問題和誤區。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不少家庭往往只有一個孩子,于是多個大人呵護著一個孩子;由于年輕父母工作忙,越來越多的老人在幫助帶孩子,兩代人因育兒理念不一致而產生家庭教育的種種問題;特別是社會競爭帶來的學業、考試、升學的壓力,使家長產生了焦慮情緒。有些家長缺乏對教育規律的認識,缺乏育兒知識,往往把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使孩子身心不能健康地發展。有些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除了要求孩子在學校中必須獲得優異成績外,還讓學生參加各種校外補習班、培訓班,增加孩子的學業負擔和心理壓力。有的學校辦學與家長間缺少溝通,致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割裂,家長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特別是教育教學改革不理解、不支持,學校素質教育難以推動。因此,家庭教育非常重要。沒有家庭的支持配合,學校的工作會事倍功半。
現在許多學校建立起家長委員會,有的還建立了家長學校,但缺乏科學的全面的家庭教育的內容。因此,編寫《家庭教育指導手冊》(以下簡稱《手冊》),讓校長、教師和家長都能了解教育是怎么回事,如何對孩子有效地進行教育。《手冊》把向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傳達正確的教育觀念、科學的教育方法,幫助學校和家庭建立起和諧、緊密的溝通聯絡關系,指導家長與學校共同培養健康、積極向上的孩子,作為編寫宗旨,這也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一直以來,教育部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工作,特別是近年來,教育部會同相關部門印發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各地認真貫徹落實文件要求,積極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不斷探索家庭教育有效途徑和方式,各地也涌現出了很多典型經驗和做法,我國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顯著進展。2019年,教育部把推進“家校協同育人”攻堅行動列入“奮進之筆”攻堅計劃,編寫《手冊》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手冊》總結了當前家庭教育領域的最新理論成果和前沿知識,借鑒了各地家庭教育工作的典型經驗和做法,圍繞不同學段學生的身心特點、認知規律以及家庭教育需求,介紹了家庭教育知識和方式方法,語言平實,可讀性強,易于學校的使用及家長的理解和操作。我認為,《手冊》的推廣使用,對各地教育部門、中小學、家長開展家庭教育工作將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我經常說,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要回歸教育的本質,那就是要立德育人,讓孩子身心健康發展,快樂地成長。我相信,通過各地教育部門、中小學、廣大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改善教育方法,我們就一定能夠形成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圍,使我們的孩子幸福生活、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