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琪,徐佩
(哈爾濱理工大學,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善”是倫理思想的核心內容。人們對“善”的理解,由于視角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等原因,形成了許多不同的釋義。可以利用觀念理論來分析和理解“善”的異同。該章借助詞典來從概念方面對俄語中的“добро”進行界定與分析。
在詞源詞典《Этимолог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現代俄語詞源詞典》 中對добро 的詞典釋義為:一切優良的、好的、有益的東西,與惡相對;善良的行為;財產,東西(用作口語中)[1]。
在詞源詞典 《Словарь древне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Ⅺ~ⅩⅣВВ./古俄語詞典11—14 世紀》 中對добро的詞典釋義為:一切優良的、好的東西,與惡相對[2]。
在詳解詞典《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Ⅺ~ⅩⅦВВ./俄語詞典11—17 世紀》中對добро 的詞典釋義為:一切好的、善良的、誠實的、體面的東西,幸福[3]。
在詳解詞典《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俄語詞典》中對добро 的詞典釋義為:一切優良的、好的、有益的東西,與惡相對;善事、好事,善行;(集合名詞,用作口語中)財務,東西,家什[4]。
在詳解詞典《Толковыйсловарьживоговеликору сского языка/大俄羅斯俄語通用語詳解詞典》 中對добро 的詞典釋義為:物質,一切好的東西,財產或財物,財產,善意的,動產;幸福,誠實的和有益的東西,人類、公民、家庭成員的義務所要求我們做的一切,與惡事和惡相反;字母“Д”的名稱;好,好吧;恰好,正好,好吧;不需要,多余;完全,全然,徹底[5]。
在哲學詞典《Новейший философский словарь/最新的哲學詞典》 中對добро 的詞典釋義為:善與惡同屬于倫理學和道德認知理解范疇。善以一種非?;\統的形式指出了在工作和日常行為中、道德品質標準中、人際關系和社會現象中道德和不道德的界限以及體面和不體面的界限。
在倫理學詞典《Словарь по этике/倫理學詞典》中對добро 的詞典釋義為:善是道德認知最普遍的理解之一,也是倫理學最重要的范疇之一。善與其對立面惡是區分和對比道德與不道德的最普遍形式。
通過以上的詞典釋義分析可以看出,俄語中добро 的最初釋義為一切好的、善良的、誠實的、體面的東西,與惡相對。之后又衍生出了善良的行為、財產、東西、沒用或不太有用的東西等釋義。добро也被歸屬于倫理學范疇內,作為區分道德與不道德的標準。
卡拉西克認為,觀念中的形象部分是一種知覺過程,是抽象觀念的具體體現,指的是存在于人們記憶中的可見、可聽、可嗅、可觸的事物、現象和事件[6]。該節即從形象方面對俄羅斯民間故事中善的觀念進行分析研究。
在俄羅斯的民間故事中,有很多關于助人為樂的故事。
在《平庸的伊萬和智者伊蓮娜》中,智者伊蓮娜假扮成一無所有的老人向傻瓜伊萬乞討、尋求幫助。傻瓜伊萬耐心、細致地為老人提供幫助、照顧,為她準備吃食、燒水洗澡。在《幸福的孩子》中,主人公是一位富有的商人。他經常做善事。平日里他經常施舍、救濟貧窮的人們。他還為了造福于所有的東正教徒,花費重金在人們無法逾越的沼澤上架起了一座長橋。
這兩篇故事中的主人公都用自己的能力努力的幫助他人,解決他人的困難。他們的行為符合民間評價中對善良品質和善行的認可。
不計較以前的嫌隙和他人的過錯,不冤冤相報,是一個人胸襟寬廣的體現,也是一種處理彼此積怨的好方法,這是善行和善良品質的體現。
在《尸體》中,因為母親的死,傻瓜伊萬被父親和兩個哥哥責怪、趕出家門,但是善良的傻瓜伊萬并沒有記恨父親和哥哥對自己的誤解、驅趕,在得到金錢后仍是主動的與親人共享。
在《火鳥和瓦西麗薩公主》中,瓦西麗薩公主被年輕的射手捉到獻給了沙皇,但是射手是被沙皇所迫。瓦西麗薩公主理解射手的苦衷并且原諒了他。最終,年輕的射手在神馬的幫助下設計殺死并取代了沙皇,娶公主瓦西麗薩為妻,并和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這兩篇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沒有記恨傷害過他們的人,反而以德報怨原諒了他們,心胸開闊,在寬恕他人的同時,自己也獲得了幸福。故事中的這種結局體現了俄羅斯人民寬容豁達的品格。
尊重、敬愛父母,努力完成父母的心愿,使父母心情愉悅,有利于家庭的和諧。
在《灰褐色的馬》中,老人臨終囑托自己的3 個兒子依次為他守夜三晚,但是只有小兒子傻瓜伊萬聽從父親的囑托,在父親去世后,夜夜到父親的墓地為父親守夜,而他兩個聰明的哥哥則是由于懶惰、害怕等原因不聽從父親的臨終囑托,設計讓自己的傻弟弟替自己為父親守夜。故事里傻瓜伊萬遵從父親遺愿的行為體現出了他對父親的尊重與愛戴,符合傳統倫理宗法中對孩子尊重父母的要求。
在《被訂婚的孩子們》中,兩位商人是好朋友,他們一個住在莫斯科,一個住在基輔。他們在兩家孩子剛剛出生時就為他們訂下了婚約。但是由于路途遙遠,兩個孩子從未見過面。在18年后,家住基輔的商人的兒子聽從父親的命令,為了完成父親的心愿,只身從基輔出發,歷經磨難后抵達了莫斯科,見到了另一個商人的女兒,兩人結婚了。故事中商人的兒子為了達成父親與別人的約定,不畏艱險,只身前往莫斯科的行為體現出了他對父親的敬愛之情。
這兩篇故事中的主人公都聽從父親的命令,努力地完成了父親的心愿。無論是父親的遺愿還是父親在日常生活中的要求,他們都努力達成,使父親高興。
在俄羅斯的民間故事中,善具有十分豐富的形象。俄羅斯人們倡導善心、善行。在俄羅斯有很多關于добро 的諺語,如“Жизнь дана на добрые дела/生命是為了善行、Не ищи красоты, ищи доброты/不求美,求善、Добрым быть - добрым и слыть/成為廣為人知的好人”等。
卡拉西克認為,觀念中的價值部分是能把一種觀念區別于另一種觀念、一個民族區別于另一個民族的決定性要素。價值在民族意識中代表了一個民族文化類型中最核心的思想。該節即從價值方面對俄羅斯民間故事中善的觀念進行分析研究。
在俄羅斯的民間故事中,добро 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它教育人們心存善意、多行善舉會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好的結果,從而引導人們做善人,行善事。
心懷善念、多做善事可以為人們帶來幸福的婚姻。因為俄羅斯人十分重視愛情、婚姻,所以在很多的俄羅斯民間故事中,善良的主人公在結局都獲得了美滿的姻緣作為獎勵。
在《美麗的瓦西麗薩》中,瓦西麗薩是一位聰明勤勞的女孩,她善良勇敢,從不傷害他人,在繼母的迫害下樂觀堅強的生活,最終在巫婆和母親留下的娃娃的幫助下,憑借自己的紡織技術,得到了沙皇的喜愛,成為王后,獲得了幸福。
在《金鞋》中,父親給兩個女兒各買了一條魚,而小女兒出于對小魚的同情,把自己的小魚放走了。后來,不受寵的小女兒在小魚的幫助下來到教堂向上帝祈禱,在這時她遇到了王子,王子愛上了她,最終王子與善良的小女兒結婚,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在這兩篇民間故事中,主人公們或勤勞勇敢、樂觀堅強,或尊重父母、聽從父母的囑托,所以在故事的結局,善良的主人公們收獲了美滿的婚姻,獲得了幸福,這也是對讀故事的讀者們的一種引導與教育,教育人們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因為在俄羅斯人的傳統思想中認為,只有善良的人才能符合上帝對于人類的要求,只有多行善舉、多受磨難才能洗刷自己身上的罪惡,從而收獲幸福。
擁有善良的品質,以善心、善行對待他人可以為自己帶來財富。所以,在很多的俄羅斯民間故事中,主人公在結局都獲得了財富作為回報。
在《平庸的伊萬和智者伊蓮娜》中,傻瓜伊萬不求回報,真心尊重、幫助老人。老人得到了幫助,感激傻瓜伊萬,就把森林的秘密告訴了傻瓜伊萬,用無盡的面包來報答傻瓜伊萬的善心。
在《尸體》中,傻瓜伊萬熱心善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幫助他人,所以他得到了很多錢財作為獎賞。他心胸寬廣,不計較父兄之前的誤解與傷害,在得到錢財后不計前嫌的回到家中,和父親、哥哥們一起幸福的生活。
這兩篇民間故事中的主人公們之所以能夠獲得財富,都是因為他們能夠心存善意,積極主動地為別人提供幫助,從而為自己帶來了好運。這也引導、教育讀故事的讀者們要心懷善念、多行善舉。
善良可以為人們帶來仕途上的好運。在很多俄羅斯的民間故事中,善良的人在結局都獲得了職位的提升。
在《森林里的士兵和沙皇》中,沙皇因為打獵在森林中迷路了,他遇到了好心的士兵,士兵在并不知道他是沙皇的情況下,幫助他,保護他,并且在晚上沙皇睡著的時候,殺死了數個土匪使沙皇免遭劫難。在第二天清晨,士兵把沙皇送出了森林。最終,沙皇把善良勇敢的士兵封為了上將。故事中的士兵并不知道他幫助、保護的對象是沙皇,他并不是為了討好、利用沙皇使自己獲得什么好處、賞賜。士兵不顧自己的安危舍身保護沙皇,并不是因為沙皇的身份尊貴,而是因為士兵心地善良,不忍無辜的人被土匪害死。他的善心善行最終為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好處。
在《魔鏡》中,王子和商人的女兒結婚后,商人的女兒因為思念父兄常常悶悶不樂。王子決定帶著王妃回家探親。但是在回家探親的船上,護送王妃的將軍覬覦她的美貌,威脅王妃,讓王妃和他在一起,否則就要把王妃扔到海里。這時,一位水手聽到了將軍的話,他來找王妃,并對王妃說,他可以救王妃,他們兩個互換衣服,水手游泳好,他可以游回碼頭。最終,水手被扔下了船,他自己游回了碼頭。王妃得救了,她下船后假扮成廚師成功回到了家,揭露了惡人們做的壞事,使惡人們得到了應有的懲罰。而好心的水手則被冊封為新的將軍。故事中的水手沒有迫于將軍的權勢而助紂為虐,而是勇敢的保護王妃,他的善舉為他帶來了好運。
這兩篇民間故事中善良的人們之所以能夠獲得職位上的提升,都是因為他們無私的幫助了別人,從而為自己帶來了好運,獲得了回報。這也在教育讀者,在他人遇到困難時,要積極主動地提供幫助。
俄羅斯民間故事中的善人最終都會因為自己的善心善行獲得獎勵,或是美滿的婚姻,或是財富,或是地位等,這也是在激勵教育讀故事的讀者們要做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努力的幫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