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龍丹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河南 鄭州 451150)
在當今社會,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對藝術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發現在這種芭蕾舞基礎舞蹈訓練的過程中,呼吸對于舞臺藝術表演的效果影響越來越大,而大多數的芭蕾舞教師也越來越意識到,調整好呼吸的節奏以及力度在提升芭蕾舞基礎訓練效果中的重要作用。以往在傳統的芭蕾舞基礎過程中,大部分的訓練班往往過分強調舞蹈的節奏以及學員自身身體柔韌性對于提升舞蹈價值的重要性,因此十分注重對學生在身體動作方面的的訓練,這方面也就忽視了不同的呼吸節奏以及力度在提升芭蕾舞藝術效果中的重要性。因此,造成了部分的舞者在表演不同領域的舞蹈作品時,他們經常性的也忽視了對節奏以及呼吸力度的把握,進而導致部分芭蕾舞者無法在藝術表演的過程中充分的反映出舞臺場景、故事內涵、人物形象等藝術表演的本質。而且呼吸是對芭蕾舞蹈的一種情感上詮釋,將自身的情感通過不同的芭蕾舞曲目在舞臺上表現出來也就是芭蕾表演的靈魂方面。
我國傳統的文化中比較注重以氣御勁,而作為藝術之一流傳到我國的芭蕾舞也不例外。芭蕾的基礎動作訓練,主要是運用舞蹈語匯來詮釋道家的一種精髓文化,即深刻的遵循“天地輪回以及陰陽結合”的自然領域的藝術性呼吸規律。而作為學員們的老師,各個芭蕾舞教師就應主動把握住芭蕾舞練習過程中呼吸節奏力度的力量,在舞蹈藝術思想的影響下,將不同的呼吸節奏與動作、呼吸節奏與舞蹈節奏、呼吸節奏與情感的表達相結合,最終在舞臺上表現出芭蕾舞蹈作品的動作之美、節奏之美以及藝術之美。在教導學員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能將芭蕾舞在基礎訓練中的氣、意、情三方面分開論述講解,即將“意、情、氣、情”有機相結合,最后表現出芭蕾舞基礎訓練過程中的形體之美以及意境之美。
芭蕾舞一開始發源于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主要興盛于法國大革命時期,而在俄羅斯攀登到了藝術領域的頂峰。在芭蕾舞的基礎訓練過程中,樹立了“開、伸、直、立”的身體練習標準,既融合了芭蕾舞者優美的身體以及優美的舞蹈形體姿勢,而且還具有較高的藝術審美價值。雖然在芭蕾舞蹈的基礎訓練過程中,關于腰胯以上的動作表演不多,但是在基礎訓練的過程中,能夠發現還是具有一定的呼吸規律的。而良好的呼吸技巧、不同節奏的呼吸力度就可以比較有效地提高芭蕾舞學員在基礎訓練過程中的效率,而且不同的呼吸方式同時也對應著不同的舞蹈表演動作。作為舞者我們可以感受到,不同節奏下的呼吸以及不同力度的呼吸跟芭蕾舞舞蹈動作的節奏呈現密切相關的聯系。因此在芭蕾舞基礎動作的訓練中,將自身的呼吸與舞蹈動作做同步的節奏調整,可以使舞者更深刻地感受到舞蹈的音樂節奏,融入到作品想要表達的藝術內涵中去,進而激發出身體更大的藝術能量。
在一方面,我們的舞蹈動作驅動著身體的呼吸節奏,然后使呼吸隨著舞蹈動作的變化而變化;在另一方面,跟隨舞蹈、催化舞蹈動作的的呼吸節奏能夠進一步提升舞蹈動作的藝術表現張力,可以使比較僵硬的舞蹈動作表現得更加更輕盈以及流暢。并且呼吸節奏與舞蹈動作節奏的順暢銜接融合,還能有效的提高芭蕾舞基礎動作整體的訓練效果,舞者們準確的調整呼吸還有利于提高每一個舞蹈動作的觀看柔韌性。因此,呼吸是芭蕾舞基礎動作訓練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而如何在芭蕾舞蹈的基礎訓練中更準確地調整好自己的呼吸,是芭蕾舞者在長期的基礎訓練中不斷學習領悟到的。再加上不同強度的舞蹈動作類型會產生不同的呼吸節奏力度變化要求。這就要求舞者們需要通過改變自身呼吸的力度以及節奏,達到自身的呼吸與呼吸影響下的舞蹈動作達到高度的統一,最終提高芭蕾舞蹈的藝術表現性和舞蹈動作的靈活性。
例如,在我們芭蕾舞者在基礎訓練的過程中,要控制上半身的張開以及加寬的身體動作時,此時身體不由自主的就需要吸氣;而在芭蕾舞蹈動作基礎的訓練中,當我們在控制下肢進行下蹲或者下沉時,此時身體就會需要呼氣;而部分的腿部動作需要我們站起來,然后提臀,提氣,是為了以減少身體的力量感。再例如,當我們在做控制腿的動作時,因為幅度較大總是盡量吸氣,跟隨舞蹈的節奏讓動作的感覺不斷的向上延伸,目的是為了達到一種外觀上身體延伸的美感;而在空轉運動的過程中,呼吸過程總是有緩慢的一個準備過程——短時間內會瞬間起飛旋轉,然后快速的吸氣,屏氣,再呼氣。因此對呼吸的合理科學運用,將會直接影響舞者在舞臺上的藝術表現力和身體體現,所以我們在芭蕾舞表演的過程中就要注意對呼吸節奏以及力度的合理運用。科學合理的呼吸狀態有助于提高不同芭蕾演員,在基礎訓練跳躍中的高度以及協調性。當我們完成一個簡單的跳躍后,它就可以幫助芭蕾舞者在舞臺上完成各種類型的大的動作跳躍。
但是,我們怎樣才能在片刻的跳躍過程中保持那一剎那的停頓感呢?當然,這個時候就離不開對身體呼吸節奏的運用。當舞臺上芭蕾舞者的身體通過一定的舞蹈姿勢在空中進行旋轉跳躍時,需要在躍起的時候穩定地控制全身,然后同時控制自身的呼吸,這樣就可以使四肢短暫的靜止在空中,進而表現出芭蕾舞藝術的美。但大幅度的喘息就會破壞身體中空氣造型的穩定性,而如果發生窒息也會造成全身動作的僵硬,從而破壞整體舞蹈動作的外觀美感。
在芭蕾舞基礎訓練過程中,舞者們在起跳的過程中會達到一個最高點。而在重力的拉動作用下,人體就會發生會下降。而如果他們想停在空中表演出一個動作,那么演員自己就應該給身體一個向上的推動力量,這個力要保持和重力相同,但是方向相反。而這兩種力相互抵消的結果就將使舞者們短暫的停止在空中。這種身體在運動中過程所賦予的力量,正是我們日常的呼吸中對“呼與吸”節奏的巧妙運用,主要包括呼氣而不放松,吸氣而不僵硬。當突然吸氣后,就將空氣輸送到腹部,然后通過用力按壓腹部的肌肉做呼氣動作,這樣就可以固定住胸腔以及骨盆的動作,然后為上肢以及下肢的各種比偶礙眼動作提供比較穩定的支點。腹部氣體壓力的增加促進了腹部以及腰部等肌肉的強力收縮,進而增加了舞蹈動作的力度,這樣就會使身體與空氣摩擦有強烈的停頓感、靜止感以及運動感。
在舞臺上,隨著各種音樂旋律的變化,舞者們的軀干以及四肢都有著相應的動作變現。每一個舞蹈動作都與呼吸能夠巧妙地融合,從而表現出各種有節奏的故事。而不同的呼吸也對于同一個動作會產生不同的藝術表現。即使是同一個芭蕾舞演員,如果運用不同的呼吸就會不同的藝術表現。而不同的呼吸節奏賦予芭蕾舞者富有節奏的舞臺動作,就像歌手能夠唱出優美的歌曲,呼吸與身心藝術的表現融為一體,在音樂節奏的激發下展現出更加美麗的藝術作品。
因此,在芭蕾舞的基礎訓練中,舞者要做好將舞臺節奏和故事的情感內涵融入到呼吸節奏的準備,要真正將每一次的呼吸與舞蹈動作巧妙地結合起來,然后在通過身體動作的表現來體現出芭蕾舞表演的藝術之美。
由于芭蕾基礎訓練的目的是做到“開、伸、直、立”,而這也是芭蕾基礎訓練課堂內容教學的重中之重。學生們在身體形態訓練的過程中融入適合舞蹈的呼吸節奏,然后通過調整自身呼吸的力度,并結合音樂的不同節奏,從而表現出“開、伸、直、立”的舞蹈姿態,最后完成舞蹈內涵和故事情感的渲染,最終給觀眾呈現出優美的芭蕾舞蹈作品。
例如,我們在芭蕾舞的基礎訓練過程中,芭蕾舞老師就會通過給學員們示范講解下蹲各種組合的要點、難點和動作要領,然后在通過自己平時表演過程中的呼吸體驗,將自己對于呼吸節奏對舞蹈動作的感知轉化為書面語言,表達給每一位學生,然后在通過觀察學生對于教導內容的反饋,再進行下一步的指導,從而讓每一位學員能夠將情感和思想融入到舞蹈動作的呼吸節奏中,真正展現出芭蕾舞基礎訓練中,各種中蹲式組合的驕傲以及舒展領域的藝術美。
所謂“意情行氣、以氣促力、以力拓意情”中的“以氣促力”主要是指用氣的呼吸節奏來控制軀干和四肢動作的發力程度。由于在芭蕾舞的訓練過程中控制力量是比較困難的,但要是這種力量來自自身的氣,即通過呼吸來控制。那么在芭蕾舞的訓練中就會比較輕松,而如何控制“力”與“氣”,即在芭蕾舞的訓練過程中如何控制好自身的呼吸。而在這個過程中,自身呼吸節奏的速度、力量以及流暢性既會影響軀干和肢體對于芭蕾舞藝術美的展現。如,在芭蕾基礎訓練中的控制(Adagio),就是要緩慢而流暢的呼吸,這樣不僅能靈活的控制軀干以及四肢的力量發揮,還能表現出舞蹈演員的線條、舞蹈的意蘊和情感之美。而隨著自身快速的呼吸,軀干以及四肢就會不受控制,使得動作變得僵硬,從而失去了芭蕾舞形體線條、藝術意義和情感之美。
基本功訓練不僅是芭蕾舞藝術的啟蒙訓練,同時對于舞者們的身體形態塑造也是十分關鍵的。它就像長成一棵樹的樹干,舞者們為了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對于舞臺上的基本技能是必須深刻的掌握,也就是說,只有良好的基本技能訓練,才可以達到這個要求,而呼吸是否可以靈活地用于芭蕾舞的基本技能培訓,將決定他們能否在未來有一個較好的發展前途。當然,芭蕾舞者除了掌握基本功的訓練外,還應具備一些強壯的體魄、保證“三長一短”的軀干和四肢修長有力,以及對芭蕾舞音樂節奏的敏感性。但是在訓練過程中,對于呼吸節奏力度的運用往往被舞者們忽視。
例如,在芭蕾基礎訓練中的小彈腿也即(Batte-mentfrappe),無論舞者們是要一口氣完成這一動作組合,還是運用丹田的統一呼吸來完成,都會對最終舞蹈的藝術表現張力產生不同的效果。一般在日常的訓練中,大部分舞者在小彈腿的訓練過程中,會均勻地分布自身的氣,即將呼吸盡量放均勻。但是為了充分展現芭蕾舞蹈的藝術優雅和形態敏捷,舞者們掌握呼吸的速度以及身體象臺的變化是非常重要的。而將兩者進行融合,就可以呈現出比較優美以及優雅的身線美。因此,掌握呼吸的節奏以及麗都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卻貫穿于整個芭蕾舞在訓練和表演的全過程。掌握呼吸節奏內以及力度不僅是藝術內涵、故事情感和舞蹈行動之間的重要連接點,同時也是舞者們對靈魂和身體藝術的一種另類詮釋。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當前的呼吸技巧與方法在芭蕾舞的基礎訓練過程中的應用還不夠深入。在我們開展對于芭蕾舞基礎訓練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們要注意讓學員們掌握呼吸節奏與舞蹈動作的結合方法,要將自己的感受和故事情感融入到呼吸的節奏中,然后根據不同的芭蕾舞在基礎訓練以及芭蕾舞的舞臺作品中,充分表達自己的不同情緒,根據動作節奏進行不同的呼吸力度。從而使芭蕾舞者的舞蹈動作,能夠具有非凡的藝術張力和優美的四肢線條。要通過持續的基礎體能訓練,還有更多的自由藝術的呼吸,讓開展芭蕾基礎訓練的學生們領會,使他們的芭蕾舞蹈姿勢更加穩定,能夠跳更多的優美旋轉以及作品,讓自身的芭蕾舞蹈藝術價值更輝煌,進一步升華芭蕾基礎訓練的舞者們,并使觀眾更加深入的了解芭蕾在基礎訓練和芭蕾舞表演作品中的深層含義,從而享受在芭蕾的基礎訓練以及芭蕾舞蹈作品帶來的深層次的藝術感染。
跟隨單動作進行有意識的呼吸屬于初級訓練。而在芭蕾基礎訓練之初,由于大量的單一動作訓練,學生此時應將無意識的呼吸盡量轉化為單一的有意識的呼吸節奏。作為一種很好的單項訓練科目,需要學員們結合自身的動作進行適當的慢呼氣和慢吸氣。而在身體軟度的訓練中,可以讓學生把注意力盡量集中在自己的呼吸節奏上,不僅要充分的控制呼吸,還要有意識的轉移疼痛。這樣通過使用慢呼氣和慢吸氣的節奏,好可以使一些比較緊張的肌肉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
例如,當他們躺在地上,在按壓前腿,進行緩慢的呼氣時,此時的力量腿(前腿)是向下壓的。而當他們緩慢的吸氣時,由于動力腿會停止移動,不向下按壓,重復幾次,直到達到極限。此時,在此狀態停止動作,仍保持緩慢呼吸和緩慢吸氣。保持一定的時間限制后,讓學生再次按壓動力腿,同時進行緩慢呼氣。緩慢地將動力腿再放回原來的位置,同時還要緩慢地吸氣。這樣準確和科學的單呼吸動作訓練可以幫助學生盡量放松自己的肌肉,從而較快地實現芭蕾舞者應有的肢體柔韌靈活性。
由于良好的呼吸更加有利于學員將Grandbaltemet/大踢腿更好的完成,從而使其動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穩定性富有肌肉力量美感。Grandbaltemet/大踢腿的動作練習,主要是為學員以后更好地完成大規模的技術動作技能做好身體的準備,因此需要有效地鍛煉Grandbattemet腿部各項動作的范圍以及力量。當運他們的動范圍越大,運動量就會越大,這時候就需要足夠的氧氣。而Grandbaltemet/大踢腿的動作踢腿強度越大,對退步肌肉的要求就越高。而隨著他們運動量的增加,大腿肌肉鍛煉的次數也就越多,此時身體就需要大量的氧氣恢復。而他們需要的氧氣越多,那么呼吸節奏技巧就越重要。在Grandbaltemet/大踢腿的訓練中合理的控制自身呼吸,除了能夠調整學生的心理上狀態外,還可以通過大量的控制自身呼吸的程度來進一步確定,每個動作人體的重心位置和調節動作的運動平衡。只有他們具備良好的運動平衡能力,在表演過程中身體才能保持一定的穩定性。
例如,當學員們在初中學習Grandbaltemet/大踢腿動作時,當老師在不削弱動作的強度以及退腿部振幅的情況下,可以以較慢的速度練習Grandbaltemet/大踢腿動作,這種Grandbaltemet/大踢腿動作的本質是腿部的快升慢降,而呼吸是快節奏的吸氣和慢節奏的呼氣。當主力腿快速踢出時,就需要快速吸氣。因為快速的吸氣會使身體四肢產生緊張感,從而幫助學員迅速的收緊肌肉,產生一種爆發力,并協助自身的動力腿產生大蹬起,能夠瞬間在空中形成一個靜止的動作。然后在重力的影響下,當力量腿產生落下時,腿上的肌肉就會比踢起時需要更多的力道控制,可以慢慢的恢復準備姿勢。這時,我們就需要借助呼吸——緩慢的呼氣的幫助,這樣加些來的踢腿才能繼續的流動,進而減緩快速踢腿時動力腿所帶來的沖擊。因此,在空中快速踢腿的那一刻就是需要快速的吸氣,然后在回到地面的準備姿勢時做到慢慢地下降,慢慢地進行呼吸,這樣會使他們產生一種比比較輕盈的感覺。
結合以上研究可以發現,我們在正確使用呼吸節奏以及力度之后,就會發現在芭蕾舞的基礎訓練過程中,掌握呼吸與動作結合的技巧是一個循序漸進、需要長期鍛煉的過程。因為呼吸原本是人體自發的,但在進行芭蕾基礎動作訓練中,呼吸節奏將成為藝術下的呼吸,即需要完成芭蕾在基礎動作訓練過程中的輔助手段,為他們以后在舞臺上表演打下堅實的基礎。當學員們在芭蕾的基礎訓練過程中學習到正確的呼吸氣方式后,在上舞臺前,還應盡量的掌握呼吸意與情的結合,然后使之在芭蕾舞蹈表演過程中,產生一種自動的藝術性呼吸。向著整合“開、蹦、直、立”芭蕾舞藝術表演原則藝術的發展方向進行呼吸,所以從芭蕾的基礎訓練的舞者中,就可以展示一些美麗和優雅結合的芭蕾舞,他們也能夠有與之穩定的跳舞的呼吸姿勢,從而未來的芭蕾舞臺上,讓觀眾們可以享受到芭蕾舞藝術帶來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