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長麗 黃春靜 張傳忠
(菏澤家政職業學院,山東 單縣 274300)
“三全育人”理念的實施主體是教師,課程思政體系建設的主體也是教師,教師對高校學生的言行規范和素養成長具有重要的保障與促進作用。
“三全育人”理念是國務院在《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提出的。“三全”主要是指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1](215)。當今社會的經濟發展使社會建設需要越來越多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這些人才不僅要具有專業的技能水平,還要具備高水平的為人處世及管理等能力?!叭恕崩砟钫窃谶@種情況下提出的,將“三全育人”理念融入我國教育體系中,能夠有效整合目前教育體系中的資源,推動我國現有教育育人體系的重構和改善。在我國的高職院校中,要想將“三全育人”理念融入教育教學之中,就要把握好明確育人目標、聚合人才資源、遵循育人規律、創新育人機制四個著力點,在注重培養學生專業性技能的同時注重對人才的全員、全程、全方位培養。
課程思政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網絡信息化時代,我國年輕一輩學生的思想正接受多元文化的沖擊,國外思想、非主流思想、網絡輿論等都會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產生影響[2](72-73,75)?;诖?,我國高校要加強思想政治課程體系建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課程思政之所以是一種體系,與它本身的性質是分不開的。
在我國推行“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與思想政治教育是分不開的,以課程思政進行“三全育人”,對促進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思政課程是一門具體明確的教學科目,課程思政是一種貫穿于各學科教學過程中的綜合教育理念[3](97-101)。也就是說,思政課程是課程思政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的教育事業順應時代的發展提出了素質教育的目標,課程思政體系作為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體系,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存在于學校生活的任何角落,無論是在社團活動還是教學活動中都能夠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思政體系更多注重的是學生在各種實踐活動中體現的對事物的正確理解和價值觀念。思政課程是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教材和教師的講解明確各種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課程中的基礎理論性知識。
要想建設“三全育人”理念的課程思政體系,首先就要以課程思政實踐“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將“三全”教育理念與課程思政體系相結合,促進我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樹人教學目標的實現。以課程思政進行“三全育人”,可以按照“三全”的三個具體方面改革課程思政。
以課程思政實現思政教師和專業課教師的相互學習,能夠落實“全員”的育人理念。無論是處在哪個階段的教育工作者,都肩負著培養人才、教育人才的重要責任。在高職院校中,雖然更注重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但不能忽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思政體系不是一門單獨的教學科目,它對于學生正確思想和價值觀念的形成是包含在高職院校所有的教學科目當中的。專業課教師在進行專業課的教學時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專業的技能知識,還要通過結合生活中的具體案例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實現思政教師與專業課教師之間的相互學習,不僅能夠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還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落實“全員”的育人理念。
以課程思政結合各學科特點可以落實“全方位”的育人理念。課程思政作為一種綜合性的教育體系,體現在當今高等學校教育體系中的所有教學科目之中。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社會已經不僅僅需要單一的技能型人才,更多的是需要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這種時代背景要求我國高等學校的教育體系更注重加強各門學科之間的聯系。課程思政以獨特的性質能夠將各個學科的知識相互連接,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門學科的教學活動中,整合高職院校各學科之間的資源,結合各學科之間的特點,落實“全方位”的育人理念。
以思政工作深入學生思想可以落實“全過程”的育人理念。課程思政體系能夠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深入,讓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施更加完善。課程思政體系區別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它具有隱性的教育特點。課程思政體系將思政教師和專業課教師的思想觀念和政治態度融入高職院校課堂教學中,并且在校園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可以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思政體系的這種性質能夠避免思政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局限性,對學生正確思想政治和價值觀念的培養發揮重要作用,落實“全方位”的育人理念。
要想將“三全育人”的戰略目標融入我國的課程思政體系改革中,無論是普通高等學校還是高職院校都應該重視專業課程中的思政教育,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進行專業課教學前,教師要針對課程的專業性質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目標將二者有機融合,在教學中選取能夠與學生生活聯系、與學生息息相關的案例講解。在專業課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專業知識與當下的社會熱點問題或以社會熱點的角度對學生提出問題,在師生互動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職院校的專業課普遍具有相應的實踐課程和實踐場地。教師在進行專業課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環境向學生展示具體的實踐案例。一般來說,高職院校為了培養能為社會所用的專業技能型人才,專業課的案例大多出自實際的社會生活。教師在講解這些教學案例時,要選取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案例,使學生對這些案例背后反映出的思政內容產生認同感,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將這些社會熱點問題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不僅能夠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推動我國高校課程思政體系的改革。
要想建設“三全育人”理念的課程思政體系,還要提高思政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在我國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由于部分思政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存在不足,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理論性知識在課堂教學中過于分散和凌亂,不能系統全面地安排思想政治教育知識。思政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不足,還會導致其在課堂教學中脫離社會生活實踐,這種情況會違背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不能促進我國高職院校的課程思政體系建設。課程思政體系建設是貫穿于所有教學科目的綜合教育理念,除了要在專業課的教學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外,還要加強思政教育課程的教學工作。對于我國的高職院校來說,加強思政教育課程教學工作,除了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外,還要注重提高思政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
要想提高思政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高職院校要對思政教師進行專門的技能培訓,讓思政教師在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的同時,提高教學水平。其次,要注重培養思政教師對社會熱點和社會發展趨勢的敏感度和觀察力,以便讓思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充分結合社會生活的實踐問題,游刃有余地分析和解讀社會熱點事件,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社會熱點問題,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最后,高職院校要注重思政教師與專業課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讓思政教師與專業課教師能夠取長補短,互為借鑒,促進“三全育人”理念的課程思政體系建設。
由于我國高職院校在成立和發展的初期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再加上社會對職業院校存在質疑和否定的態度,因此高職院校的發展一直存在一些問題。其中,缺乏完善的教學管理機制一直是高職院校開展教育工作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缺乏完善的教學機制給高職院校建設課程思政體系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建設課程思政體系需要深化思政教師和專業課教師對思想政治重要性的認識。現如今,教師在布置教學任務和制訂教學計劃時沒有明確思想政治教育制定的目標。這導致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中常常忽略和遺忘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導致課堂教學趨于平淡。如果課堂教學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學習興趣,就會對學生正確價值觀念和思想政治的教育造成影響,進而對我國高職院校課程思政體系的建設和發展產生影響。
要想在我國高職院校課程思政體系建設中融入“三全育人”理念,還要建立健全教學管理機制。教學管理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建立健全教學管理機制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高職院校要充分考慮各專業的特點,在制訂專業課程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時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讓思政教師和專業課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和創新教學手段,規范教學管理,由學校和教師共同打造專業精品課程。另一方面,高職院校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評價機制。在課程思政體系中引入評級機制,能夠幫助思政教師和專業課教師反思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促使思政教師和專業課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還可以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給予在評價機制中獲得滿意評價的教師獎勵,以這種形式充分調動教師自我提升的主動性,提高思政教育教學水平,更好地將“三全育人”理念融入課程思政體系的建設中。
事實上,充分利用教學環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思政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建立健全的教學管理機制等措施都是基于以課程思政實踐“三全育人”拓展而來的。將“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職院校的課程思政體系建設中,要將二者有機結合,使“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與課程思政體系的建設互為表里,最大限度地發揮二者的作用。
綜上所述,“三全育人”理念是我國在新時期提出的教育理念,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通過以課程思政實踐“三全育人”,充分利用教學環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思政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建立健全教學管理機制等措施將“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職院校的課程思政體系建設中,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我國的思想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