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建 王 燕
(1空軍軍醫大學基礎醫學院 政治理論教研室、2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口腔科,陜西 西安 710032)
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能夠指引學生朝著正確的人生方向健康發展,因此教師必須給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足夠重視,在采用有效教學途徑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并健康發展。如今,不少教師越來越關注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并圍繞這一方向展開了課題研究。“如何合理開發紅色文化資源”“如何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教師重點研究的課題,教師應將這些課題的研究成果靈活運用到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全新改革。
紅色文化,是指中國革命時期廣大人民群眾在共產黨的帶領下創造和發展的先進文化。這一先進文化是非常寶貴的精神財富,不僅具有極豐富的精神內涵,還具有多樣化的表現形式,甚至具有永恒的歷史價值。印證了革命時代的精神豐碑,展現了廣大人民群眾和革命先驅在國家生死存亡關頭勇挑重擔、敢于浴血奮戰的偉大精神品質[1](203-212)。如今紅色文化已經發展成了比較完整、成熟的文化體系,是中國先進文化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成為一種能夠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推動力。為教學領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開發與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將其用于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知識內容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文化性,教師將優秀的獨特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可發揮不錯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我們可圍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性。
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的融入與運用,能夠幫助教師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工作,讓學生在學習紅色文化這一先進文化思想的過程中,更清晰地了解紅色文化引領下的新時代社會精神風貌,對于增強學生的共產主義信仰有積極的作用,有利于學生堅定地擁護中國共產黨在新時期意識形態領域不可動搖的領導權,自覺地抵制外來負面文化的沖擊和侵襲。
紅色文化教育資源蘊含的內容非常豐富,可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素材,不僅幫助其進一步理解理論知識,還能讓學生感受到一定的學習趣味,使其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表現出學習自主性[2](89-91)。同時,教師指導學生利用紅色文化教育資源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能適當地開闊學習視野,獲得更充足的個性化發展。
紅色文化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相結合,可輔助學生有針對性地學習相關民族精神的思政知識,如愛國主義精神、奉獻主義精神等。同時,學生可學到更多高尚的人物品質,如不畏艱難困苦的品質、為和平勇于獻身的品質、家國情懷品質等。從這方面來講,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的運用,能夠幫助教師針對性地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修養。
目前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力度逐漸增大,高校思想政治教師應在理論課程的教學陣地上,積極采取有效策略推進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的融合運用,旨在全面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具體如下。
有些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時,忽視課程教學的具體側重點,不區分紅色文化,就將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之中,并不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針對性,反而限制了紅色文化資源的教學運用效果。因此,教師應把握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具體側重點,科學選擇針對性的紅色文化資源,推進紅色文化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有機融合[3](72-74)。
比如教師在開展“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一理論課程教學時,應了解它的側重點是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法治素養。為了實現這方面的教育目標,教師需開發蘊含理想信念、社會道德、社會責任感、法治意識等內涵的紅色文化資源,讓學生在運用這些紅色文化資源展開學習時,能夠從中汲取促進自己成長成才的“食糧”。尤其是在法律基礎理論知識方面,有些教師容易忽略這方面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教師可針對這方面的問題,引入具有針對性的紅色文化資源。例如革命戰士在監獄中制定的“獄中八條”,對今日預防腐敗、肅清黨內風氣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學生在學習這方面的紅色文化精神內涵時,可有效提高法治素養,保障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效果。
目前高校學生對紅色文化精神形態的認知并不到位,很少有學生會在閑暇時間閱讀欣賞經典的紅色作品,偶爾會觀看紅色文化相關的影視作品,如抗日劇。有的學生會偶爾聆聽紅色歌曲,但很少主動搜尋更多的紅色歌曲,偏向于聆聽經常被人提及的耳熟能詳的紅色歌曲,如《團結就是力量》《愛我中華》《松花江上》等。導致一些學生對紅色文化精神形態的認知不足,缺乏對紅色文化的主動關注。為了使高校學生對紅色文化精神實質有更深刻、更廣泛的理解,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拓展學習紅色文化精神內涵[4](7-9)。
對此,教師可鼓勵學生主動關注經典紅色作品,包括影視作品、音樂作品等。其中,影視作品有《我是紅軍》《紅旗譜》《建國大業》等比較典型的紅色作品,它們是比較生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素材。音樂作品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游擊隊歌》《唱支山歌給黨聽》等具有濃郁紅色文化特色的歌曲。為了讓學生充分感受經典紅色作品的文化魅力,教師可組織學生參與欣賞典型紅色作品的學習活動,鼓勵學生在欣賞典型紅色作品之后,主動談談自己的感受。這樣的紅色文化資源可很好地激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氛圍,讓學生樂于學習課堂中的重要知識點,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
此外,教師可組織學生參與自主剪輯紅色文化影視作品的實踐操作活動。即學生在自主搜索了經典紅色作品資源后,可根據某一主題自主剪輯相應的片段,整合成一個短小精悍的微視頻。這一微視頻的剪輯內容應充分體現紅色文化精神內涵,讓學生在動手整合紅色文化學習資源的過程中受到充分熏陶。目前網絡平臺上的抗戰影視作品很多,學生可觀看這些抗戰影視作品,找出其中經典的、符合史實的片段,剪輯下來。學生可主要圍繞某個革命時期的歷史人物,錄制相關的微視頻,將其上傳至校園網絡平臺,宣傳紅色文化精神。
高校思政教師在加強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的開發利用時,應注重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紅色文化教育資源,這樣具有更強的針對性,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知識點。在這方面,教師可從某個特定的紅色革命戰士入手,挖掘與之有關的地方紅色文化。例如教師要讓學生學習焦裕祿精神,從焦裕祿這個人物入手,了解他在革命時期的生平事跡,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革命戰士的精神品質與人物魅力。焦裕祿精神隸屬于淄博市紅色文化精神范疇,教師可引入更多的淄博市地方紅色文化教育資源,如朱彥夫精神、黑鐵山起義抗日紅色文化等。這些具有明顯地方特色的紅色文化教育資源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知識,不僅有利于促進紅色文化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融合,還可保障思想理論課程的整體教學質量,甚至能夠讓學生在紅色文化的熏陶下樹立正確的“三觀”,養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行為習慣。
互聯網環境中有不少紅色文化教育資源亟待教師挖掘,它們可成為思政教師開展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教育資源[5](65-68)。教師需要以互聯網為渠道不斷搜索豐富的網絡信息化紅色文化教育資源,便于學生展開線上學習,使其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下獲取豐富的學習資源,并利用豐富的線上學習資源隨時隨地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知識。
例如“血鑄中華,民族魂”網站的紅色文化教育資源可支持教師開展有效的線上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學生可登錄網站,利用網站中的紅色文化教育資源展開有效學習。學生可在這樣的網站中寫留言,或者在交互板塊提出可討論的問題,彼此在線上展開有效的討論,避免死記硬背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知識,通過靈活的方式學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
此外,教師可抓住“網絡公祭”活動的教育機會,帶領學生主動參與這樣的教育活動。這種網絡在線公祭活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知識的學習興趣,可讓學生在這樣的網絡環境下更主動地了解與之相關的紅色文化精神內涵,有利于推動紅色文化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深度融合發展。
紅色文化是獨特的思政教育資源,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高校思政教師應加強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將其靈活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豐富這一理論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師還應積極探索加強紅色文化與思政理論課教學融合發展的有效途徑,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