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錦標 白洪月
(廣州醫科大學 發展規劃辦公室,廣東 廣州 511436)
很多高校,特別是地方高校,在其發展戰略中不約而同地凸顯一個詞——特色。譬如北京工業大學的“人才強校、特色發展、開放辦學”;首都師范大學的“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奮發有為、追求特色”;沈陽藥科大學的“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科研興校、特色名校”;徐州醫科大學的“人才強校、質量立校、科技興校、特色名校、文化鑄校”;廣州醫科大學的“人才立校、學科強校、特色興校”,諸如此類,無不彰顯和強調特色在一所高校發展中的重要價值。“辦學特色作為高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作為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正日益受到學術界的高度關注”[1](5-8)。因此,在內涵建設和質量提高已成為當前高校發展的戰略主題的前提下,“鮮明的特色和準確的定位才是高校發展的關鍵”[2],高校紛紛強調特色立校、特色興校、特色強校,明確了特色,就獲得了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和制勝法寶,自然令學校持續不斷地煥發出勃勃生機,昂然屹立于強手之林。
高校辦學特色不是一個新詞,它由來已久,內涵非常明晰,就是指“高校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形成和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發展方式和被社會公認的獨具個性、優良的辦學風格和辦學特征,主要體現在辦學思想、目標定位、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校園文化等方面”[3]。它是一所高校明顯區別于其他高校的辦學特征,是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生命力和優勢所在。從學界來看,通常認為辦學特色有三種,“一種是‘優而特’,就是以優勢為特色”“一種是‘獨而特’,人家沒有,我有,就是特色”“還有一種是‘新而特’”[4]。這三種形態基本包含當前絕大部分高校的辦學特色。
辦學特色的形成不是短時間內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累積的過程,特色的產生并不是全面鋪開、廣種薄收的,要從局部進行培育,凸顯局部的亮點。筆者認為,這種亮點主要體現在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四個方面,聚焦于這些核心亮點,“通過研究總結、加大投入、打造品牌,轉化為具有全局性影響的‘獨特性’‘穩定性’‘優質性’特征,逐步形成特色”[5](9-11)。
當前,地方高校業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辦好地方高校,將其建設為特色鮮明的高校,并積極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出各行各業需要的各類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打好特色牌,以特色求發展,是地方高校必須直面的現實課題。
廣州醫科大學創辦于1958年,前身為廣州醫學院,是一所隸屬于廣州市的典型地方高校。近年來,學校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并通過內部自我發力,步入了快速發展軌道,在國內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在其六十年的辦學征程中,經過不斷探索,形成了辦學特色,如果說前四十年還是停留在實踐層面比較模糊化的狀態的話,那么近二十年,學校逐步開始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對辦學特色進行了凝練、總結和運用。
廣州醫科大學歷史上第一次對學校辦學特色進行客觀審視應該始于2007年教育部組織開展的對學校本科教學水平的評估(當時校名還是廣州醫學院),這是基于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中所設的“特色項目”這一指標要求而開展的。當時學校提出了“發揚廣醫人精神、南山風格,弘揚抗非精神,不斷總結辦學經驗,凝練辦學特色,在人才培養模式和發展戰略方面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的要求。這種辦學特色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弘揚廣醫大學精神之魂,構建醫學人文精神教育模式;二是長期堅持與區域衛生事業發展緊密互動的辦學發展戰略。
2012年,為了進一步適應廣東省經濟建設和醫藥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在實施“科教興粵”“人才強省”戰略和打造“文化大省”“中國南方教育高地”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優化廣東高等教育結構,促進廣東省高等教育科學發展,學校開展將廣州醫學院更名為廣州醫科大學的工作。在此次工作中,學校對辦學特色進行了進一步的總結歸納。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是構建了以“南山風格”為核心的醫學人文教育模式;二是實施與區域衛生事業發展緊密互動的發展戰略,包括科研醫療與地方疾病防治研究緊密結合,以及人才培養與區域需求緊密結合;三是大力實施本科教育國際化戰略。
這是近二十年兩次比較正式系統地對學校辦學特色進行的闡釋,雖然此后并沒有專門的論述,但在實際辦學實踐中,特別是“十三五”以來,學校無論是在發展規劃、黨代會報告還是高水平大學建設方案中,都凸顯了特色辦學的重要性。譬如,“十三五”規劃與高水平大學建設方案(2016年)都提出“創新辦學理念,形成辦學特色,打造差異優勢,避免同質化發展”。學校第一次黨代會(廣州醫學院更名為廣州醫科大學的第一次黨代會,2016年召開)報告首次將“特色興校”作為學校今后一段時間的發展戰略,并在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特色發展的思路。學校高等教育“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建設方案(2018年)不僅在標題上明確強化特色,還在學科特色建設方面重點著墨:“以‘沖一流’學科為抓手,一方面鞏固提升傳統優勢學科,建成若干具有較高水平和特色的優勢學科群,引領創新驅動發展能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高。另一方面瞄準新興前沿交叉學科,打造具有鮮明醫學院校特色的生命科學學科體系,以優勢醫學學科輻射帶動相關理工學科的發展,以‘沖一流’學科輻射帶動學校整體建設水平的提高,以高水平教學研究型醫科大學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一般來說,高校作為一種生命組織,生命周期大致經歷三個階段:創業期、中興期、成熟期。[6](1-7)廣州醫科大學作為一所特色非常鮮明的地方高校,已經走過了艱苦的創業期,正由創業期向中興期邁進,或者說已經進入了中興期,這也是當前中國大多數高校所處的一種狀態。處于中興期的高校軟硬件配置得都差不多,各方面條件相對完善,“應該重視內涵、特色、質量和水平。也就是說,學校要爬坡了”[4]。“十四五”時期,廣州醫科大學該如何打造辦學特色?這是我們必須直面的話題。如果與高水平綜合大學比整體實力、比全面發展,盲目追求“高大全”,必將被湮沒在強手如林的高校中;如果一味參照同類高校,可能步入“同質化”的窠臼,有可能水土不服,也有可能平淡無奇、泯然眾人矣。唯有從特色著眼,走差異化發展道路,才是不斷提高學校綜合實力的發展之路。
學科建設是高校發展的龍頭,也是特色辦學的關鍵,它是“決定大學特色的最主要、最深刻的因素,是本原性的。學科有特色,則學校就有特色”[7](1-2)。廣州醫科大學作為一所單科性大學,醫學是既有的特色,但這只是傳統意義上的特色,僅僅是相對于非醫學類院校而言的。固守單一的學科,特色生發出來的優勢力量是非常有限的,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喪失殆盡。因此,廣州醫科大學的學科特色的凝練一是要加大統籌力度,繼續強化原有的以呼吸病學為龍頭的臨床醫學優勢學科,將優勢做大做強,率先創建一流,實現重點突破帶動整體發展。二是要瞄準前沿,充分實現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共建,形成一批特色學科和學科群,在培育跨學科跨領域的研究重點和主攻方向上彰顯優勢;三是要圍繞國家大政方針,積極發展針對現實的、錯位發展的新的學科增長點(生物醫學工程、生物技術),突出學科交叉與融合,形成復合特色。
從高校辦學具體實踐而言,專業建設與學科建設實際上是一體的,也是大學特色的具體化和形成辦學特色的核心,“大學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產業開發和為社會服務的面向和領域,都是以學科和專業為基礎的”[8](123-127)。廣州醫科大學打造特色專業,一是要積極強化一流專業建設,也就是繼續推動臨床醫學、藥學兩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和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醫學檢驗技術兩個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的建設,在它們的帶動下,通過有計劃有步驟的梯隊建設,爭取再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一流專業。二是立足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需要,重點發展預防醫學、康復治療學、口腔醫學、兒科學、臨床藥學、精神醫學、生物醫學工程、生物技術等專業。三是調整、歸并或撤銷少數缺乏發展潛力的專業,適度增設新興醫學或醫學相關專業,以主動適應健康事業和健康產業發展的新要求,以及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及新經濟發展。
“人才培養得到社會認可是大學辦學特色的外部體現,也是特色大學辦學的永恒目標”[9](33-34)。廣州醫科大學在人才培養上已經具備了一些特色,但要繼續優化這種特色。一是繼續深入探索精英化人才培養,在創新南山學院拔尖創新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的同時,將其改革的成功經驗應用于其他條件允許的專業。二是整合共享政府部門、科研院所、醫院、企業等優質資源,深入開展更加緊密型的協同育人,積極深化藥學、生物技術專業卓越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在醫學檢驗技術、預防醫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專業探索開辦特色創新班,培養真正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特色創新應用型人才。三是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進與澳門鏡湖護理學院合作辦學及護理學專業雙語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進康復治療學專業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辦學等。
創建廣州醫科大學的科研特色,也就要抓住學校科研力量的制高點,形成研發優勢,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以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呼吸系統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粵港澳呼吸系統傳染病聯合實驗室等為龍頭,以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廣州醫科大學—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干細胞轉化中心、產科重大疾病防控省重點實驗室、生殖醫學省重點實驗室等為重點,積極開展國際科研合作和攻關,打造一批具有廣醫特色的高水平科研平臺,在免疫學、泌尿系統疾病、惡性腫瘤、重癥醫學、干細胞治療、輔助生殖等方面開展研究。同時,繼續推進校企科研合作,與廣州金域檢驗集團聯合建設國內領先的醫學檢驗技術研發與服務平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廣州醫科大學由于隸屬關系,必然要立足于廣州、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為地方培養所需人才,并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形成以“服務地方”為內涵的辦學特色。一是學校要對接國家戰略和區域重大需求,堅持區域產學研結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推廣高新實用技術,在服務中凸顯特色。二是堅決走出去,到企業、科研院所、醫療機構中,通過共建研發機構等,在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時豐富自身的實踐經驗,充分實現良性互動、協同創新、共享多贏。三是充分利用建設國家醫學中心、高水平醫院登峰計劃等有利契機,在繼續加強各附屬醫院已有的特色專科建設,特別是充分發揮現有的優勢突出、綜合實力強、被社會廣泛認可的特色專科的作用的同時,積極探索新的特色專科增長點,協同推動醫療技術創新,強化醫療特色優勢,優質服務廣大民眾。
辦學特色和辦學優勢是一所大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特色的凝練必須“傳承大學歷史、依托國家戰略、面向行業發展、符合自身定位”[10](23-25)。廣州醫科大學雖然辦學時間超過了一甲子,但相對于眾多歷史悠久、傳承深遠、特色鮮明的大學來說,辦學特色尚在形成之中,并未臻成熟之境,需要辦學者“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唯有這種持久不斷的堅持,才可真正凸顯學校的辦學特色,才可能使學校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強大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