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宇
變數不斷的東京奧運會今年初再度遭遇重創:由于發表了歧視女性的言論,東京奧組委主席森喜朗引咎辭職。本次事件引發的討論讓男女平等再次成為體育世界中的熱門話題。
其實,體育是一個既能體現男女差異又在追求男女平等的特殊領域。所謂男女差異,就是由于生理構造等先天因素,在某些體育項目上,男女運動員之間的確會存在一定的差異。翻開田徑運動的世界紀錄榜,男子項目的成績相對女子項目普遍具有明顯優勢。又如在某些直接對抗的項目中,男選手通常可以憑借身體優勢成為“性別大戰”的贏家。當年在中國男乒與上海女足之間進行的一場足球比賽中,王勵勤曾經獨中六球,硬是以業余身份戰勝了專業對手。
但是,上述差異的客觀存在,不能成為在體育圈歧視女性的借口。怡恰相反,承認差異,更應當為優秀的女運動員提供出人頭地的機會,所以,在很多體育運動中專門分出了女子項目。千萬別因為有些女子項目在成績上落后于男子項目,就對此產生低人一等的偏見。體育的魅力絕不只是來自枯燥而單調的數據,每一名運動員、每一支運動隊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強”過程中展現出來的精神風貌,才是體育運動持久產生吸引力的源頭所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女性運動員取得成功帶來的感召力,絲毫不遜于男選手。
就以國人非常熟悉的女排精神為例,姑娘們之所以能夠長久存在于人們的記憶中,成為激勵幾代人不斷努力奮斗的偶像,并非因為她們的彈跳、扣殺、移動數據達到了某項指標,而是因為整個團隊在比賽中所展現出來的百折不撓和頑強拼搏。這些精神跨越了性別,也跨越了體育領域,成為全人類共同為之感嘆且加以珍惜的元素。如果有人因為中國女排可能打不過省隊男排而貶低女排精神,那就屬于典型的性別歧視。
由此可見,男女平等的關鍵并非簡單用某一指標來評判雙方,而是能讓男女雙方共同享有邁向卓越的機會。森喜朗的錯誤在于將性別作為衡量理事是否稱職的標準,企圖據此剝奪女性進入奧組委理事會的機會。如果允許這樣的言論和思想存在,很多女性從一開始就會遭遇歧視性的對待,不但構成對這個群體的侵害,也會拋棄原本可以推動社會整體發展的重要助力。
有趣的是,盡管很多體育運動都設置了專門的女子項目,但并不排除優秀女選手與男性對手較量的機會。比如在去年大熱的美劇《女王的棋局》中,女主角的原型應當是當年的美國男棋手菲舍爾,可能是出于收視率考慮,改變了性別設定。不過,在現實世界中,的確存在著闖入最頂尖舞臺的女棋手,當年匈牙利女棋手小波爾加曾戰勝斯帕斯基、卡爾波夫、卡斯帕羅夫等眾多男子世界冠軍,等級分排名最高時也曾躋身前十名。又如,世界圍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九段芮乃偉曾擊敗巔峰期的曹薰鉉、李昌鎬師徒,奪得冠軍,同樣創造了“誰說女子不如男”的佳績。
棋盤之外,女性運動員也有過在巔峰對決中戰勝男性的記錄。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射擊雙向飛碟是一個允許男女選手共同參加的項目。在預賽和半決賽中,中國姑娘張山實現了200發全中的完美成績,在決賽中力壓眾多男性對手奪冠。賽后的頒獎典禮上,獲得銀牌和銅牌的兩位男性運動員共同將冠軍張山托舉起來。在那幅經典畫面中,沒有摻雜任何基于性別而產生的歧視或爭議,只有來自于高水平運動員之間的惺惺相惜,這才是體育精神的最佳體現。
體育運動能讓億萬觀眾為之著迷,原因之一就是人們在其中寄予了對公正、平等的渴望,期待這些理想能夠拓展到賽場外的現實世界。因此,性別歧視天然就是體育世界中的雜質,一旦出現,必定會遭遇被清掃的下場,并且讓整個體壇再次旗幟鮮明地共同對性別歧視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