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楠 章育超
摘要:高校反恐教育工作是高校管理者的一項艱巨任務,同時也是校園日常安全管理的組成部分。本文以同濟大學浙江學院為例,探討了新形勢下獨立學院開展反恐教育一些舉措。積極探索如何構建高校反恐教育體系,夯實高校反恐教育基石,加強大學生反恐技能演練,切實提高大學生防恐反恐意識和素質,為構建平安和諧的大學校園而共同努力!
關鍵詞:獨立學院 反恐教育
1.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我國國家安全形勢和反恐斗爭進入了新形勢,恐怖主義活動有向高校滲透的趨勢。加強高校特別是獨立學院反恐教育,大力提高獨立學院學生的防恐反恐意識,從而增強其財產生命安全系數,完善心理綜合素質,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是我們務必提倡的反恐策略及有力措施。
高校反恐教育是集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道德教育、心理素質教育等綜合性教育。高校反恐教育的目標是實現學生法制觀念、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使大學生遠離各種形式的恐怖主義的引誘、恐嚇和迫害。反恐教育既包含反對個人、組織等制造的恐怖活動,又包含反利益集團、地區或國家恐怖主義犯罪行為。高校反恐教育的內容不僅包括對學生進行遠離、拒絕任何的恐怖主義犯罪相關知識的教育,而且讓學生在面對恐怖事件時能夠組織抵抗、坦然應對、自救互救、逃生演練。
2.獨立學院反恐教育面臨的困境
(1)高校對開展反恐教育的思想認識不足
目前,在國內還未出現針對校園的恐怖主義案件,高校長期處于相對平穩的大環境當中,因此,許多高校在認識上并沒有把反恐教育工作提升到一定高度,反恐教育工作只是作為日常校園安全工作的一部分開展工作,沒有構筑應對校園恐怖主義事件的成體系領導系統和相關預案,忽視了出現恐怖襲擊的潛在風險,這就給針對校園的恐怖主義活動埋下了隱患。
(2)學生的反恐意識亟待加強
在被調查的某獨立學院大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對恐怖襲擊事件不甚了解,35%的學生表示偶爾會去了解,3%的學生表示自己不會去了解。在信息化日益發展的今天,網絡恐怖主義又逐漸成為新的攻擊方式。大學生由于對網絡內容辨別能力較差,喜歡接受新興事物,加之自控能力弱,逐漸成為恐怖主義勢力滲透的對象。面對無法分辨的不良網絡信息,大學生會盲目瀏覽、轉發以及評論,造成不良網絡信息的流轉,給反恐及防范意識形態滲入的工作帶來不利影響。在調查中,19%的被調查學生認為在網絡上可能會遭遇恐怖襲擊,這說明了大學生在思想上對恐怖主義活動的認識是不足的。
(3)學生防恐的能力不足
學生在高校學習期間,注意力過多集中在專業學習和課余生活上,沒有應對恐怖襲擊的意識,如遇到突發事件,其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能力大打折扣。在被調查的某獨立學院大學生中,只有32%的大學生在遇到可疑物品時,選擇報告學校或者直接報警,9%的大學生會選擇直接離開;在被問及“遇到暴亂時受外傷如何處理外部動脈出血傷口時”,只有12%的學生表示知道應在傷口近心端部位進行捆扎。以上數據說明目前大學生的防恐知識匱乏,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較低。
(4)大學生反恐教育欠缺
針對大學生開展的反恐教育不夠規范,師資隊伍建設緩慢是目前獨立學院反恐教育的現狀。沒有開展過專門的反恐演練,沒有設置專門的反恐教育課程,學生獲得相應的內容途徑單一,這都成為目前大學生反恐教育缺失的情形。獨立學院應在這方面開展針對措施,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反恐教育缺失的現狀。
3.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構筑全員參與的反恐教育體系
(1)強化思想認識,突出政治站位,把反恐維穩工作作為獨立學院的一項政治工作抓好抓牢
反恐工作是高校維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平安校園”工作的重要工作內容,獨立學院黨政領導要以講政治的高度將此項工作深入推進,統一全校思想認識,切實開展反恐維穩有關工作的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校園反恐維穩相關工作制度,做到事前預防為主、事發應急處置、事后積極善后。
目前,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浙江省反恐辦關于印發黨政機關等行業系統反恐怖防范標準的通知》、《嘉興市部分單位行業反恐怖安全防范規范》以及嘉興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嘉興國際商務區反恐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求,建立《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反恐怖安全防范工作制度》,從學校制度層面明確學校反恐領導小組和反恐怖安全防范應急小組的設置及職責分工,將學校保衛處、學生處、財務處、后勤處、信息中心、后勤公司分管人員;各系、院相關責任人統一納入反恐領導小組及反恐怖安全防范應急小組。同時,學校也定期召開安全工作聯席會議,防范和化解校園不安定因素。
(2)提升學生的反恐意識,加強學生的反恐教育和防范教育
開發反恐教育校本課程,加強反恐教育的知識性教育。高校反恐教育重在知識學習、技能掌握、實地演練,高校應該根據自身特色開發校本課程,同時加強反恐相關知識以及時事形勢的傳遞。促進學生進一步全面了解和掌握恐怖主義的最新特點及動態情況,使學生能自覺防止恐怖事件。學生、高校、社會全局互動。高校師生是反恐教育的主要成員,充分激發大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成學生和高校、高校和社會的有效對接,從而實現以點帶面的良性互動。
目前,同濟大學浙江學院還未開設相關反恐教育的課程,未來應開辟相關課程的建設,將防恐反恐教育作為必修課,納入學校“安全教育”課程體系。將防恐反恐教育作為必修課,納入學校“安全教育”課程體系,進入人才培養教學計劃,落實師資,保證課時。
(3)配優配齊反恐人員和設施,強化反恐技能培訓和演練,落實反恐責任體系
高校反恐教育要實現理論知識教育與實際演練技能相結合,高校在進行反恐理論教育的同時,還需要組織實施一定形式的反恐演練,現場模擬恐怖事件的現場,培養大學生的自救互救逃生演練能力,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應急能力以及心理素質。結合大學生的心理和認知發展規律,開展靈活多樣的反恐教育形式。當前大學生已具備研判能力,反恐教育主要是培養大學生辯證地研判恐怖主義的誘因和傷害,制造恐怖事件的手段和目的,學習反恐知識和實際演練技能,消除恐怖主義在大學生心理中造成的陰影,樹立正確的反恐觀。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每年在“512”防災減災日前夕進行火災疏散逃生演練,培訓學生火災自救和相關滅火器材的使用,同時在每年新生軍訓的時候也會組織學生進行相關演練。但是,學校目前并未實施過相關反恐怖演練。對此,學校可以在每年9月前后組織相關科目的反恐怖演練,并邀請嘉興市相關執法機構共同參與。
(4)深入發動學生,打好反恐維穩工作的人民戰爭
獨立學院相對公辦院校面臨著學校管理人員不足的問題,如果靠學校教職員工進行反恐維穩是遠遠不夠的,要依靠廣大的學生群體。鼓勵和倡導全校學生養成發現可疑人員、可疑物品、可疑現象第一時間上(舉)報良好習慣,并對由此有效防范和制止恐怖活動的個人、組織予以表彰、獎勵,營造“人人是安全管理員,人人是防恐反恐建設者”的校園文化氛圍。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目前在學校保衛處的領導下在各個班級設立安全委員,在各個系部學生會設立安全部,全校學生可以第一時間將看到的安全隱患上報至學校保衛處,學生以相當大的熱情投入到了“平安校園”建設當中。
(5)加強校園信息安全方面管控
近年來,恐怖組織利用網絡宣傳暴力恐怖主義的事件屢見不鮮,網絡已經不再是一片“凈土”。要防范跟暴力恐怖主義相關的信息進入校園,防止在學生群體中大規模傳播。同時,還要防范恐怖組織入侵學校服務器和官網進行非法活動。一方面,學校要加強日常和重點時間段內的校園網絡監控,另一方面也要加強網絡設備和防火墻的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讓恐怖組織無漏洞可鉆。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除了日常有專人對網絡進行監控外,在重點時段安排專人進行24小時值守。同時,建立了由學生干部和學生黨員組成的“網宣”隊伍,在各種網絡平臺發現學校網絡輿情和不良言論時會向學校及時上報。在日常管理的同時,對學生的日常網絡使用也開展不同類別的教育,引導學生健康上網,抵制網絡不良風氣,凈化校園網絡風氣。
(6)注意方式方法,堅持內緊外松
高校反恐維穩工作要多做少說,堅持外松內緊,防止引發負面影響;要牢固樹立“依法管理和熱情服務并重”的原則,高校各部門堅持依法管控、依法打擊的同時,要嚴格遵守黨的政策,堅決杜絕和防止反恐維穩專項行動中出現歧視或變相歧視等問題;要注重加強內部教育,嚴格落實保密制度,堅決杜絕發生失密泄密問題,堅決防止形成熱點引發關注,杜絕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借機炒作。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貫徹國家政策,注重保護少數民族學生的合法權益,讓少數民族學生享受到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同時也要注重工作方法。每學期學校會邀請當地民宗局工作人員到校向學生宣講國家相關政策,各班級也會開展相關政策學習,嚴防不法分子在學校借機炒作。
參考文獻:
[1]趙偉程.高校反恐教育的對策分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7(3):112-115.
[2]劉慧敏,王國珍.從大學生的反恐認知談高職防恐反恐教育[J].廣西教育,2017(23):12-13.
[3]吳雪劍.淺談高校如何做好反恐維穩工作的教育防范[J].智富時代,2018,(4).
[4]莫莉麗.“三全育人”視域下西部民族地區高校反恐防恐教育研究——以廣西為例[J].大眾科技,2020,22(01):99-101.
[5]趙志遠.高校暴恐事件防范中的學生管理[J].時代報告,2019(03):228-229.
[6]趙偉程.高校反恐教育的對策分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7(03):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