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凝
摘要:知禮儀才能成功,禮儀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尊重。尊重上級、長輩是自古以來的傳統,尊重同事、同輩是一種本分,尊重下級、晚輩是一種美德,尊重客人、是一種常識,尊重對手是一種風度,尊重所有人則是一種教養。除了日常生活,各種崗位在招聘過程中,看中的也不再只有專業技術,求職者的禮儀修養和道德水平所占的比重也更大。有人說,現在的大學生在禮儀修養方面沒有了這么多的講究,越來越多的出現不知禮的情況。面對當下大學生淡忘禮儀修養的現實情況,針對當下大學生禮儀修養水平不高的現狀進行分析,從而改善這種現狀,提升大學生的禮儀修養水平,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
關鍵詞:大學生 禮儀 尊重 求職 校園氛圍
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古往今來一直對國人的禮儀修養水平十分重視。當代大學生作為中華文明的傳承者和發揚者,肩負著將中華文明發揚光大重要時代任務。
1.大學生的禮儀
1.1待人接物
進入大學,就是進入了一個小社會,相比較真正的社會生活,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應該是與之最相近的了。雖然,大學生的交際圈子大多僅限于校內的老師、同學、師哥師姐,社會關系比較單純。但日常待人接物的禮儀規范還是應該注意的。
待人禮儀。待人要堅持真誠尊重的原則,這里的尊重包括很多方面。當代大學生在校接觸最多的就是老師和同學。無論是老師還是同學,尊重都是第一位的。首先說一下尊敬師長,作為一名大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所見到的案例不少。比如,最簡單的打招呼。在校園中經常可以看到很有意思的一幕:學生和老師迎面走過來,學生看到老師就突然低下頭玩手機或者馬上換一條路。見到老師主動打招呼是自幼兒園開始就知道的禮儀規范,而進入大學之后,作為學生反而變得更加“羞澀”了;再比如對話中提到老師,不直呼老師的名字是最基本的禮貌;另外,最簡單的,也是于自身最有利的,就是認真聽好每一堂課,在課堂上尊重老師,無論是老師講課還是播放視頻、音頻都應該做好尊重,認真對待老師準備的每一項教學內容。下面說一下同學之間相處禮儀規范。同學之間屬于同齡人,是同輩之間的交往,但同樣也需要相互的尊重。同學之間的交往除了班級之間,更多的還有學生會的工作交往,這種時候會出現一種上下級的關系,雖然是上下級的關系,也應該做到互相尊重;同學之間交往需要真誠,但并不是要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互相尊重生活習慣、尊重個性。
接物禮儀。同樣分成與老師、與同學兩部分。無論是老師遞過來東西,還是遞東西給老師,都要注意雙手接過、雙手遞上;除了接遞東西之外,進出辦公室也是需要注意的,輕敲等待老師同意,離開不要直接轉身;與老師一起行進的過程中,可以稍退后一點,但不要太多。與同學之間則不會注意過多,只要自然、親切,雙方不別扭就可以了。
1.2孝敬長輩
孝敬長輩是每一個人都要做的到的基本禮儀規范,也是中華民族自古流傳至今的“孝文化”,“二十四孝”的故事雖然有很多不合理的糟粕,精華的部分也是值得后世學習的。而經過日常的觀察,不難發現,當代大學生與家人、長輩的交流過程中,問題很多。
基本禮儀。對待長輩的基本禮儀始終離不開“孝順”二字。盡量順從長輩的意思,不要與長輩爭執;吃飯的時候要等長輩先上桌、動筷,不要搶在長輩之前;要多與長輩、父母聯系,不要讓長輩擔心;打電話的時候等長輩先掛電話;還有更長遠的,贍養長輩和父母,當然這些是后話了。
大學生與父母的交流。觀察身邊同學的行為其實不難發現,當代大學生與家人的聯系是少之又少的,聯系頻繁的時候,大概就是月末要求父母給生活費的時候了。日常大多是父母主動打電話過來,常常是聊不多幾句就不耐煩地掛斷電話。當代大學生好像離“孝順”越來越遠了,離對待長輩的禮儀也越來越遠了。
1.3求職禮儀
求職,是大學生必須要經歷的一個環節。大學生作為推動社會發展前進的重要因素之一,對于我國的發展也起到了越來越顯著的幫助。但是現如今的大學生的就業卻面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其中大學生禮儀修養的缺失問題極為顯著。很多大學生認為,只要自己專業只過硬、學歷夠高,就不怕找不到工作。但是,很重要的求職禮儀,卻被很多大學生忽略了。
著裝。求職面試中,著裝一定要大方得體,可以彰顯個性,但色彩不宜過于鮮艷,款式同樣不可以過于夸張。女士著裝不宜暴露,可以選擇職業套裝,香水不宜過濃;男士著裝干凈清爽,西裝、襯衣要合身,同樣的使用香水的話也不宜過濃。無論男士還是女士,求職面試時,選擇的著裝可以貼合職業特色來選擇。
簡歷和求職信投遞簡歷和寫求職信也是重要的一個環節,也要注意幾點要求。第一,簡歷格式要簡單大方,主要信息點突出;第二,簡歷要準備多幾份,以備不時之需。關于求職信,第一,求職信篇幅不宜過長,盡量控制在一頁紙;第二,措辭不可過于謙卑,也不可過于眼高于頂,用詞簡單,個人主要信息點突出,不可過份渲染。最重要的一點是,無論是簡歷還是求職信,都不可以造假。
面試過程中。面試過程中要注意禮貌,這是給面試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簡要介紹自己,多用簡單語言表述個人曾經的獲獎經歷、工作經歷等;回答面試官的提問時,要多留心,很多問題回答時候要多思考,有可能是面試官挖的陷阱。另外,雖然作為求職者,但態度也沒有必要放得太低,端正態度,正常交流即可。
2.大學生禮儀修養現狀及原因
2.1現狀
通過對大學生禮儀修養水平的調查,以及對大學生日常行為的觀察,以小見大的發現當代大學生的禮儀修養水平情況不容樂觀。盡管看起來很多學生的行為并沒有出格的表現,但普遍來看,禮儀修養的滿意度不高。從個人禮儀來說,作為成年人的當代大學生,隨地吐痰、亂丟垃圾、在圖書館大聲喧嘩等現象總是時有發生;還有課堂文明禮儀,遲到早退曠課、上課睡覺、玩手機更是屢禁不止;在公共場合,比如餐廳,插隊、不收拾自己產生的垃圾等。這還只是,體現大學生禮儀修養水平不高的表現。這種現狀的原因,有大學生自身的原因,同時也有來自家庭、學校的問題。
2.2原因
家庭方面。當代大學生普遍是獨生子女,在家庭幾乎占據著“王者”地位。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是深遠的也是長久的。家長是孩子成長的標桿,是嬰兒時期本能學習模仿的對象,當代大學生也是從嬰兒時期成長而來的,帶著各自家長的影子。所以,家長的不文明行為也在影響著自己的孩子,使大學生帶著不符合禮儀規范的行為進入學校、進而進入社會。這是來家庭方面的原因。
學校方面。自義務教育以來,學校方面總是提倡素質教育,但對學生禮儀修養方面的教育總體上來說是不夠的。初中、高中時期,學校重視的僅僅只有文化課的學習,甚至停掉學生的課外體育課、素質拓展課,更有甚者法定節假日調休規定也不遵守,學校一味提高學生成績,關于禮儀素質方面的教育自然跟不上。進入高校之后,學校對于禮儀修養培訓課程設置的忽視,有的作為選修課供學生們選擇。但學生選擇選修課的普遍心理是好不好通過、會不會掛科,真正想要提高自己的禮儀修養的只是少之又少。
3.提高大學生禮儀修養水平的重要舉措
前文提到了大學生應該具備的禮儀修養、大學生禮儀修養的現狀及當下狀況產生的原因。然而僅僅指出問題、究其原因是遠遠不夠的。當代大學生即將走入社會,等待他們的除了各種各樣的機會,同時還有更為嚴峻的挑戰。所以,為了讓大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能夠同時過硬的專業技術和良好的禮儀道德修養,在具體的措施上我還有以下幾點想法:
3.1開展專業性培訓,充實學生的禮儀修養知識
各大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場所,這里的高素質不僅僅指的是專業素質硬,更重要的還是大學生自身的品質。在高校中開設一些禮儀修養知識必須課,既保證了高校課程的多樣性,也保證了大學生自身禮儀修養水平的提高。
3.2營造良好的校園禮儀氛圍
無論做什么事情,氛圍都很重要。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國人大多喜愛“從眾”,不妨利用這種心理,在學校內部營造起重視禮儀修養的氛圍,高校學生長期在良好的環境氛圍中浸潤,自然而然的會養成良好的禮儀文明規范。培養學生從小事做起,潛移默化的提升自身的禮儀修養水平。
3.3認真監督不文明行為,樹立學生的禮儀修養意識
意識能夠影響自己行為,不文明的行為受到不文明的意識的影響,所以需要嚴格的監督,必要的時候可以采取適當的懲罰措施。同樣的,文明的意識也會影響人做出文明的行為,只要樹立好學生的禮儀修養意識,那么全面提高學生的禮儀修養水平一定指日可待。
3.4建立大學生禮儀培訓檔案,培養良好的禮儀習慣
作為人才的聚集地,高校匯集了全國各地的大學生,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的大學生接受禮儀教育的水平都存在著差別。因此,對于禮儀修養的培養也應該做到因材施教,按照禮儀修養水平的不同,對不同程度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禮儀道德培養。各大高校還可以采取建立學生禮儀培訓檔案,記錄每位學生參與禮儀培訓的情況和成績,可以將禮儀道德水平考核加入學生的學期末考核,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以此激勵學生真正重視起自身的禮儀修養。
4.結語
講究禮儀,遵從禮儀規范,重視禮儀文化修養,可以更好地展現當代大學生的教養,更大了說,當代大學生也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國人的素質,代表未來新一代中國建設者的素質。所以,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更應該為個人修養和社會整體素質的提升而努力。而學校、以及社會全體人員也應該對提升大學生禮儀修養水平的工作給予大力的支持,從而為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
參考文獻:
[1]秦晶.“90后”大學生禮儀修養現狀的調查研究[Z].成都學院(成都大學)生物工程學院.
[2]劉海波.當代大學文明禮儀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
[3]謝紅芹.就業背景下大學生的禮儀修養[C].廣東蠶業2095-1205(2019)03-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