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瀅暉
日前,中消協發布一則“經營者銷售盲盒當規范,消費者購買盲盒勿盲目”的警示,引發大家對盲盒的關注。
有調查顯示,2019年國內盲盒行業市場規模為74億元,預計2021年將突破百億。正是由于各行各業的商家都意識到盲盒市場的潛在利益,所以諸多消費領域近年來都掀起了“盲盒風”。然而,在盲盒市場飛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此次中消協發布警示,正是為了使其良性發展。
根據消費者投訴情況,盲盒市場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首先是商家過度營銷,這種新興的抽獎式的營銷方案,容易引發消費者的購買沖動,助長非理性消費行為;其次,商家涉嫌虛假宣傳,到手貨品的質量無法得到保證,與宣傳不符,假冒偽劣、“三無”產品時有出現;最后,售后服務不到位,消費糾紛難以解決。
適度營銷作為市場行為來說,無可厚非。盲盒作為市場新寵,因其具有的神秘性和未知性,對消費者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但如果再加上商家的饑餓營銷,無疑會使消費者陷入中套“上癮”的循環中。無論銷售策略如何,盲盒本質仍是商品。經營者必須確保商品信息的真實全面,不得虛假宣傳,要保證消費者的知情選擇權,更不得以任何借口說辭推脫售后服務的責任義務。
當然,除了他律之外,廣大消費者也要從自身出發,提高風險防范意識,比如盡量選擇信譽高、口碑好、售后服務完善的商家進行交易,保留購物票據等相關憑證,在權益受損后及時依法維權。同時,還要結合自身經濟能力、需求等,勿盲目跟風,保持理性的消費理念,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