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江琳
摘 要: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教師應當認識到創新與改善教學環境以及學習模式對于學生發展的積極意義,在網絡時代的推進下,教師應當準確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面對新的挑戰與機遇,擺脫傳統高校聲樂教學的方式,為學生展示不同的學習方法。因此通過以上策略的設定能夠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其探究聲樂基本內容的興趣,為保證所設置的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現階段碎片化、信息化和自主化學習的基本特征,要從核心素養滲透方面出發,結合其具體的應用情況,從而設定對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互聯網+;聲樂;線上線下;模式探索
結合目前高校聲樂教學的基本情況來看,部分教師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方式所使用的策略,不符合信息化時代的基本要求,理念較為陳舊,因此為保障學生學習的效果與質量,教師應當在滿足互聯網加時代要求的前提下,給予學生現階段聲樂水平設置與其相符合的教學策略。同時積極培養了學生應用網絡資源的能力,創新教學的策略,從而達到提升聲樂教育效果的目標。下文將結合互聯網+時代對高校聲樂教學以及學習模式創新方面的基本要求,給出對應的解決方案。
一、現階段高校聲樂教學發展存在的問題
隨著慕課、微課以及教學平臺設置等新型教育模式的應用,教師應當借助互聯網資源為學生創建學習的新平臺,通過結合大量教學經驗和現實資料來看,目前仍然存在著聲樂教學方面的問題。教師所利用的信息技術沒能滿足及時互動和實施反饋指導的要求,學生在教師所給定的平臺上觀看對應的聲樂作品以及訓練技巧方面的理論知識,而缺乏最基本知識以及聲樂作品賞析方面的細化內容。僅僅是將文字以視頻講解的方式呈現出來,缺少對于教學新模式深度應用的探究,不符合線上線下教學的基本要求。但是將資源設定在虛擬環境下,學生的注意力以及興趣得到很好的啟發,講解聲樂的過程中,對于理論部分以及情景滲透方面,可通過互聯網技術予以展現,而對于一些演唱技巧和發聲規范,仍然需要教師采用一對一指導和手把手教學的方式,達到知識內化以及技巧掌握的層面。因此,教師所使用的聲樂課件或移動端等,不具備線上線下準確融合的效用,使得學生在此期間缺少與教師之間的實時互動,減弱了情境刺激的效果。并且游戲教室所設置的高校網絡聲樂教學資源不具備管理有序的特點,部分學生在上網獲取某些學習資源的過程中,無法對其中所給出的內容加以甄別,因此缺少適用性和針對性的特征,說明教師在后續融合線上線下教學方式的過程中,應當滿足學生對于資源獲取的需求,準確篩選資源種類和具體應用程度,同時幫助學生準確辨別聲樂學習資源,使其能夠應用到線下教學中[1]。
二、互聯網+時代聲樂線上線下學習模式優化的具體策略
(一)全面開發教學資源,引入名師教學實錄
為達到線上線下同時作用于高校英語聲樂教學質量提升以及內容完善的目標,教師應當延續傳統的面授式聲樂教學,并通過設置線上教學資源,保證學生在學習中可以突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隨時隨地滿足自我需求,獲取到相應的聲樂教學內容。為確保多形式聲樂教學方式逐漸引入到線上線下的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以名師資源作為重點引入的方向,基于專業課程設置的情況,在保障學生能夠基于自身需求獲取對應聲樂基本資源的基礎之上,構建符合其特異性學習特點的網絡平臺,并在此種平臺上投放聲樂慕課,而慕課的基本內容主要以名師資源為主。并通過開設實時交流討論區的形式,引導學生將自我感知以及對聲樂學習的意見予以填寫,教師基于學生所填寫的內容給出指導和對應的解決方案,在互聯網平臺上構建教學的空間。引導學生通過在線互動課程了解到特定的演唱技巧與技法,充分利用學生碎片化的時間提升其效果,保證綜合資源能夠準確應用于聲樂表演中,完成對應的教學任務。
(二)整合線上優秀資源,活用于線下講解中
線上教學資源的投放應當符合線下教學的基本特點,在高校聲樂課程的開展過程中,需要保障教學功能板塊、作品欣賞、教師輔導以及后續的考試環節都能夠準確應用到其中教師所構建的專業網絡,聲樂課程要符合以上功能所對應的基本要求,從而實現線上線下共同發展的效果。現階段互聯網資源在使用過程中具有高效以及資源共享的優勢,教師通過學生學習的不同階段整合對應的教學資源,從而保證學生根據教師所給定的內容能夠逐步深化關于聲樂理論知識及技巧應用方面的具體活動,進而提升自身聲樂學習體驗感[2]。在教學階段,教師可開啟視頻會議或者設置論壇交流等活動,學生通過觀看教師所給定的視頻內容了解到其中在線下學習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具體問題,而聲樂活動以及論壇的設置是幫助學生及時反饋個人在學習聲樂以及知識理解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拓展教學的具體范圍。高校設置聲樂課程的作用是為國家和社會輸送針對性的人才,此種開放化的教學模式,要基于一些互聯網時代建設的要求,說明教師應當在滿足開放化教學特征的前提下,優化相關圖文影像資源庫的建設過程。對于不同的高校要采取跨區域、跨校合作的方式,及時上傳和交流優秀的作品,聲樂教師通過準確搜集與其相關的教學網絡資源,找到學生目前學習的重點內容,提升平臺監管的力度,同時將其中符合學生學習特點以及現階段發展狀況的資源放到校園平臺上,指導學生能夠在有需要的環節準確獲取到與其聲樂水平提升相應的內容[3]。而在線下講解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創設相應的情境,例如通過視頻或動畫形式展示聲樂活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并且某些音樂內容所展示的情境以及意境,難以通過語言文字語義闡釋,利用視頻所創設的場景,引導學生跳脫于音樂本身,感受作者所傳遞的特征化感情。
(三)優化錄音效果,糾正學生使用上的誤區
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引導下,高校聲樂教學中學生錄音效果并不能夠滿足相應的要求,而教師要保證錄音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應當利用互聯網技術提升錄音設備的質量,并分析設備特點,更新其運用的技術,保證學生在錄音過程中不會造成壓力和質量問題。因此教師在后續開展相應的錄音教學過程中,應當首先改善和提升所應用的技術種類,針對所需要錄音的作品予以分析,最大限度的保留學生的原音,而其中所存在的質量以及多方面問題可以上傳到相應的技術平臺上,由技術人員等給出相應的調整和恢復意見,從而保證學生給出的錄音作品能夠準確滿足對應作品傳輸的要求。在實際運用錄音設備的環節中,教師要糾正整個后期處理以及錄音過程中所存在影響效果的問題,提升作品的真實化程度,并保證在整個環節中引入專業的技術人員,使其能夠對錄音情況給予評估和指導,保證在錄音時間的問題中能夠逐步完善調整意見,根據技術問題設置對應的解決方案,從而切實符合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的基本特點。
綜上所述,在高校開展聲樂課程教學活動中,要充分應用互聯網平臺,找到符合學生學習特征和基本內容的資源,基于其具體的發展要求,完善線上線下的教學融合方案。
參考文獻:
[1]詹元.網絡時代創新高校聲樂教學策略研究[J].藝術研究,2019,05:118-119.
[2]黃娟.論高校聲樂教學思想與理念的轉變[J].北方音樂,2019,3922:123+126.
[3]徐燁.“互聯網+”視域下的中國民族聲樂教學研究[J].歌海,2019,06:39-44.
湖南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項目:結合線上教學藝術碩士聲樂課程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2020JGYB224)
(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