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杰
摘 要:近年來,世界命運共同體逐漸成為了一個熱詞,全球經濟一體化逐漸加快,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國內經濟經歷快速發展,全國各行業的相關企業,乘著改革開放的快船如雨后春筍般迅猛發展,但是企業管理問題也隨之而來,并逐漸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針對企業計量管理問題,國家出臺了很多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但是很多企業,尤其是大中型企業,對于如何使用企業計量管理有很多認識不到位的情況發生。因此,筆者利用企業計量的諸多特點,詳細分析了企業對計量管理的不正確認識,為有關企業的計量管理,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計量;規范;企業管理
一、計量的定義與特征
1.1計量的定義
廣義上講,涉及測量知識的相關領域就是計量。狹義上講已有關技術和法律法規保證測量的準確性,將測量單位統一就是計量。現階段計量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以此促成了計量學學科的形成。其中,氣量血包括測量的理論,有關測量的實踐活動等等,對于經濟社會和科技社會領域來說,它是必要的一項技術基礎。
1.2計量的特征
1.2.1計量具有普遍性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計量已經超越了傳統計量的范圍,現代計量廣泛存在于社會生產的各個行業,各個階段,而計量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已經變得非常常見,計量涉及國防,百姓生活,工業生產等諸多領域。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對于科技的快速開發,企業的合理發展來說,計量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同時,計量也是國民經濟正常發展的重要基礎。
1.2.2計量具有通用性
它能反映測量在測量儀器和測量管理方面的共性。機械能在重工業、電子化工、輕工、紡織、造船和其他制造業,尤其是國防、科研、和維護正常的社會發展質量監督行業,可以反映測量的普遍性,業內人士,他們使用計量器具有相應的一般標準,如長度、熱、機械、物理和化學、電氣、時間和頻率,放射性,聲學、無線電光學等十大測量領域,在不同行業的領域都可以使用相同的測量儀器。
1.2.3計量具有專業性
準確性和唯一性是計量學的主要特征。計量學科對專業技術和相關操作有很高的要求。雖然不同領域的精度標準不同,但不同領域對相關精度的要求有很大的關系。與計量管理有關的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有關規范和要求進行標準化計量操作。
二、存在企業計量管理中的誤區及具體分析
2.1誤區一
將計量器具的校準件間工作誤以為是企業計量器具管理的全部工作。
國內各大中小型企業,在國家出臺關于計量管理法律法規以及有關政策后,逐漸認識并規范了計量管理工作中的問題。為了迎合國家政策,各大企業也開始籌辦有關領域的計量鑒定室,企業普遍認為,有了計量鑒定事就代表已經具備了相關計量管理的能力,這顯然是不正確的,這是把計量具有專業性和普遍性混淆在了一起的行為,計量不是有了計量器具就可以進行相關計量工作。這樣的想法會導致國內企業追求計量管理的全局而忽視局部細節,這也是忽略了專業問題的重要體現,只注重表面,而不更加深層次的全力發展,會使計量工作的發展畸形化。假設國內各大企業在設計計量鑒定室的同時,能夠有效利用,充分使用其功能,就會大力促進企業有關工作和相關職能的有效開展,這樣解決問題時就會有很高的效率。
同時,國內企業也必須認識到,即便是擁有專業化的計量鑒定室,沒有相關專業人才的技術支持也是行不通的,在擁有先進設備的同時,也應該配備與其同等地位的優秀管理技術人員,這樣有助于發揮設備的最大效能,降低企業在這一行業出現問題的可能性。
2.2誤區二
近年來計量管理逐漸取得蓬勃發展的機會,國內企業對于如何進行計量管理工作有著諸多顧慮和盲點,很多企業雖然在本組織建立了計量管理實驗室,但每到具體的管理工作落實時,還是讓很多企業沒有正確的管理依據可供參考。大部分企業的工作人員會把理化實驗室的有關管理辦法不加修改的,直接用在計量管理工作中,理化和計量管理工作的知識雖然有相似之處,但其作用和具體實施辦法還是存在著巨大差別,計量鑒定室主要利用計量器具,對有關設備或工作要求進行相關的測量工作,為了使測量的準確性提高,因而進行全部試驗操作,這正是理化鑒定的主要目的,所以很多企業不可能用理化單一的管理模式去處理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復雜問題,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就會導致企業的鑒定效率下降,甚至是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行。因此把計量和理化進行有效區分,靈活運用刻不容緩。
如果將計量管理與實驗室管理混淆,很容易忽視專業的計量管理,逐漸弱化企業對計量管理的嚴格要求。因此,我們更應該從一個全面、立體的角度來關注管理中的問題。
2.3企業計量管理的主要內容分析
企業計量管理是企業計量器具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大致上企業計量管理的內容根據現有的大環境其內容應包括,在法律法規方面,國家應在企業計量管理方面進行有效監督,其具體管理方案有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內部使用的各種材料和計量器具的計量單位,應當制定有關法律,以避免國家計量單位制度發生混亂。
2.依法管理企業最高計量標準,保障本單位計量量值的統一。
3.注重培養高素質會管理,懂法律,懂計量,有技術的計量隊伍,因此,各大企業特別是領導企業應該全面認識與計量管理有關的相關內容和具體內涵。
4.推動計量管理的現代化發展,采用信息化及計算機等科學技術,提高計量管理及相關功能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保證計量管理在企業中的蓬勃生命力。
三、結束語
作為計量技術機構,承擔強制性檢定工作。從觀念上講,要把強化檢查工作從“監督為主、管理為輔”轉變為“管理為主、監督為輔”。在路上,管理在服務。努力轉變執法觀念,實現“嚴格依法行政”與“維護企業權益”相結合。科學、公正地行使行政執法權力。我們要做企業的“監督者”,以熱情的服務促進有效的管理。更要做好企業服務工作。要對各單位所承擔的強檢量儀器設備實現檔案建設、動態管理、計劃性檢定和準確監督。總而言之。測量管理是一個復雜的質量信號處理過程,影響因素眾多。只有做好以上工作,才能保證有關方面的工作質量。為了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中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林景星,陳丹英,計量基礎知識: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出版,2008.
[2]IO0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東華計量測試研究院? 江西 南昌? 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