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政通
摘 要:2020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就安全生產問題做出了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各行業加強安全生產,保證和諧穩定的生產持續。為此,煤礦行業也制定了安全專項整治三年攻堅行動方案,為煤礦行業的安全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長期以來,煤礦行業始終屬于高危行業,煤礦生產事故的頻發,會給企業以及社會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為了保證煤礦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監管部門層面會采取一系列增強煤礦安全形勢的舉措,同時,企業層面也需要切實落實主體責任。本文對此進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幾點探討。
關鍵詞:煤礦企業;煤礦安全監管;主體責任
1 煤礦安全監管現狀
煤礦企業生產環境惡劣,風險因素眾多,安全事故發生率居高不下,全國范圍內關于煤礦生產事故的報道時有發生,行業生產安全性有待提升。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煤炭資源的需求規模顯著增加,煤礦企業在提升企業生產力的同時,也需要注重生產安全性。基于當前嚴峻的煤炭生產形勢,政府部門要強化煤礦安全監管,優化監管模式,消除煤礦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隱患,實現安全穩定的煤炭開采環境,推動我國煤炭行業的穩定發展。就當前的形勢來看,我國的煤礦安全監管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安全隱患并沒有得到徹底的肅清,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一些煤礦企業中,由于企業自身規模和資金因素的限制,生產模式與當前的實際生產需求存在矛盾,極大的增加了煤礦生產風險,很容易出現各種安全事故,煤礦從業人員無時無刻面臨著生命威脅,而且大多數的安全生產事故,都發生在這些小型煤礦中,嚴重的影響到了行業形象,給企業也帶來了重大的損失。另外,資源胡亂開采的現象嚴重,一些小型煤礦不具備開發資質,這種現象在過去的十幾年中頻繁發生,經過國家的大力打擊,煤炭安全形勢有所好轉,但是由于煤礦主體責任落實的錯位,煤礦生產仍然存在大量隱患。所以,監管部門不能松懈,要不斷的發現企業存在的風險和問題,研判解決影響行業發展的根本性問題,對監管模式進行優化,跟蹤督促煤礦企業肅清安全隱患,實現煤炭資源的安全開采。
2 提升煤礦安全監管效能的有效性建議
2.1進一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和行業監管責任
在煤礦企業的生產過程中,企業自身就是生產主體,企業必須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承擔自己的應該承擔的義務和責任。在責任主體明確以后,企業方面要加強對生產過程的管控,嚴格的落實各項政策要求,尤其是政府監管部門提出的行業發展舉措,提升煤礦企業生產安全性,通過嚴格的企業管控,減少煤礦生產風險。另外,政府部門也需要發揮出自己的監管作用,明確政府監管部門的責任,作為煤礦生產的直接監督部門,監管部門要明確自身義務,充分的發揮出自己的職能作用,對煤礦企業進行嚴格的監管,從資質審核到行政許可,按照流程來開展監管工作,注重細節性問題,不放過任何一個監管死角,保證煤礦企業的生產處于煤礦安全監管部門的管控之下,在政府監管部門的正確引導下,可以規范企業方面的行為,大幅度的提升煤礦生產安全性,減少從業人員受到的生命威脅,給煤礦企業營造一個安全和諧作業環境。
2.2充分利用安全專項整治三年攻堅行動解決制約企業健康發展根本性問題
安全專項整治三年攻堅行動,旨在利用三年時間,充分研判、發掘制約行業健康發展的安全方面存在的歷史性、根本性問題,經過大量實際的工作,最終達到”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推進煤礦行業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掌握事故預防主動權,有效遏制煤礦重特大事故發生。在煤礦企業的安全監管方面,責任部門要嚴格的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要批示,打好安全監管攻堅戰,充分利用安全專項整治三年攻堅行動這一舉措,推動企業的良性發展,解決“安全”這個大問題。通過安全監管的實踐,為煤礦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強的動力。具體來講,監管部門與企業主體之間要相互配合,形成安全責任鏈條,改進現有制度機制成果,加強災害治理,對防突、瓦斯治理、水害治理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尤其是對存在重大隱患、管理失控、投入不足的高風險礦井更需要給予高度關注,充分的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企業要定期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對工作人員和管理層進行思想教育,強化人員風險意識,尤其對于工作人員,要開展針對性的專業教育,在強化人員專業素養的同時,還能減少煤礦生產風險,保證煤礦企業更加穩健的發展。
2.3監管檢查注重執法與服務并重
監管部門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要落實服務型理念,做好執法服務工作,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大力的開展煤礦監管的信息化建設,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監管數據收集和統計效率,為高效的煤礦安全監管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在煤礦行業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生產力有所提升,生產復雜性和危險性也大幅度的增加,在這種形勢下,煤礦安全監管模式的創新勢在必行,企業以及監管部門要對此給予高度的關注。政府部門在開展煤礦安全監管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不斷的汲取新理念,結合當前的實際生產現狀,不斷的對原有的煤礦安全監管模式進行改進創新,保證煤礦安全監管模式可以滿足當前的安全生產現狀。比如可以在煤礦安全監管中融入信息技術,實現信息化的安全監管,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煤礦生產過程進行實時性管理,針對煤礦生產安全漏洞,第一時間提出整改建議,保證煤礦安全監管工作的有效落實。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由于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國的煤礦行業生產力穩步提升,但是安全事故發生率并沒有降低。為了實現安全穩定的煤礦生產,政府部門要充分的發揮出自己的職能作用,強化煤礦安全監管,消除煤礦生產危險因素,在提升煤礦生產力的同時,保證人員安全性,為我國煤礦行業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楊昊鵬,陳希勝.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實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高新科技,2019(22):113-116.
[2]李春香,蔣星星.基于大數據的畢節市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平臺設計研究[J].煤炭工程,2019,51(10):171-176.
[3]薛嗣圣. 基于概率推理的煤礦瓦斯事故致因分析及其管控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2019.
[4]韓瑜.扎實開展煤礦安全監管執法 有力促進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J].中國安全生產,2019,14(06):6-9.
(金沙縣能源局? 貴州? 畢節? 56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