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 王文娟 張軒豪 曹子涵 馬智超
摘 要:要在2030年之前實現“健康中國”這一目標,我們必須堅持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著眼于大力發展商業健康險,將其與基本醫療保險有效結合,共同促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便是可行發展道路之一。本文意在通過分析我國醫療保障制度的變革歷程及現狀,探討商業健康險的市場狀況與可發展方向,為我國商業健康險的未來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商業健康險;醫療保障制度;歷史變革;發展方向
前言:
隨著我國社會各方面的發展,人們在健康方面的需求愈發凸顯,醫療與保險作為關乎每個人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需要不斷結合社會大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持續推進。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也于近年來將全民醫療保險提升到了空前的戰略高度上,包括商業醫療保險在內的大健康產業迎來了利好的發展空間。剖析我國醫療保險制度的發展變革與現況,可以窺見醫療保障制度的演變脈絡,以更清晰的思路去舊立新,多方面協同發展。
一、我國醫療保險制度變革歷程及現狀
1.1發展變革
自20世紀中葉至今,我國醫療保險制度已經發展了將近70年,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概括如下:
1.2現狀
醫療保障制度的發展是步步探索的結果,受到社會發展水平、醫療資源、文化傳統、價值取向以及經濟意識形態等多方面的影響,在人類醫療保障制度的發展史上,沒有絕對的哪一種最好,各國都是在處于一個完善改進的狀態下,只有將特定的時期所出現的問題個個解決,才能夠促進進一步的發展,目前我國的醫療保障體系存在的問題主要有醫保制度過于板塊化、碎片化和分割化,管理和運行效率低下,公平性難以保證等,同時,人口老齡化加重、疾病譜和人們健康觀念的變化,醫療技術手段的進步……這些都對當前階段的醫保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外,我國也面臨著醫保基金赤字危機,《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報告2014》指出,2024年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將出現累計結余虧空7353億元[1],我國醫保基金運作遵循的原則是:“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余”,而受國民經濟增長速度逐漸放緩、人口老齡化加快、醫療服務需求較快擴大、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過度醫療等方面的影響,醫保基金支出持續增長,政府所采取的控費舉措并不能完全消除基金赤字隱患。
二、商業健康險市場分析
目前,我國已經初步構建了以城鄉社會醫療救助體系為基礎,城鄉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為主體、公務員醫療補助、企業補充醫療保險等為補充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窺其發展脈絡,可以知道,未來一段時間,我國醫療保障體系仍將持續公立為主、私立為輔的發展模式。
2.1需求缺口大
現階段,我國國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人們的健康意識日益增強,同時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這也使得民眾的醫療保健需求層次不斷提高,發揮補充作用的商業健康保險備受關注。作為一個補充性存在,商業健康保險在我國醫療體系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我國健康保險的環境在不斷優化,正呈現多元化競爭格局。
從市場運行機制來看,目前我國對商業健康保險的需求缺口是極大的,這為其發展創造了無限可能的機遇,人口老齡化的程度加深催生了更大的健康保險需求,且這一需求將隨著社會發展進一步釋放,社會基本醫療保險是無法滿足這一缺口的,商業健康保險將具有更為廣闊的未來市場,借此彌補社保的不足,緩解社保壓力。
就地區來看的話,我國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并不均勻,較為發達的省份與發展相對落后的省份之間的差異是很大的,由此來看,健康保險市場仍具備較大的發展潛力。
此外的話,近年來進入健康保險市場的公司數量大規模增加,其中開展商業健康保險業務的經營主體也在增多,引導這些公司良性發展,對減緩政府財政壓力有重大意義。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實現了社會醫保的全面覆蓋,而商業保險覆蓋率不到1%,同時受限于其本身深度和密度相對偏低的情況,有待進一步加快發展。總體來說是市場規模小,但增速高,上升空間大。
2.2利好政策支持引導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通過推行個稅遞延、稅收優惠鼓勵民眾購買商業保險,這為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與市場環境。
2.3新技術推進融合發展
當下社會是一個信息化,大數據化的時代,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大數據、區塊鏈技術的不斷成熟,商業健康保險必將與現有社會醫療保險制度積極對接,發揮更重大的作用。新技術對保險行業的沖擊是不可忽略的,大到產業鏈,小到各個運營環節,將發展與技術融合必將推動整個保險行業前進的步伐,商業健康險的發展更應該順應當下,著眼未來,在新形勢下爭取新機會。將區塊鏈、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基因檢測以及可穿戴設備等技術與行業的組織結構、核保與理賠、營銷等運營環節結合,必將大大促進商業健康險產業走向成熟。
三、發展趨勢
3.1市場將進一步細分、線上管理將是主流模式。
一個產業發展和進步的表現之一便是對應產品市場的細分,目前,商業健康險趨于分類細化,針對不同的需求者保險公司推出了不同的服務。同時,基于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服務業范圍迅速擴大,醫療保險服務亦不例外。當前,業務已逐步向線上轉移,未來,重心必將落在這一塊。
3.2專業化經營將具優勢
專業化經營亦是趨勢之一,將健康管理與保險相結合,有助于促進健康服務產業鏈的整合。專業技術與差異化競爭優勢是在這個市場中取勝的關鍵所在,商業健康保險企業的發展應積極依托自身在人才、技術等多方面的優勢,不斷創新,如構造集產品開發、管理與服務于一體的大數據平臺,將具有深遠意義,在促進自身研發、生產、銷售的基礎上對我國大健康事業的發展提供可靠的數據等信息支撐。
通過加強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構建大健康生態圈,助推健康保險發展是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報告2014》
[2]王志剛主編.隋斌.周涇.施洵.醫療+保險 如何構建跨界融合生態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10
[3]李濤.保險公司提升商業健康險競爭力的路徑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20(11):164-165.
[4]王瀚洋. 建立國家級醫療健康數據平臺的思考[N]. 中國銀行保險報,2020-07-31(007).
[5]馬思婷,李雅詩.新冠肺炎疫情下“互聯網+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探討[J].商業經濟,2020(05):179-180.
作者簡介:
馬瑞(1998-),女,漢族,甘肅天水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經濟學.
(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