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企業之間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面對日益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傳統內部審計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因此很多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已經逐漸向管理審計方向轉型。然而在轉型的過程中由于受到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會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我們要加強對企業內部工作向管理審計轉型的策略研究。本文從管理審計的特征出發,分析了企業內部審計開展管理審計的重要作用,并對企業內部審計中開展管理審計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幾點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向管理審計轉型的策略,目的在于加快內部審計向管理審計轉型,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審計規范企業的經濟行為,降低企業生產經營中的財務風險,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
關鍵詞:內審工作;管理審計;轉型;策略
一、管理審計的特征
(一)廣泛的內容
管理審計的內容和范圍包括了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所有環節,審計內容是根據審計對象的性質制定的。由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涉及到資源配置、信息、技術等方面,因此管理審計的內容也有廣泛性的特征。
(二)綜合性的審計方法
與傳統的內部審計方法相比,管理審計除了采用盤點法、核對法、審閱法、調節法和函證法以外,還采用了統計分析、調查、走訪、邏輯分析、處理基本數據等方法,因此可以看出管理審計采用的是綜合性的方法。
(三)不可計量的審計要素
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內容具備不可計量的性質,直接決定了管理審計要素的不可計量性,同時管理審計采用統計分析和走訪的方法,就需要審計人員經常性的判斷相關審計事項,提升了審計要素的不可計量性,對審計人員也提出了較高的業務素質要求。
(四)建設性的審計結論
傳統的內部審計工作屬于借鑒性或防護性的審計,但管理審計是能夠為審計單位改善管理提供幫助。管理審計人員能在評價組織效益性和經營效率的同時,比較注重的是提高生產經營活動的效果和效率,審計結論的建設性較強。
二、企業內部審計開展管理審計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加強內部控制管理
內部審計中開展管理審計的一個基本工作是企業內部控制為核心的基礎工作是否得到有效的執行,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科學的評價,判斷內部控制目標制定的是否不當或缺失,有利于對企業基礎性工作進行完善。例如對于施工企業來說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會涉及到大量的物資采購,這些經常性、大宗性的物資采購對施工企業生產經營可以起到較大的影響,通過管理審計能夠審計檢查相關物資采購環節,獨立評價采購業務流程,及時發現采購活動中的薄弱環節和漏洞,有利于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
(二)有利于規避財務風險
內部審計中開展管理審計可以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廣泛,具備整體性和綜合性的特征,因此在生產環節中能夠及時發現舞弊、浪費和低效等問題,并根據問題制定出合理的糾正方案,能夠實現降低企業成本費用,規避企業可能發生的生產經營風險。
(三)`有利于充分發揮內部審計職能
一方面管理審計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事前監控,能夠對企業的經濟行為進行規范,可以有效避免企業在管理上出現失控,為企業實現經營目標提出合理化意見,強化監督;另一方面管理審計能夠較好的配合財務控制,在企業經濟活動中能夠充分發揮出內部審計的監督控制職能。
三、企業內審工作向管理審計轉型的程序
(一)準備階段
企業內審工作中向管理審計轉型的第一個程序是準備階段,主要包括審計范圍的確定、初步調查以及對相關資料的收集、審計方案的制定,相關資料的收集包括企業內部管理文件、財務賬表、規章制度,這樣可以對企業的經營特點、范圍、效益來源等信息進行了解。需要深入到各個部門、業務環節中通過觀察、走訪等方法來核實、分析相關資料,對管理審計的重點和范圍進行確定,編制出科學合理的管理審計方案。管理審計的方法可以采用編制審計調查報表的方法,列出調查了解的相關問題,綜合分析調查過程中的問答,如果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不大,可以簡化管理審計的準備階段。
(二)實施階段
內部審計開展管理審計工作的中心環節是實施階段,在實施階段中可以及時發現企業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出存在問題的原因,采用合理的措施予以改正。管理審計的實施階段需要有步驟的開展查證、證據收集、鑒定分析證據,主要可以采用的審計方法有以下幾種:
(1)金額法
主要是指通過貨幣量的形式來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問題進行表述,就是對不能用定量方法分析的經營問題,采用貨幣數量的計算方法進行表述。運用金額方法能夠具體化經營過程中的問題,例如如果企業在對更新固定資產的時候,可以選擇租賃或購買的方式,企業管理者可以采用貨幣計量的方法進行分析,計算出租賃和購置固定資產的成本,比較兩者的總成本,選擇成本較低的方案。
(2)調查表法
主要是管理審計人員事先設計好審計調查表,被審計人員需要按照要求如實的填寫相關調查內容,調查表中的問題要簡明扼要,每個問題后要設置“是”“否”等簡明的選擇,為下一階段的管理審計工作開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三)報告階段
管理會計在實施階段如果遇到問題,就需要在報告階段進行總結和反饋,并積極采用合理的措施予以解決,并出具關于整個審計成果的審計報告,管理審計報告主要是能對整個審計要點進行反映,既要對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先進管理方式予以肯定,也要分析生產經營管理中的不足以及漏洞,企業需要采用多樣化的管理報告形式,這樣才能從多角度、多層面來對企業經濟業務活動進行審計。
(四)后續階段
在完成管理審計之后,管理審計人員需要根據審計結果以及報告進行回訪審計,其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來進行后續審計:(1)企業高級管理者來負責的,主要對被審計部門的后續工作進行監督(2)由被審計部門負責實施的,由企業部門審計人員負責,對被審計者是否及時進行整改進行審查。
具體來說,后續審計的步驟如下:第一步認真閱讀被審計部門的書面回復;第二步就審計過程中發生的問題與被審計單位進行探討;第三步是重大審計與糾正行動的相關事項開展現場審計;第四步是重新對風險進行評估;第五步是對后續審計發現進行報告。
四、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向管理審計轉型的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管理會計觀念
作為管理審計主體的審計人員,一部分人還不能正確的認識和理解管理審計的真正內涵,認為傳統內部審計是管理者的一種監督方法,管理審計是一種服務,擔心開展管理審計會弱化內部審計的監督職能。但實際上管理審計是一種服務與監督相結合的審計方法,服務和監督職能能夠在管理審計中得到發揮,管理審計實施是建立在傳統內部審計基礎之上的,首先對一些違規、違紀問題進行揭發,然后在對管理方面的問題進行揭露,最后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對策,因此管理審計人員必須了解以上管理審計的內涵,樹立正確的管理審計觀念,這樣才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管理審計的工作中去。
作為管理審計客體的被審計部門也要樹立正確的管理審計觀念,并不能將管理審計簡單的認為是監督,必須要認識到通過管理審計能夠發及時發現自身生產經營的問題,是能夠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實力的一種重要工具,同時也要認識到開展管理審計被審計者和審計者的最終目標都是相同的,因此要積極配合審計單位開展管理審計工作。
總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需要審計主體與審計客體樹立正確的管理審計觀念,兩者之間要相互配合才能夠加快內部審計向管理審計的轉型。
(二)保證管理審計的獨立性
開展管理審計工作的基本前提是獨立性,其中獨立性主要通過管理審計人員和機構的客觀性來進行體現的,管理審計部門需要在整個企業中處于較高的位置,要由企業最高管理層或董事會直接授權或領導,這樣管理審計部門才能在工作過程中不受其他部門的限制和干擾,能夠充分發揮出管理審計的職能性作用。同時企業管理審計部門也要獨立在內部管理部門以及其他部門之外,
(三) 做好事前、事中審計
管理審計的工作重點已經從原來的糾弊查錯向完善的內控制度轉變,能夠為提升企業經營效益和改善管理服務,內部審計人員在開展效益審計和管理審計的過程中,要嚴格根據內控制度評審的基本要求,應用多樣靈活的內審計方法,測試內控制度的執行情況,揭示和掌握內部控制執行和建立情況,及時發現管理審計工作的薄弱環節,并找出其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通過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運行。
管理審計既要事后評價和監督企業的經濟活動,也要將審計向經濟活動的事中、事前延伸,把管理審計的關口向前轉移,改變傳統的審計方法,將側重點從原來的事后審計會計資料,向審計基礎經營活動資料上,從源頭來審查財務數據,積極開展事中審計,全過程的參與到企業整個經營管理活動中去,降低生產經營決策財務風險。
(四)制定管理審計內部約束激勵機制
傳統的內部審計實施起來比較簡單,并且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到審計結果,然而與傳統的內部審計相比,管理審計有著明顯不同的側重點,雖然管理審計在開展的過程中花費了較大的力氣,并不能很快的取得直接成果,但是如果企業管理者能夠采納間接成果,就能夠帶來較大的效益。由于不能較好的量化管理審計的成果,因此管理審計人員的業績并不能得到較好的顯現,考核管理審計人員的指標比較側重審計結果,這就會大大的降低管理審計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因此企業要制定管理審計內部約束激勵機制,制定科學的管理審計評價指標,定期對管理審計人員的工作進行業績考核,獎勵能夠認真完成管理審計工作的人員,將業績考核與薪金職位升遷相掛鉤,這樣既可以調動起管理審計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也可以大大提升管理審計的效率水平。
(五)提升管理審計人員的素質水平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向管理審計延伸需要高素質的管理審計人員完成,因此企業要提升管理審計人員的職業素質水平,提升錄用管理審計人員的門檻,這樣可以從源頭上提升管理審計人員的素質水平,在錄用管理審計人員之后要注重對其進行后期教育,定期組織管理審計人員進行培訓,這樣有利于更新管理審計人員的業務技能,同時也要提升管理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避免在管理審計工作中出現違規審計的行為。
五、總結
綜上所述,與傳統內部相比,管理審計具備自身獨特的特征,對企業內部審計的順利開展可以起到重要性的作用,因此企業管理者在開展內部審計工作中重視管理審計的重要性,及時發現自身管理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加快內部審計向管理審計的轉型,充分發揮出管理審計的重要性作用,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
參考文獻:
[1]都偉.財產保險公司風險管理與應對策略分析[D].蘇州大學,2018.
[2]李昕蓉.PZH公司風險管理內部審計案例研究[D].遼寧大學,2018.
[3]鄧楚蓉.基于新COSO框架的企業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優化與應用研究[D].南京審計大學,2018.
作者簡介:
王冰、女、1987年8月、河南洛陽、本科、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經濟師、管理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