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秀
摘 要:在近些年的建筑項目發展過程中,建筑行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建筑企業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加強現場施工管理,才能夠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取得更多的經濟效益。而目前我國很多企業建筑施工技術不足,現場管理力度也較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建筑企業的發展, 為了能夠促進建筑企業的全面發展,必須全方位地分析問題,找到問題的薄弱環節,找到工作中的漏洞,及時改進,在專業人員的技術支持下,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現場施工;管理措施
1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
1.1 預應力施工技術
作為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見的施工技術,預應力施工涉及工程的多個環節,可以有效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提升。傳統的建筑施工中,許多資源無法有效應用在工程建設中,導致成本投入較高。而預應力施工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建筑的結構進行優化和改進,減少材料消耗和成本支出。而且預應力施工技術可以提高建筑的整體剛度,減小因結構自身振動帶來的彈性形變,有效提高結構的承載力,避免施工過程中出現裂縫,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1]。對于影響張拉施工的波紋管,應按照設計圖的預應力曲線坐標確定具體安裝位置,使用鋼筋支架進行固定,避免反復彎曲引發波紋管管壁開裂問題。預應力筋張拉工作要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如果一束鋼絲出現1根以上的斷絲現象,則需要重新更換預應力筋進行張拉,并詳細記錄張拉情況,將其歸檔,留作竣工資料用于審查。
1.2 地基處理技術
地基處理技術也是施工應重點關注的對象。一旦地基出現質量問題, 不僅會給施工過程帶來安全隱患,對于建筑的使用也存在潛在風險。由于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存在較大的差異,需要在地基施工前進行全面、詳細的勘察,選擇與地質條件相符的地基處理技術。主要以提高地基承載力,降低土層的壓縮性,減少不均勻沉降為主,多使用基礎工程與巖石加固措施,確保地基性質滿足實際施工需求。基礎工程包括柱基、墻基,以及為避免淺層土質不良,對建筑工程帶來影響的樁、墩基礎等,主要使用合適的方式將將來源于地基上部的荷載傳遞到周圍地層,避免對建筑造成影響。而巖石加固則主要針對風化巖等結構發育巖石,采用開挖置換等方式對地基進行加固。如果地基不適合進行建筑工程施工作業,并且使用地基處理方法也無法提高其性能,應當及時將問題上報,重新選擇合適位置進行施工作業。
1.3 軟土地基處理技術
在我國,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多用于上海、廈門等沿海地區的工程建設中,以規避工程潛在風險。這些地區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土壤含水率高,各土層之間存在較大的物理力學性質差異,如果前期地質勘察不詳細,容易對建筑物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軟土地基處理有以下幾種方法: 利用水泥土攪拌樁的復合地基處理法,雖然效果明顯,但是造價偏高[2]; 強夯法,雖然得到了建筑行業的廣泛認可,但是會出現施工質量難以控制的問題,并且極易形成存在施工風險的“彈簧土”;目前,較為常見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是塑料排水板聯合真空預壓技術,通常工期為90d,效果可控,而且成本較低;還有一種新型處理方法,是在塑料排水板聯合真空預壓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的無排水砂墊層真空預壓技術,不僅成本較塑料排水板聯合真空預壓技術降低了1/3,效果也十分明顯,目前建筑行業正在逐漸使用這種方法處理軟土地基
2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一定的質量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的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能引起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問題。首先,施工單位未能制定符合現場實際施工情況的管控方案,來保證現場施工質量;其次,未能規范建筑材料的采購與進廠檢驗程序;最后,質量管理的專職人員無法發現、避免建筑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2.2 不重視文明施工
施工現場的文明施工,不僅能夠為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生產管理保駕護航,還能體現一個建筑施工企業管理水平,是一個企業規范和標準化現場施工的重要環節。但是,現實情況是很多施工企業為了追求工期、趕進度,就忽視了文明施工。從長遠來看,我國建筑工程大多施工周期是比較長的,好的文明施工能夠降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從而進一步降低建筑施工企業的施工成本。
3 現場施工的管理策略
3.1 加強安全防范意識,保證施工安全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施工管理不僅要對各種施工技術和建材質量進行嚴格管控,同時,也要不斷提高施工人員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這樣才能充分提高建筑的施工質量。為了有效保證各個施工環節的質量以及安全,需要對施工者的綜合素質進行提升,使整個施工項目更加具有安全性。首先,公司可以為參與施工的管理人員提供新的學習機會,培訓的內容可以是施工現場安全知識和職業技術領域的內容,從而讓施工人員掌握更多的施工技術知識,提高技術管理水平,提高他們的施工現場安全防范意識。同時, 也可以給施工管理人員普及一些有關安全施工質量的法律知識,使全體施工人員意識到安全問題和施工質量的重要性。
3.2 現場施工材料管理
從建筑工程的角度來說,建筑材料在進入施工現場之后,監管人員就要對施工材料進行嚴格的檢驗,判斷施工材料是否符合建筑相關標準,材料是否有相關合格檢驗證明,只有質量合格以后,才能投入施工生產,為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給予了基礎性的保證。同時,也需要根據工程的施工情況,明確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使用情況。通過對剩余的使用材料進行二次回收利用,從而極大的降低了施工材料的消耗,也避免對周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也進一步保證良好的經濟效益。
3.2 現場施工檢驗管理
在施工過程中,工程監管人員需要根據工程的施工量以及施工范圍進行全面的檢查,同時對詳細的參數進行一一核實和分析,一旦出現不合理的施工問題就需要進行及時補救處理。當施工質量達到相關標準以后, 將其參數準確無誤的進行記錄,便于為后續的維護工作的順利展開,提供了相應的數據支撐。另外,檢查人員在建筑工程現場施工檢驗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排查現場施工的隱蔽工程漏洞,并且檢查建筑結構的受力點和節點,避免發生變形和坍塌等現象,影響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另外,電線也是隱蔽工程檢查的重點,電線一定不能長期暴露在外面,需要做好相應的保護措施,隱藏在地面或者墻面,避免發生意外。
3.3 設計合理施工方案
在建筑工程項目中,建筑施工方案所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所以,這就需要建筑管理人員充分掌握施工過程中所涉及的各個階段的施工情況,了解每個施工項目之間的區別和相互存在的關系,從而進一步幫助方案設計者充分理解設計圖紙,便于設計合理的施工方案。首先,要審查設計圖紙是否符合施工現場的要求。當發現與實際情況出現不符合的時候,應及時對設計方案進行修改。如果對設計圖紙有不理解的地方也要及時和設計師進行溝通;在施工方案制定完成之后還需要經過上級部門的審核才能最終被使用。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應該將設計方案的作用發揮出來。
4 結束語
為了能夠提升建筑施工效率,就需要不斷發展新的施工技術,積極學習相關的優秀技術,不斷同優秀的企業進行交流學習,同時加強對現場管理的重視,完善管理組織,健全管理制度,加強監督管理,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在發展的過程中,創新改進新的管理模式,找到企業發展的最佳方式,從而提升建筑企業的發展速度。
參考文獻:
[1] 莊勇龍.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對策[J].山西建筑,2018,(18):143.
[2] 葉帥.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7, (36):154.
162650078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