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低年級學生由于剛剛進入語文學習的大門,其識字能力還未形成,識字教學因此成為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這要求教師采用科學的識字方法開展教學。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教師要積極探究形式多樣的識字方法,以便幫助學生理解字形,掌握漢字,增加學生的識字量。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35-0161-02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Literacy in the Low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
——Take the Textbook Compiled by the Ministry Edition as an Example
(Xinfeng Primary School, Hongshui Town, Minle County, Gansu Province, China) ZHOU Baoliang
【Abstract】Because the lower grades students have just entered the door of Chinese learning, their literacy ability has not yet formed. Therefore, literacy teaching has become the basi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hinese learning, which requires teachers to adopt scientific literacy methods to carry out teaching. The classroom is the main place for teachers to carry out teaching activities.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various literacy methods in order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shape of characters, master Chinese characters, and increase students' literacy.
【Keywords】Low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 Literacy teaching; Strategy
一、低年級學生識字教學的重要性
識字多的學生由于對漢字能熟練掌握、運用自如,對于讀書會更有興趣,產生了較強的求知欲,可通過書本了解到更多科學知識,對外面的世界有更廣闊的認知,并能學習到更多新知識,久而久之,學生的知識積累也會更加豐富。因此,識字量的多少會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識字能力強的學生由于濃厚的學習興趣以及較強的求知欲,會有較高的思維敏捷性,同時思維空間更加廣闊。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開展識字教學具有重要意義,識字教學能讓低年級的學生掌握一定的識字基礎,當小學低年級學生所掌握的詞匯量到達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很好地進行口語交際,這對于課堂質量的提升也有著重要作用。識字教學過程也就是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發音以及針對漢字形體、含義開展的綜合教學,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漢字學習是基礎性的學習科目之一,也是學生進行認知的一種語言工具,學生的漢字量只有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夠熟練運用漢字學習更多知識,并且在學習識字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可見,識字教學的意義重大。
二、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
(一)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為了提升低年級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以較高熱情投入學習,勇于在課堂活動中積極發言,為學生構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是非常重要的。傳統教學模式下,人們會認為教師的教學應當是傳遞知識的過程,學生要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展開學習,這其實偏離了教學重點。教師在課堂中的重點應為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在課堂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注重語文的基礎教育,引導學生在良好學習氛圍中自主學習。在課堂的設計中,教師要遵循平緩起步,逐步推進的原則,深入到學生群體中間,并且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創新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具體來說,教師在課堂上要讓學生認識到漢字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引導他們在課堂中與同學互幫互助,相互學習,在同學們都了解漢字結構的基礎上,再讓他們組成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學習漢字拼音的知識,實現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教學目的。當前新型教育理念為學生傳遞的思想是,要盡最大努力使學生體會到自己的價值與重要性,并在充滿愛與關懷的環境中,主動探究,從而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學習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師組織游戲活動
小學生由于年齡的特點,對游戲特別感興趣,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基于此,教師可以適當組織關于識字的游戲活動,開展游戲化的識字教學,減少學生內心對語文學習產生的抵觸心理。例如,教師可在課前準備一些識字卡片作為教具,引導學生以搶答或者“開火車”的方式辨別這些生字,答對得一分,答錯不扣分,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利用表演、游戲、模擬等多種活動,使學生的耳、眼、手等全部動起來,從而激發學生的識字學習興趣。
(三)通過猜字謎、編兒歌的教學活動進行識字教學
低年級學生往往喜歡新奇有趣的東西,教師開展猜字謎、教兒歌的教學活動,將要學習的漢字融入其中,往往能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在課堂當中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同時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為了幫助學生記憶“劉”這一字,教師可以將其編成字謎:“文在前,刀在后,然后百家姓中走一走。”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字謎在本上寫寫畫畫,猜一猜,最后告訴大家謎底,聽著謎底學生自然就會將這個“劉”字記住了。另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通過兒歌記憶漢字。教師發現,將小學生需要掌握的漢字編制成學生容易記憶的順口溜,能夠幫助學生更快掌握一些難的生字,并且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與記憶。例如:橫豎勾的個丁(丁),藏個口就可以(可),大可小可當哥哥(哥)。這都能幫助小學低年級學生認識“丁、可、哥”,通過兒歌教學,學生的識字熱情空前高漲,如此一來,能有效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使低年級學生的識字過程不再枯燥乏味。總之,教師開展兒歌教學、猜字謎教學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教師開展插圖教學,以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
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采用插畫教學方式,積極引導學生加強對漢字的認識。即采用多種漢字插圖,提問然后引導學生展開思考,探尋一些漢字間的有效關聯性,便于學生更好理解漢字。例如,在教學“生”“牛”這兩個字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展示圖片,圖片中有牛與花生的圖案,教師可要求學生在下面寫出對應的漢字,然后讓學生多次練習這兩個字的不同寫法,使學生能更好地觀察這兩個字間的差別,并積極思考“生”與“牛”這兩個字間的聯系。教師利用科學的插圖引導教學,可以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觀察思考能力,并有效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在探究過程中逐漸掌握科學的識字技巧,形成對漢字的有效認知。
(五)以編故事的形式幫助學生記住字形
小學生通常都會喜歡聽故事,假如教師充分發揮想象能力,依據字形將一些抽象的漢字編制成不同的有意思的小故事,就能使語文識字課堂變得更加活躍,同時為識字教學增添趣味性。例如,在對“看”字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這個漢字的上部分就好像一個手,手下面的目就是眼睛,人們望向遠處的時候,是不是會將手放到眼睛上,努力看向前方發生了什么呢?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利用這種講故事的形式,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同時還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進而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研究,不僅能有效解決小學生識字枯燥的問題,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人們發現,科學的教學模式,能積極轉換學生的學習角度,從而降低他們的識字學習難度,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在靈活多樣的識字教學方法下,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會逐漸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并能深入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會變得越來越喜歡漢字學習,并能漸漸培養出良好的自主識字習慣,為將來的語言文字知識與能力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致力于漢字文化滲透的小學低段識字教學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4416)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周建華.字理識字,演繹漢字的魅力——淺談小學低年級的形聲字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0(09).
作者簡介:周寶亮(1975.08-),男,漢族,甘肅民樂人,本科,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