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利
摘 要:建筑設計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廣,一個優秀的設計離不開各種理念的結合,其中,綠色理念的運用,可以說在建筑設計中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內容,它不僅符合中國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更是有利于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文章通過闡述綠色建筑的定義及其特征,說明了綠色建筑的優勢,同時提出了房屋建筑工程項目設計過程中對于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運用策略,有助于提升房屋工程項目綠色設計工作的實際成效。
關鍵詞:建筑設計;綠色建筑技術;優化措施
引言
綠色建筑理念作為一項新的建筑核心理念,被普遍運用于建筑設計中,將以人為本作為重要的建筑核心理念,完成了對能源的高效運用,提升了生態環境保護效果,推動了綠色建筑的可持續發展。因而,在確保室內環境美觀的基礎上,增加對室內環境合理化和舒適度的基本建設,與綠色建筑技術的發展相一致,推動建筑方式和特性緊密結合,保證建筑內部資源的合理應用。
1 綠色理念應用到建設方面的重要意義
建筑行業是一個資源消耗比較大的行業,隨著綠色理念的推崇,人們越來越提倡節能環保,這就無形之中給建筑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競爭壓力。為了我國建筑行業能夠得以更好的發展,建筑設計師就必須始終以綠色理念為設計目標,盡可能地將資源利用率提升。綠色理念在建筑行業的推崇,是順應時代的發展,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
2 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所要遵循的原則
2.1 生態性原則
隨著我國城市化腳步的不斷推進,建筑項目也變得越來越多,這也導致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應用綠色建筑設計要以生態性原則為主,在實際建設過程中應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并且相關人員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之前要深入施工區域進行考察,利用專業技術設計出不影響生態環境的建筑,還要保證建筑在后期施工和使用過程中對周邊的生態環境不會造成影響。
2.2 環保性原則
在建筑工程中,環境污染問題是當今建筑一大關鍵難題,主要反映在水源污染、噪音污染及環境污染等。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中,倡導環境保護,發展綠色經濟是我國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內容。對于建筑的環境污染問題,在建筑綠色環保設計中就應該始終堅持環境保護標準,要充分考慮環境的協調性,采取有效的環保節能技術,將生態問題、環境污染問題密切融合起來,進而降低建筑的消耗,提升資源的利用率,減少環境的污染程度。
2.3 滿足人們基本的生活需求
隨著時代不斷發展,人們開始對于再生自然能源進行高度的關注,包括地熱能、風能、太陽能。在利用這三種能源時,能夠有效地體現綠色建筑設計理念。以人為本,作為最基本的出發點。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中不斷地強調:無論什么工作,都需要確定人的主體地位,而以人為本這一概念,也是綠色建筑所發展的基本出發點,同時也是其中的落腳點。我們需要對綠色建筑進行強調,不應與人們的安全與舒適相互抵觸,比如我們應當對于建筑節能情況進行高度的關注,但是在節能的同時,不能直接去除掉使用人員在其中獲得的舒適度,也不能降低使用者工作效率,因此在保證綠色建筑設計的同時,不應當將犧牲人的利益作為其中的代價。在確保安全與舒適的前提之下,保證能源利用效率得以提高,并且也可以直接對于能源利用方式進行轉變,這樣才能更好地達到節能目的。
2.4 建筑整體性原則
從建筑方面來講,建筑的整體性主要是在于工程施工過程中所應用的技術如何,并且在施工過程中,還要能夠體現建筑的整體性原則。人類和其他生物以及所處的生態環境每時每刻都在進行交互,人類和世間的事物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形成一種互相依賴又互相制約的關系。而在建筑設計中,想要體現綠色理念,除了在施工方面要盡量選用節能型施工技術, 同時也不能違背建筑項目的整體性原則。使得人與自然得到平衡和諧的狀態。所以,設計師在進行設計的時候,一定要隨時隨地都與各個部門之間保持良好的溝通,進行設計方面的相關交流,并對問題進行反饋,從而多元化的方式去設計整個項目,并將綠色理念引入其中,使得項目更加具有集成化。
3 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技術優化措施
3.1 適應氣候條件的優化與結合
我國氣候類型多樣,南北方差異較為明顯,為建筑物適應南北方氣候差異,應在明確南北方氣候特點基礎上,根據氣候變化特點對綠色施工技術進行革新優化處理。了解建筑物對氣候適應情況。在我國南方地區多降雨天氣,建筑物屋頂多以人字形狀建立或者建筑與地面具有較高距離,使建筑物免收暴雨或是惡劣天氣所侵蝕。而在我國北方地區,氣候特點多暴雪且氣溫較低,特別是東北地區建筑需考慮氣溫因素,在其中設計暖炕或者地暖,以此來應對東北地區嚴寒的天氣特點。此外,需對建筑材料嚴格挑選,采用優化措施,盡量使用可再生建材進行工程建設,從而達到節約能源的根本目的。在制度管理規范方面,需對綠色建筑技術應用問題進行統一管理,明確綠色施工技術要點,從而保障建筑的施工質量。
3.2 做好基于整體角度的綠色建筑設計工作
建筑工程項目設計工作具有復雜且瑣碎的特征,在將先進的綠色設計理念融入工程設計中,必然會提高工程設計工作的難度。但是,基于做到與時俱進,滿足當前經濟增長需要的目的,社會應該將自然環境保護工作當作重中之重,因此,加大對綠色設計理念的運用力度十分關鍵。開展工程項目綠色設計工作時,有關設計工作者應該基于科學發展觀,從總體的角度參考不同方面的影響因素,以便體現出建筑工程設計的規范性。有關工程設計工作者實施正式設計之前,應該做好周圍環境情況的調查工作, 科學評估所能夠形成的建筑垃圾情況,以便編制出可行的工程設計策略, 比如,可以把一些建筑垃圾運用到填平項目地勢當中,以便達到減小對周邊環境不良影響的目的。由此可見,做好基于整體角度下的綠色建筑設計工作可謂十分關鍵,具有很大的研究意義和實施價值。
3.3 做好建筑通風工作,有效利用自然風
建筑設計過程中,應當有效地利用自然風,使其具備良好的通風性。特別是在設置建筑戶型時,通過正確的通風設施確保達到冬暖夏涼效果, 并且能有效地衡量不同季節之間的溫度差。通過對于建筑內部存在的影響進行分析,保證建筑內部格局更加的合理化,并且引導屋內實現自然風對流的情況,保證建筑內部通風更加自然,避免對于外部能源造成消耗。除此之外,也需要對于自然風資源進行合理的運用,做好節能設計工作, 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加入節能、防災等多個功能。在高層建筑過程中,因為受到風力影響,所以需要利用節能方法,有效提高窗戶所具備的抗風性能,并且降低能源所帶來的消耗問題,避免出現光污染情況。
3.4 建筑布局中體現綠色理念
在建筑設計中,建筑布局在進行規劃的時候,一般來說其所占用的土地面積相對較大。而我國的地域,是屬于比較寬廣遼闊的,不同地區存在著很大的地理環境差異。各個建筑布局的規劃也就相對應地出現了很大的差異性。因此,在對建筑進行布局規劃中,如果想要充分將綠色理念應用到設計中去,那么一定要結合當地的情況,因地制宜。從整體上來講, 在進行建筑規劃的時候不要違背保護土地資源的原則,要深刻地認識到森林地域資源的有限性。就算不同地區的環境和生態都是迥異不同的,也一定要在不浪費土地資源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科學的規劃。如果在進行布局規劃中,沒有充分考慮到綠色環保,整體的布局顯得不合理,缺乏科學的規劃,導致土地被大面積的浪費,那么后期會給森林資源造成嚴重的破壞, 如果以后想到要去進行彌補的話,不僅修復工程大,同時還要進行長期的挖掘管道等方式來改善。因此,在布局規劃的初期,就應該對以上的這些問題進行考量,在綠色理念背景下,充分考慮到土地的科學利用以及土地利用的效率。例如在對建筑設計中,停車場的建設可以在坡地等類型建造,這樣可以減少土地的占地面,同時也減少不必要的地下土地開挖工程,這種設計充分秉承了綠色設計理念。
3.5 環保資源和能源的應用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資源匱乏已成為當前社會發展最重大的問題之一。而建筑行業一直以來都是能源消耗極大的產業之一,并且在建筑后續的使用和維護過程中也會產生一定的能源消耗。因此如何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是建筑設計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在綠色建筑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首先要對能源的消耗和使用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 在施工過程中盡量減少能源的消耗。首先,設計人員要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力度,例如風能、太陽能等,降低建筑工程施工和后期維護過程中的能源損耗。其次,相關設計人員要加大對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多采用綠色建筑材料,從而降低能源消耗。
3.6 景觀設計
在綠色建筑設計中,景觀設計是其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并且好的景觀設計也是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主要體現方式。如今,經濟的飛速發展使人們對建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景觀設計方面也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進行景觀設計的過程中,相關設計人員不僅要滿足當前人們對建筑實用性和美觀性的要求,而且還要將相應的文化和自然景觀結合在一起, 以此來提高建筑的多元性。
4 結束語
綠色建筑作為建筑業發展的主要方向,應對其綠色建筑技術加以重視,以保證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建筑設計中,應盡可能使用可再生節能資源,在建筑產業發展過程中,科學技術能夠實現施工企業的智能化管理,并將其廣泛應用于綠色建筑中,保證綠色建筑高效運行與發展。通過科學技術,能夠對建筑設計、施工等各個環節進行合理管控,從根本上解決綠色建筑問題,以此實現可持續發展,維護生態自然環境。 參考文獻:
[1] 張艷軍.淺析綠色節能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7,(49):76-77.
[2] 董菁菁,劉暢.綠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室內裝飾裝修天地,2018,(6):170.
[3] 潘輝.綠色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整合與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20,(29):171-172.
[4] 肖武文.簡述綠色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環球市場,2018,(25):342.
[5] 唐京華.淺析綠色節能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建筑設計管理,2011, (1):34-35.
219050170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