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幼兒 自我保護 培養
—、問題的提出
幼兒期的孩子活潑、好動、有強烈的好奇心,但又缺少生活經驗和各種常識,在生活中無力預測自己的行為可能引起的危險性。幼兒意外事故時有發生,因此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而目前我們的教育存在這樣一種情況:不管家長、還是老師,都唯恐幼兒受到傷害,從生活到學習,都包得過多,管得過死,百般呵護,忽視對幼兒的多種能力的培養,直接影響了孩子適應能力的發展。因此在關注孩子、保護孩子的同時,應教給幼兒必要的安全知識,提高其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為了探討研究有效的教育方法,特提出本課題的研究。
我的研究從幼兒生活自護能力、游戲自護能力、意外遇險自護能力、心理自護能力四個方面進行,通過確立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目標;創設良好的生活環境,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發展;到讓幼兒學習自護知識,通過模擬練習,增強幼兒的自護能力;再到把自護教育滲透到孩子日常生活中,最后與家長密切配合,促使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發展。讓幼兒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使幼兒整體素質得到了全面的發展。
二、幼兒生活自護能力、游戲自護能力、意外遇險自護能力、心理自護能力四個方面。
(一)幼兒生活自我保護。幼兒生活在幼兒園的小環境和社會的大環境中,加上幼兒自身存在著如:動作能力差、生活經驗缺乏等特點,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危險。所以教師必須注意抓住幼兒在一日生活中的各個環節,對幼兒進行生活自護教育。如:我們班上舞蹈課在舞蹈教室換鞋時,常常是亂哄哄的。我根據這種情況,組織了一次“愛護噪子”的活動。我將幼兒亂哄哄的聲音錄下來,然后把錄音放給幼兒聽,他們不由自主地把耳朵捂上。我問:“為什么捂耳朵?”答:“聲音太大。”于是我說:“這就是人們不喜歡的噪音,亂七八糟、刺耳的聲音都是噪音,噪音對人的危害非常大。”我請幼兒討論:噪音有哪些危害。有的說:“噪音太大會有生命危險。” 有的說:“喊的聲音大,嗓子會說不出話來。”還有的說:“噪音會讓人變成聾子。”等等。我讓幼兒把耳朵捂上,問:“還能聽到聲音嗎?”讓幼兒體會聽不到聲音的痛苦。我告訴幼兒:“世界上已經把噪音列為污染源之一。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我們的耳朵,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到噪音的危害,從而提高了對噪音危害的認識。
(二) 幼兒游戲自我保護。游戲是幼兒生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游戲中幼兒可以使自身的各種能力獲得聯系和發展,并吸取周圍生活最基本的知識,但在活動中,幼兒自我中心主義特點極為突出,規則、秩序的概念較為淡漠,玩興大發的時候,容易一擁而上,你推我擠,容易造成身體傷害,所以游戲的自護能力顯得至關重要。為此,我們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如:在玩沙的游戲中,孩子們往往不小心把沙弄到同伴的衣服上、臉上和脖子上,活動結束后不懂收拾東西,也不肯回教室。針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根據教材設計了《認識沙》、《有趣的沙雕》等游戲,通過幼兒的親身感受,學習正確的玩沙方法,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三)意外遇險自我保護。意外自護常識是人們在歷經災難后,對災難原由的規律性認識及所采取的必要防范措施。這對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剛剛萌芽的幼兒來說,確實是難以理解和掌握的,但是在自然和社會災害中,幼兒往往受害最大。所以,向幼兒普及意外自護常識是重要的,意外傷害雖然是偶然發生的,但它往往是不可預料的。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存在的問題,針對性地展開了一系列的意外遇險自護活動,內容包括《發生地震時我不慌》、《燙傷、燒傷了怎么辦?》、《著火了怎么辦?》《電話是我的好幫手》等。
(四)心理自我保護能力。幼兒體力小,生活經驗不足,適應環境能力差,遇到事情時身心難于應付。我們發現,幼兒常常會因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鬧情緒,因心理不平衡而造成不良情緒渲泄,導致對自身或他人的傷害,所以在這一時期重視幼兒的心理自護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可以普遍地提高幼兒的心理健康水平,為此,我們設計了《遇到困難時我不怕》、《不高興的時候我該怎么辦?》等活動。如:在進行活動《不高興的時候我該怎么辦?》時,我們通過讓孩子觀看表演、活動區活動,讓孩子們明白,不高興的時候可以找小朋友訴說,可以找身邊的親人訴說。
參考文獻:
[1]戚慶珍.幼兒自我保護.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5年8月第一版
[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01年9月出版
[3]韋鈺.《學會生存》.教育科學出版社, 1998年9月第四版
[4]張文新.《兒童社會性發展》,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5]謝秀麗.《幼兒園工作管理》.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6]孔葆森 .《幼兒園教育法規與政策概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10月
[7]《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釋義及實用指南》.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
[8]張大均.《教育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
[9]林恩·克拉克.《救助父母—處理幼兒日常行為問題實用指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
[10] 廣西自治區教育廳師范教育處.《幼兒心理健康與教育》,2001年9月第一版
作者簡介:蔣曼琳 ? ? 性別:女 ? ? 職務: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