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簡稱“北京冬奧會”)是我國重要歷史節點的重大標志性活動。延慶賽區是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之一,延慶賽區自然資源豐富,持續開展環境監測對延慶賽區的場館建設中發揮了以下作用。①有效預防和控制了延慶賽區建設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為環境保護提供針對性策略;②為政府各相關部門監督、驗收工作提供了科學的數據支撐;③可動態了解掌握區域環境情況,提前采取措施,避免被動的補救控制措施;④冬奧項目建設全過程,對施工人員到管理人員,全方位地提升了工程建設者的環保意識;⑤依據監測數據的累計對賽區周邊發展的環境容量進行前瞻性的評估和規劃。
2014年底國際奧委會發布《奧林匹克2020議程》,創新提出要將可持續性工作全面融入奧運會籌辦全過程和各方面。2015年7月31日北京成功獲得2022年冬奧會主辦權,北京冬奧會成為第一個從申奧開始就全面落實可持續性要求的奧運會。為了確保延慶賽區場館建設全過程嚴格落實可持續性要求,北京冬奧組委組織相關專家,在規劃環評基礎上制定了專門適用于延慶賽區的環保措施責任矩陣表,明確了54項環保措施和任務實施主體。環境監測是54項環保措施之一,由場館業主負責。北京北控京奧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控京奧公司)作為延慶賽區場館業主之一,為落實環境監測等矩陣表任務,在場館建設過程針對水、大氣、聲環境等環境因素建立了環境空氣監測、地表水監測、地下水監測、噪聲監測等工作機制。本文結合環境空氣監測技術要點,對延慶賽區環境監測工作進行論述。
“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伴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環境問題越來越重視,綠色辦奧既是落實習總書記的要求,也是落實《奧林匹克2020議程》以及改善生態環境的工作需要。延慶賽區在場館建設全過程實施環境監測非常必要。
延慶賽區實施全過程環境監測,可以準確、及時、全面地反映賽區建設過程中環境質量狀況,根據每季度的環境監測報告,對環境變化情況進行有效監控,以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污染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因施工建設對賽區周圍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并為北控京奧公司對賽區的環境管理、污染控制提供科學依據。同時還可以為政府相關主管部門提供監督依據。
監測點位的布設關系到監測數據是否有代表性,是能否真實地反映延慶賽區環境質量現狀及污染發展趨勢的關鍵問題。延慶賽區位于北京市延慶區張山營鎮西大莊科村以北小海陀山南麓,在西大莊科村的西北部較為開闊的096地塊區域,設定了1個環境空氣監測點位,該監測點位緊鄰延慶賽區施工區,可以客觀反映延慶賽區工程施工對周邊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同時可以代表環境保護目標西大莊科村的整體空氣質量水平和變化規律。
隨著我國環境監測方法研究的不斷提高,監測方法也在不斷更新。針對延慶賽區環境空氣監測因子,結合我國目前監測分析方法的現狀,同時考慮方法的準確性、代表性、可比性,確定了延慶賽區環境空氣監測分析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延慶賽區環境空氣監測分析方法
環境監測過程是測取數據—解釋數據—運用數據的一個完整過程。而儀器的選擇是測取數據的重要條件,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監測儀器可以影響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因此監測儀器選擇是控制環境監測質量很重要的一部分。2019年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實施強制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根據目錄顯示,延慶賽區使用的監測儀器在該目錄范圍內,該監測儀器送專業檢定機構檢定后,可用于采集環境空氣中顆粒物和各種氣體組分樣品。空氣采樣器檢定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空氣采樣器檢定結果
由表2可知,專業檢定機構檢定結果表明,受檢儀器符合技術指標要求,自受檢日期起一年內,為合格環境監測儀器。
人們常說:“錯誤的數據比沒有數據更可怕”。切實實施質量控制是獲取可靠的監測數據的重要保證,只有監測數據質量符合規定,才能正確指導延慶賽區評估評價環境、管理環境、治理環境的行動,這是實施環境監測質量保證的意義。延慶賽區環境空氣監測的工作流程簡述如下。
首先,在環境空氣監測采樣階段,選取具備扎實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符合《環境監測人員持證上崗考核制度》要求的人員來承擔環境監測工作。為實施質量控制,要求按規定格式對樣品采集與保存、樣品運輸、樣品交接的原始記錄做認真填寫,同時記錄完整的現場氣象資料及情況描述,需雙人簽字確認,經審核人審核后留檔保存。為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精密性,在采樣階段,每批次樣品采集中攜帶不少于2個的全程空白,同時選擇不同時段加測平行雙樣。
其次,在實驗分析階段,同樣選取具備扎實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符合《環境監測人員持證上崗考核制度》要求的人員承擔分析工作。實驗分析人員先繪制該批次樣品的校準曲線,然后進行樣品測定,校準曲線繪制按樣品測定的相同操作步驟進行,且測定溫度相差不大于2℃。在分析樣品過程中,為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精密性,要對實際樣品的兩個濃度范圍進行加標回收分析,以加標回收率范圍是否符合要求來判斷分析數據的準確性;以測定平行樣和全程空白來判斷分析數據的精密性。圖1為延慶賽區2020年第一季度環境監測二氧化硫校準曲線。在實驗室溫度為20℃,相對濕度45%,水浴20℃顯色20分鐘的條件下,曲線斜率在0.042±0.004范圍內,該曲線可以使用。

圖1 延慶賽區2020年第一季度環境監測的二氧化硫校準曲線
最后,在數據信息整理階段,這是實驗室質量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測量數據的有效位數要根據分析儀器的精密度和準確度、以及儀器本身的讀數誤差來確定,有效數字記錄到最小分度值后,需要多保留一位不確定數字,并且不超過該監測方法最低檢出濃度的有效位數。有平行樣品的,以均值表示,確定數據結果后實施三級審核制度,授權簽字人完成第三級最終審核后,完成數據報告。報告完成后,與整個過程的原始記錄編制頁碼后歸檔留存。按照留檔要求,冬奧會項目建設屬于國家重點工程建設,檔案應永久保留。
截至2020年底,延慶賽區已完成近三年的環境監測任務,共監測環境空氣數據近5000個,總達標率在預期效果內,其中:PM10累計監測共計77天,日均值濃度范圍在14~132μg/m3之間,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150μg/m3的要求。延慶賽區工程施工期間,各項監測數據跟施工時段的關系性較強,濃度在預期管控范圍內。在大面積土石方開挖和施工最緊急的2018年,PM10濃度有明顯上升,據此我們要求施工單位強化遮擋施工,重要施工區域進一步增設霧炮機降塵,裸露區域加強防塵網苫蓋效果檢查,主要施工道路必須定時灑水降塵等措施是很有必要的,通過這些環保措施控制施工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把主要污染物降低到預期范圍內。西大莊科村環境空氣質量PM10變化趨勢如圖2所示,可以看出持續落實各項措施,可以保證污染物濃度在預期管控范圍內。

圖2 延慶賽區西大莊科村環境空氣質量PM10變化趨勢圖
從2017年7月至2020年底,每季度編制并提交環境監測報告,組織召開報告審查會議。以環境監測報告和季度報告審查會的方式提出大氣污染防控建議。這些建議直接由環境監理單位通知各相關項目總包單位,通過環境監理跟進監督的工作機制,將各項環保措施落實在建設過程中。環境監測數據直接體現了環保措施落實的效果,環境監理可以根據環境監測數據對施工單位有針對性的加強管控,為我們業主方提供環境管理依據,同時也給政府主管部門提供監督依據。
環境監測全過程、高質量實施,對延慶賽區環境保護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是北京冬奧組委、政府主管部門及業主方實施延慶賽區環境管理決策的重要依據。
延慶賽區實施工程建設全過程環境監測,對延慶賽區踐行綠色辦奧理念起到積極促進作用。通過制定合理化、規范化的監測方案,準確、及時、全面地反映了賽區建設過程中環境質量狀況。每季度的監測報告,為相關環境保護管理決策提供了有力的參考依據,最大限度減少了施工建設對賽區周圍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為環境保護在施工期的落實提供保障,為政府相關主管部門提供監督依據,為實現北京冬奧會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好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