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舊迎新,鼠去牛來。多事之秋的鼠年,雖讓各個產業發展歷經波折,但“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生態環境保護領域9項約束性指標在這一年底全面完成,全國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升。牛年至,牛氣沖天,為推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讓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加強大氣污染防治依然是重要舉措之一。
大氣對人類在內的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的重要性,眾所周知。近年來,為治理大氣污染,我國藍天保衛戰開展的如火如荼。經過3年努力,效果顯著,公眾的藍天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據生態環境部介紹,2020年1月至12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0%,同比上升5.0%;PM2.5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PM10平均濃度為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O3平均濃度為1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8%;SO2平均濃度為1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NO2平均濃度為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CO平均濃度為1.3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大氣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天更藍、空氣更清新宜人,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為“十四五”大氣污染防治起好步、開好局,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至關重要。因此,近日召開的2021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為牛年大氣污染防治下達了任務、明確了方向。會議強調,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保護與發展長期矛盾和短期問題交織,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污染防治攻堅戰還存在思想認識不夠深、改善水平不夠高、工作成效不夠穩、涉及領域不夠寬、治理范圍不夠廣等問題。2021年要繼續開展污染防治行動,持續推進空氣質量提升行動,加強PM2.5和O3協同控制,深入開展VOCs綜合治理,加強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做好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空氣質量保障準備工作。牛年,治污減霾,守護藍天,責任重大。
保持定力,毫不松懈,擁抱碧空藍天,2021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有關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要求一出,原本就緊抓大氣污染防治不放松的各省市,更是火力全開,決心不變、標準不降、力度不減,專項整治行動聚焦重點區域,綜合施策、精準發力,多措并舉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守護藍天,讓空氣質量牛年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