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環保是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項基本國策。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循環流化床鍋爐(CFB)具有良好的低溫燃燒特性,燃燒效率高,負荷調節方便,污染排放小等優點,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并在電廠生產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無法充分發揮其優勢,尤其在節能方面。所以,如何節約能源,提高鍋爐效率,是我們要探討的問題。
循環流化床鍋爐采用氣固混合燃燒方式。與煤粉鍋爐單向煙氣相比,氣固混合燃料的熱容量提高了數十倍,具有非常穩定的燃燒特性。循環流化床鍋爐爐內溫度分布非常均勻,有利于燃燒傳熱,燃燒效率高;循環流化床燃燒效率達到98%以上。CFB 鍋爐采用低溫燃燒策略,燃燒高度沿爐高方向,便于分級燃燒。通過分級燃燒,有效地減少了氮氧化物的生成,減少了空氣污染。總的來說,CFB 鍋爐的性能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燃料適應性強,可以使用一些普通鍋爐很難適應的劣質燃料;第二,負荷調節能力強,由于爐料循環量大,爐體蓄熱量高,能夠保持燃燒參數穩定,并有很強的調載能力。
循環流化床鍋爐燃煤鍋爐是一項較為成熟的工業技術,在潔凈煤技術上已經開始應用。近幾年來,以其煤的適應性強,燃燒效率高,爐膛脫硫脫硝,近幾年來在我國潔凈煤發電中占有重要地位。流化床鍋爐具有良好的燃燒穩定性和對燃料的適應性,但不能保證各種不同性質煤的經濟有效利用。由于近年來燃煤發電的現狀,大量燃煤電廠不得不燃燒各種燃煤材料,特別是劣質煤,導致熱效率下降,煤耗增加。因各煤種性質差異較大,國內操作人員缺乏實際操作經驗,不掌握 CFB 鍋爐發電技術,綜合煤質變化較大,機組檢修、啟停次數較多,導致耗煤量增加,實際運行經濟性降低。循環流化床鍋爐的應用現狀決定了節能需要與燃料發電結合的現狀。實際上有很多方法可以提高鍋爐的效率,例如改變燃料比例。
通過燃燒率可以充分反映鍋爐節能減排的效果。在鍋爐的實際運行中,煤是主要燃料。煤炭的燃燒速度可以直接影響到節能減排,但各種技術的應用直接影響到煤炭的燃燒速度。基于此,在鍋爐燃燒過程中,可以采取鍋爐余熱回收的手段,提高鍋爐的運行效率。在鍋爐的實際運行中,會產生大量的高壓蒸汽,高壓蒸汽的熱量可以通過再循環回收利用。因此,實際運行和操作中,需要一套智能溫度采集系統,以監測鍋爐閥門排放和余熱泄漏,這樣就可以回收了。并在鍋爐尾部煙道中增加鍋爐受熱面,充分利用鍋爐燃燒廢氣溫度,有效地利用了鍋爐的余熱。
減少油槍的操作次數,適當安排外床投入時間。在700℃以上時,應保證外床能快速投入使用。外床投運前,應適當增加給煤量,灰渣調節閥開度不宜過大,開度約為15%,以確保床溫穩定。機組啟動的關鍵是汽機的配合,要降低起動消耗,縮短起動時間,關鍵在于合理安排汽機暖缸沖轉和帶負荷。在鍋爐點火后,汽輪機應及時送軸封和真空,開啟高低壓旁路開始疏水,以保證爐前、汽輪機前蒸汽溫度同步升高。在鍋爐蒸汽參數滿足沖轉條件時,可對機組進行沖轉。防止因機前溫度不符合操作條件而使鍋爐持續燃燒,造成機前溫度上升的現象。
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采用不同濃度的送風方式燃燒,燃燒過程中形成氮氧化物,與一般鍋爐技術相比,氮氧含量可降低20%左右。隨著我國對這方面的逐步重視和鍋爐技術的不斷完善,超脫硫技術已成為今后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發展的必要條件。雖然我國鍋爐數量占世界絕大多數,但核心技術的發展并不盡如人意,尤其是脫硫技術。隨著我國環境問題逐漸提上日程,煤炭脫硫技術已成為當今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我國還將加強對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嚴格控制,使空氣中二氧化硫含量降至400m3以下。目前,我們總結了傳統脫硫技術存在的問題,發現在流化床中加入石灰石的方法更為有效,可進一步促進脫硫技術的發展。
從鍋爐本身的特點來看,采用低氧燃燒方式,可以使物料具有熱循環回路,連續、重復燃燒,物料的燃盡效率大大提高,電耗也有所降低。
能源綜合利用也是今后鍋爐技術的發展方向之一。我們可以優化一些低能耗的鍋爐和平臺。我們還可以對鍋爐技術和其他原材料進行加工和再利用,以優化能源結構。一些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系統在燃燒后會產生大量的灰渣,這些灰渣可以重新加工利用,實現能源的合理升級。
循環流化床鍋爐的運行特性主要包括床壓、床溫、風量特性和汽溫特性。床層壓力不僅取決于爐內物料的量,還取決于鍋爐負荷。整個爐段包含許多反映床壓的參數,包括鍋爐總壓差、下床壓和鍋爐上壓差。鍋爐床壓監測反映了空氣分布器的阻力、爐內床料總量和流態化的變化。操作時,兩側床壓應平衡,兩側壓差應控制在規定范圍內。
鍋爐正常運行時,整個爐膛可視為一個裝滿液體的容器,容器處于平衡狀態。較低的床壓反映了整個鍋爐的塔重,顯示了鍋爐內的床料量,從而推斷出爐內的燃燒狀況。上壓差能反映鍋爐的各種工況。當上壓差增大時,鍋爐內的物料循環增加。在處理過程中,可以適當調整給料器內的流化速度,也可以控制送入爐膛的一、二次風量進行調節。從燃燒和傳熱的角度來看,通過控制床層溫度可以提高燃燒效率和鍋爐效率。在流化床密相區,燃燒顆粒的表面溫度比床層溫度高100~200℃。為了保證鍋爐的安全運行,應根據鍋爐NOx排放量調節床溫,控制NOx與床溫的雙向關系。當床層溫度較高時,氮氧化物會增加;當床層溫度較低時,氮氧化物也會增加。因此,床層溫度不應控制在850℃,而應將床層溫度控制在850℃以下,這樣才能使床層溫度控制在850℃以下。
在鍋爐運行過程中,風量特性與燃燒和流化狀態有關。為了保證鍋爐的正常運行,燃料獲得濃相區一次風提供的氧氣,并調節左右兩側爐膛壓差。此時用壓差實測值計算偏差值,并對左右兩側風量定值進行修正,將通過平衡偏差得到的風量控制在規定范圍內。當二次風分層分段進入爐膛時,可補償一次風對燃料供氧不足的問題,調節二次風量和爐內氧含量,以獲得最佳控制值。根據節能原理,一定量的煤可以釋放一定量的熱量。調整蒸汽溫度的根本目的是保證煤量與負荷相匹配。綜合了床壓、床溫、燃料量和一、二次風量的特性,保證了鍋爐的正常運行。
在循環流化鍋爐的運行過程中,燃料是必不可少的,當今使用的燃料大多是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這些資源性價比相對新型能源較低,同時在燃燒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有害物質。因此,可以采用一些生物能源來進行輔助,使其和煤炭混合形成混合燃料,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其中較為常見的生物能源便是秸稈,這些秸稈難以處理便被直接焚燒,不但浪費了大量的生物能源,還造成了嚴重的大氣污染。
將秸稈進行生物發酵處理后,可以生成烷烴等可燃性氣體,燃燒過程中不會出現有害氣體,能夠實現環保發展。但是秸稈加工過程較為繁瑣,一般情況下,往往將秸稈和煤炭混合在一起直接燃燒。將兩者進行混合后,可以使燃料之間有足夠的空隙,這樣在燃燒過程中便擁有足夠的氧氣助燃,燃燒得更加充分。
循環流化床鍋爐作為一種節能環保高效的技術,具有低熱值燃料高效利用和循環燃燒的特點,它在節能環保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對我國當前的節能低碳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我國循環流化床鍋爐的節能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不斷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