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江 劉曉春 葉水英 謝艷青▲
1.江西省贛州市贛南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內科,江西贛州 341000;2.江西省贛州市贛南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普內科,江西贛州 341000;3.江西省贛州市贛南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檢驗科,江西贛州 341000
痛風是因血尿酸(UA)水平偏高引發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各個年齡段均可發病,且男性患者較多[1]。該疾病會導致患者關節紅腫、疼痛,形成痛風石,損害患者的關節功能,影響患者肢體活動,危害患者健康,需要進行長期的管理。UA 是臨床診斷痛風的常用指標,可準確反映機體的尿酸水平,但部分痛風患者的UA水平正常,容易導致漏診或誤診,因此,需要尋求更準確的診斷指標[2]。血清前清蛋白(PA)為肝臟合成的糖蛋白,也是一種負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其水平多在急性炎癥時降低,可有效反映肝臟損害程度及機體炎癥狀況[3]。隨著PA 研究的深入,PA 與機體炎癥活動期的關系逐漸引發人們關注,但有關PA 與痛風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旨在探究血清PA 檢測對痛風疾病活動的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就診于贛南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88 例痛風患者臨床資料,根據臨床癥狀不同分為間歇期組(30 例)和急性發作期組(58 例),并選同期健康體檢者30 例為對照組。間歇期組男29 例,女1例;年齡38~69 歲,平均(50.58±5.32)歲;病程5~23 個月,平均(11.25±3.20)個月;文化程度:小學及初中8 例,高中17 例,大專及本科5 例。急性發作期組男54 例,女4 例;年齡37~69 歲,平均(50.50±5.30)歲;病程6~24 個月,平均(11.50±3.25)個月;文化程度:小學及初中15 例,高中33 例,大專及本科10 例。對照組男28 例,女2例;年齡39~68 歲,平均(50.25±5.60)歲;文化程度:小學及初中9 例,高中16 例,大專及本科5 例。三組受試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納入標準:①符合《2016 中國痛風診療指南》[4]的痛風診斷標準,其中間歇期指兩次痛風發作間的無癥狀期,在疼痛緩解后第2 d 檢測;②臨床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①乙型肝炎、肝硬化或感染等其他因素造成的PA 降低的患者;②合并腦血管疾病的患者;③合并惡性腫瘤的患者;④泌尿系統感染的患者;⑤風濕性疾病者。
抽取三組受試者的晨起空腹靜脈血5 mL,室溫下凝固后用3000 r/min 的速度離心處理15 min,分離血清。采用免疫擴散法檢測血清PA 水平,試劑盒購自艾迪科技有限公司;采用酶法檢測UA,試劑盒購自上海晶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采用魏氏法檢驗紅細胞沉降率(ESR),試劑盒購自江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邁瑞BS-220)檢測超敏C 反應蛋白(hs-CRP),試劑盒購自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均嚴格按說明書操作。
比較三組受試者的PA、UA、ESR、hs-CRP 水平,并分析痛風患者PA 水平與UA、ESR、hs-CRP 相關性。其中PA 正常參考值:男233.5~372.7 mg/L,女217.75~337.65 mg/L;UA 正常參考值:男性150~416 μmol/L,女性89~357 μmol/L;ESR 正常參考值:男性≤15 mm/h,女性≤20 mm/h;hs-CRP 正常參考值<10 mg/L。嚴格參照試劑盒說明書及《現代臨床生化檢驗學》[5]對上述指標進行檢測。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經正態性檢驗,符合正態分布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用獨立樣本t 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 檢驗,三組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檢驗;相關性采用一般線性等級資料Spearman 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急性發作期組、間歇期組的PA 水平低于對照組,UA、ESR、hs-CRP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急性發作期的PA 水平低于間歇期,ESR、hs-CRP 水平高于間歇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急性發作期與間歇期組的UA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痛風患者的PA 水平與ESR、hs-CRP 水平呈負相關(r<0,P<0.05);PA 水平與UA 水平無明顯相關性(P>0.05)(表2)。
表1 三組受試者PA、UA、ESR、hs-CRP 水平的比較(±s)
表1 三組受試者PA、UA、ESR、hs-CRP 水平的比較(±s)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急性發作期比較,#P<0.05
組別PA(mg/L)UA(μmol/L)ESR(mm/h)hs-CRP(mg/L)對照組(n=30)急性發作期組(n=58)間歇期組(n=30)F 值P 值311.98±40.25 242.18±32.50*286.50±28.35*#46.600 0.000 373.85±50.75 565.30±53.75*562.35±52.80*145.739 0.000 13.25±1.20 45.02±12.05*28.15±10.80*#102.083 0.000 5.10±0.35 23.98±5.16*9.58±2.37*#289.086 0.000
表2 痛風患者PA 水平與UA、ESR、hs-CRP 相關性分析
痛風的發生與高血脂、肥胖、高血壓、飲食不節等密切相關[6]。痛風的發病機制在于尿酸排泄障礙、嘌呤代謝紊亂引發尿酸鹽在關節處沉積,引發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介導的炎癥反應。該疾病會導致患者關節疼痛、腫脹、發熱,部分患者會出現心悸、頭痛、寒戰、惡心等癥狀,如治療不及時,容易導致患者并發高脂血癥、2 型糖尿病、腹型肥胖、高血壓等疾病,嚴重威脅痛風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早期準確的診斷對于痛風患者早期治療、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UA 是臨床判斷痛風的重要指標,其為人體嘌呤代謝產物,UA 代謝紊亂會引發高尿酸血癥,其水平異常升高也會造成痛風,因此,臨床通過檢測UA 水平來判斷患者是否存在高尿酸血癥、痛風等疾病[7-8]。但部分痛風患者的UA 水平正常,仍存在痛風反復發作情況,容易造成漏診,且UA 水平無法準確判斷痛風疾病活動度。因此,尋求有效的指標對于判斷痛風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血清PA 經肝臟合成,在急性炎癥發生時會異常降低[9-10]。本研究結果顯示,急性發作期組、間歇期組的PA 水平低于對照組,UA、ESR、hs-CRP 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與健康體檢者相比,痛風患者的PA 水平較低,UA、ESR、hs-CRP 水平較高。而急性發作期的PA 水平低于間歇期,ESR、hs-CRP 水平高于間歇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間UA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相關性分析顯示,痛風患者的PA水平與ESR、hs-CRP 水平呈負相關(r<0,P<0.05);PA水平與UA 水平無明顯相關性(P>0.05),說明相較于血UA 檢測,血清PA、ESR、hs-CRP 水平可有效反映痛風患者的疾病活動度,為痛風診斷提供輔助依據。其原因可能在于,痛風的發生與UA 水平過高有關,長期的高尿酸水平會導致尿酸結晶沉積于關節內,引發痛風石,造成疼痛性炎癥發作[11-12]。但急性發作期、間歇期的痛風患者的尿酸水平無明顯差異,無法僅依靠尿酸水平來判斷痛風患者的疾病活動度。紅細胞沉降是多種病理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健康情況下ESR較小,但在生理或病理因素影響情況下,其水平會異常升高,尤其是機體發生炎癥反應時,ESR 水平會在2~3 d 內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有無活動性。而hs-CRP 為急性相蛋白,由機體受到外界致病菌侵襲等炎癥刺激時經肝臟合成,可在機體發生炎癥反應后48h 內達到最高值,待機體炎癥反應消退后可快速降低,相較于ESR,hs-CRP 是一種較敏感的判斷疾病活動性指標。而痛風患者體內堆積過多的尿酸會損害患者的肝細胞,減少PA 的合成量,且痛風炎癥反應也會導致hs-CRP 的分泌增加,從而減少肝臟合成PA。相關研究表明,較高的尿酸會使肝細胞脂肪病變,降低機體的PA 水平[13-14]。覃柳群等[15]也于研究中對痛風患者不同時期的PA 水平、UA 水平、hs-CRP、ESR 水平等進行比較,并分析PA 與ESR、hs-CRP 的相關性,發現痛風患者的PA 水平與ESR、hs-CRP 呈負相關,且急性期較低,可輔助判斷痛風疾病活動,與本研究結果相似。但因本研究納入的病例數較少,導致研究結果可能存在偏差,研究有一定局限性,結果的真實性與結論的可靠性均需在未來進一步增加研究樣本量、延長研究時間加以驗證,旨在為臨床痛風患者疾病活動性的判斷提供更為合理的依據。
綜上所述,不同時期的痛風患者PA、UA、ESR、hs-CRP 存在明顯差異,且PA 水平與ESR、hs-CRP水平呈負相關,可將PA 水平作為痛風疾病活動判斷的輔助指標。